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起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品读,体会关键语句,来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人类南极探险的录像资料

【教学流程】

生齐读名言:顽强奋战后的失败和轻易获得的胜利同样可贺可敬!

导语:是啊,失败和成功应同样受到人们的敬仰和尊重。然而,一直以来,我们的记忆中只容得下成功者,有人说,历史便是为他们而写的,其实并非如此,千百年来,在人类征服自然界的各个领域中,都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失败英雄”,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就是其中的一位,接下来,让我们随着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再次回顾那段光荣的历史吧!(板书课题)

在学习新课之前,教师对同学们的预习情况作个简单的测试,现在我们来进行:

第一个环节——“闯三关”

第一关:你会读了吗?

拽(zhuài)癫狂(diān)(kuáng)吞噬(shì)

羸弱(léi)凛冽(lǐn)(liè)步履(lǚ)

告馨(qìng)销蚀(xiāo)(shí)角(jué)逐

第二关:你了解了吗?(多媒体展示南极探险资料)

关于南极,你了解多少?

(冷、冰天雪地、人迹罕至、荒无人烟……)

第三关:你想到了吗?

你觉得在南极考察,应该注意些什么?

(食物、路线、天气变化、耐寒的动物……)

恭喜大家闯关成功!接下来,我们进行

第二个环节——熟悉课文

整体感知:

咱们分成两队——“雄鹰队”和“猛虎队”比比看,哪队最能干?

跳读课文,注意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课文读完之后,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他们真伟大;他们虽然失败了,但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虽然他们牺牲了,但他们的精神永放光芒;他们才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2.复述课文(可以单个复述,也可以几个人合作,抓住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

(课文主要写了斯科特一行探险队历经艰险,即将到达南极点时,却悲哀地发现他们竞争对手已经捷足先登了,只好丧气地踏上归途,归途中,由于遭受到了突然到来的恶劣气候,饥寒交迫,体力不支,最后一个一个悲壮的死去)

3.你觉得文中哪些细节令你难忘,说给大家听听。

(奥茨为了不拖累同伴,大风雪天自杀事件;威尔逊博士在生命无保障的情况下,还拖着16公斤的珍重贵石样品;斯科特海军用冻伤的手指给亲人写信……)

生评出获胜队,并做简单的点评。

品味语言,谈体会

读——读喜欢的句子

说——说喜欢的理由

刚才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一定有不少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大家拿起笔,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最使自己感动的词语或句子,并谈谈体会。

例如:

甲生:我感动的语句是:斯科特为挪威人阿蒙森作证;感动的原因是:斯科特诚实、守信,有强烈的英国绅士风度,能坦然面对成功与失败。

乙生:我感动的语句是:斯科特在死后,还象亲兄弟一样抱着威尔逊;感动的原因是:他们互相团结有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丙生:我感动的语句是:威尔逊在临死之前还拖着16公斤重的珍贵岩石样品;感动的原因是:他有一种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自选研究:

刚才大家都体会的挺深刻,那么在阅读过程中,你还有哪些问题不太明白,咱们先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解决,小组内解决不了的,提出来,咱们共同讨论。

问——问不懂的问题

悟——帮助解决疑难

合作探究:

课文的题目是伟大的悲剧,我们大家都知道,悲剧就是以悲惨的结局结尾的故事,既然是悲剧,为什么又蕴含着“伟大”两字呢?他们付出这样沉重的代价,为了什么呢?请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斯科特一行南极之行的悲剧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失败之悲、死亡之悲、作证之悲、世人之悲)

2.伟大又体现在哪些方面?

(勇于探索,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诚实、守信、热爱祖国、热爱生命、热爱他人……)

3.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创造性阅读:

今天,大家都挺能干的,看着同学们的兴致这么高,我们不妨一醉方休,一起走进智力测试宫——创造性阅读。

对哪道题感兴趣,就说哪道题(多角度,有创意)

1.假如你是挪威探险队员阿蒙森,当你通过卫星电视看到斯科特一行在南极艰难的情景,你会怎么办呢?

2.假如你是挪威国王,当你得知斯科特一行遇难的消息后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最想做的事又是什么呢?

3.假如你是一位作者,你会为谁作书立传呢?

是啊,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一切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那么,你是如何看待失败的斯科特和胜利的阿蒙森呢?

