1月18日,71岁的金银根为自己的退休待遇愁眉不展。金银根曾在高安市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了27年。与他情况类似的还有28位老人,一直在为解决“老有所养”问题而奔波。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近日,本报记者赴高安进行调查。
同在乡镇工作养老待遇却不同
金银根曾是高安市蓝坊镇畜牧兽医站站长。1月15日,他告诉记者,2003年被高安市畜牧水产局要求解除劳动关系时,他已在兽医站工作了27年。曾长期在高安市祥符镇畜牧兽医站担任站长的陈可华也和他一样,2003年被高安市畜牧水产局要求解除劳动关系。
“我们这些人大半辈子奋战在乡镇畜牧战线,为高安市畜牧业防疫、治病、阉割、配种、防检执法等作出了贡献。”陈可华说,2003年后,他们这一批人陆续离开岗位,有的创业,有的打工。如今,他们年龄小的60多岁,年龄大的70多岁,生活比较艰难。
据金银根介绍,在2017年,高安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财政局联合下发《关于妥善解决乡镇(街道)原聘用干部老有所养问题的实施方案》。《方案》明确,对符合要求的乡镇聘用干部发放的待遇包括:聘用乡镇(街道)发放的养老生活补助、社保局发放的养老金。
“与我们同时期在乡镇工作的聘用干部,有的现在领到补助、养老金这一块有三四千元。而我们29名畜牧兽医站原职工,有的自己购买了社保,现在一个月领到的养老金1000多元;有的没有买社保,现在还在南昌市工地上打零工,现在年龄大了,孤苦伶仃。”一名原在高安市乡镇担任畜牧兽医站站长的老人说道。
畜牧兽医站之前归乡镇管,后划归畜牧水产局
1月15日,高安市畜牧水产局副局长兰国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17年高安市委组织部等3部门联合下发《方案》,对解决原乡镇(街道)聘用干部老有所养问题的对象,有4个基本条件,即属于1984年至1999年期间省、宜春市、高安市组织部门、人事部门下文聘用的;1999年乡镇机构改革时在乡镇聘干工作岗位上履行干部职责的;1999年乡镇机构改革时没有领取一次性补偿的;没有违法犯罪记录的。
陈可华等人认为,他们之前是归乡镇管辖,也应该属于乡镇聘用干部。
当时未能及时办理招工手续
兰国华还表示,陈可华等人不能与其他乡镇聘用干部一样解决养老待遇,还与其身份问题有关。
兰国华还表示,陈可华等人是高安市畜牧水产局所管辖乡镇畜牧兽医站聘用干部,而不是乡镇聘用干部。虽然曾经是聘用干部,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时不再具有聘干身份,且有大部分兽医人员改制时得到了一定的安置补偿金。因此不适用2017年高安市委组织部等3部门联合发布的《方案》。
协调解决社保问题
“但是按这个政策,我们得一次性贷款10万余元才能购买到社保,而每个月只能领取1000元左右的养老金。我们都六七十岁了,谁敢去银行贷这么一大笔款,每个月利息都不得了。”陈可华说。
(原题为《曾是事业编制聘用干部如今退休待遇无着落高安29名老兽医期盼老有所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