伟大

斯科特(失败)

阿蒙森(胜利)

斯科特虽然在探索领域里失败了,但是他这种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和爱国精神等,不仅是英国人的骄傲,而且是我们全人类的骄傲,人们以此为荣;他虽然在探险事业中牺牲了,但他的探索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海滩拾贝:

联系实际,说说你所知道的“伟大的悲剧式”的人物或事件,这些人或事对你有什么启示?

(如:非典事例、抗洪事例等,他们都具有崇高的事业而献身的精神)

结束语:

同学们,你们是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新科技的发展,需要大家共同去开拓创新。因此,从现在起,就要树立科学意识,勇于探索,勇于同大自然进行挑战,让斯科特精神在你、我、他成长的道路上永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能在快速阅读课文过程中,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过程方法:品味文中的细节,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展开我们与文本的对话,寻找伟大与悲剧的内涵

3、情感态度: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确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

一个个深不见底的冰窟窿、一座座巍峨壮美的雪山、平均零下88.3摄氏度的气温,相当于九级大风三倍的飓风,这就是南极,这些危险的暴风雪、酷寒、飓风,或许会成为我们征服南极的困难,但有一群人却把征服南极当作自己矢志不移的愿望,今天,就让我们去认识他们。

2、快速跳读课文,请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明确:可以从事情入手,也可以从人物入手,还可以从结果概括。

探险家斯科特一行在征服南极的归途中,悲壮的死去的故事。

3、对比标题,我们对课文结尾的解读

明确:我们来看看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对这个事件、这些人物做了怎样的评价?出示标题:伟大的悲剧,我们再回头看看刚才同学们的概括中,哪里可以表现出“悲剧”?

提问1:难道死亡就是悲剧吗?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

提问2:作者茨威格是在课文中诠释了伟大的悲剧的吗?请从文中找出来。课文16自然段

朗读第1遍:找出关键词语;(毁灭自己、心灵变得高尚)谈谈自己的理解

朗读第2遍:找出修饰语:“不可战胜”谈谈,这个词说明了什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是一种勇气,更是斯科特对探险事业的痴迷。

小结:在面对不可战胜的厄运时,我们可以选择放弃,我们也可以选择坚持,现在我们来看看斯科特及队员们怎么做的?朗读第3遍,找出一个词,“搏斗”,不管是内心的搏斗也好,行为的搏斗也罢,我在这里把他解读为每一次考验时的选择。

4、走进文本,感悟斯科特一行的三次选择

第一次选择:面对理想的落空(1-2自然段)

他们热情高涨地……

他们像被判了似的失去希望……

从激情满怀——坠入冰谷,但他们的选择:尽管精疲力竭,但还是要继续走着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

《伟大的悲剧

教学设计

为他人作证:此时此刻,你会怎么做?

斯科特的做法:接受了这项任务,忠实地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为他人的业绩作证。

思考:悲在----------,伟大------------------。

第二次抉择:面对队友的死亡

朗读第10自然段,思考我们应怎样朗读?试朗读奥茨牺牲前的一句话。注意朗读出平静中的回响,就像一块石头从高处掉落到很深的潭水,总会激起我们心中的回响。

思考:奥茨是怎么死的?他不做出这样的选择行吗?

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个队员,你会怎么做?

斯科特和队员们做出了怎样的选择?

小结:又一名同伴要离开他们,这样,虽然身体的负担会有所减轻,但心灵的负担却加重了,所不同的是,这次,大家多了一份镇定,钦佩,奥茨虽然死在南极的寂静之中,却给人留下心灵的回响。

第三次抉择:面对自己的死亡

A、斯科特及队员们做了哪些事?

骄傲的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

给祖国、朋友、亲人留下书信

B、找出最让你感动的细节,加以品味

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最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他们上面不写出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品味:关键词“我的妻子”“我的遗孀”

修饰语“悲伤地”“坚决地”

5、各抒己见

悲剧总会催人泪下,在这茫茫的雪原之中,五个生命在和暴风雪整整搏斗了八天之后,消逝了,但是今天,我们却能看到南极雪原之上1957年1月23日修建的“阿蒙森-斯科特科考站”一般我们命名的原则是以第一个发现它的人来命名,例如:“哈雷彗星”,你能说说人们为什么要这样起名的原因吗?

科学的理性、探险的精神

6、课外拓展:

也许我们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重走南极、都可以攀登珠穆朗玛峰,也许我们每个人只能平平淡淡过我们自己的生活,但是,人生的历程本身就是崎岖险阻的,你能例举身边的事例,谈谈你从这课学到的启示。

附:板书设计

伟大的悲剧

茨威格

不可战胜的厄运毁灭自己

选择

心灵高尚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字词,理清思路概括内容。

3.鉴赏作品的壮美,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重点难点】

1.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2.理解探险的意义以及作者所表达的颂扬之情。

【知识链接】

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

茨威格的文学活动从诗歌创作开始。他的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作品有《三位大师》(1920),为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传;《罗曼罗兰》(1921);《同精灵的斗争》(1925),为德国作家荷尔德林、克莱斯和尼采作传;《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1928),为托尔斯泰、斯汤达和卡萨诺瓦作传;《约瑟夫福煦》(1929);《精神疗法》(1931),为催眠术发明者梅斯默尔、“基督科学”的创始人玛丽贝克艾迪、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作传;《玛丽亚斯图亚特》(1935)和《鹿特丹人埃拉斯穆斯的成败》(1935)。他的传记不拘泥于史实,着重表现人物性格。

【导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

拽出来__无垠___战栗___履行___辜负___

钦佩___鲁莽___告罄___

2.形似字注音组词

姗()___载()___凌()___眶()___

珊()___栽()___陵()___筐()___

删()___裁()___绫()___诓()___

跚()___哉()___菱()___框()___

3.成语填空

坚持不()不可思()风()露宿精疲力()

毛骨()然()武扬威寸步之()海市()楼

4.课文内容填空

(1)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百万个月计,()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显得太晚太晚了。

(2)每天晚上他们都希望第二天能到达目的地,()到了第二天,()吃掉一天的口粮外,()把希望寄托在第二个明天。

(3)因为()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

二、合作探究

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

1.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体现出人类哪些优秀品质?试从课文中找出实例。

2.茨威格为什么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热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写这悲壮的一幕?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找出答案。

4.请你说一说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三、精读精练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阅读“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至“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回答问题

1.“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一句中“这”指代;

“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一句中“这一事业”指代。

2.文中“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这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主要是什么?

3.文中“癫狂”“夺眶而出”“毛骨悚然”“耀武扬威”等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

4.“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句话是作者的观点,还是斯科特的观点?为什么?

5.既然知道阿蒙森先到达了极点,斯科特一行为什么还要闷闷不乐地继续他们的路?

6.“斯科特接受了这个任务,他要忠实地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任务?体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境界?

【总结反思】

二一伟大的悲剧(二课时)

第二课时

1.快速默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作者对英雄的赞颂之情;2.角色复述,理清情节,品读体味重要语句;3.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以及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1.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理清故事情节能力;2.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3.通过关键语句的品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发表自己独特的理解。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拽(zhuài)出来毋(wú)宁坚持不懈(xiè)毛骨悚(sǒng)然

B.威尔逊(xùn)贮(zhù)藏怏怏(yāng)不乐广阔无垠(yín)

C.战栗(lì)胆怯(què)风餐露(loù)宿寒风凛冽(liè)

D.厄(è)运吞噬(shì)羸(léi)弱告罄(qì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不可思议徒劳无获夺眶而出精疲力竭

B.萎缩不前耀武扬威姗姗来迟忧心仲仲

C.疲惫不堪鲁莽大胆语无伦次踉踉跄跄

D.步履蹒跚白雪皑皑海市蜃楼闷闷不乐

3.课文内容填空

(2)每天晚上他们都希望第二天能到达目的地,()到了第二天,()吃掉一天的口粮外,()把希望寄托在第二个明天。

(3)因为()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

4.下列语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国家队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教练来了。

B.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C.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列宁过去所使用的东西。

D.这种种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的引起了讨论。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课文一方面描写气候的恶劣,探险队与严寒的搏斗;另一方面,写探险队员牺牲的详情,不仅注重典型环境的描写,同时也注重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B.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C.课文写的主要是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奔向南极点,却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死去。全文重在记述过程,并没有太多的细节描写。

D.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是: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1.斯科特等探险队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

2.作者为什么给失败者斯科特作传?

3.斯科特一行人探险的意义是什么?

4.文中哪些语句深深地感动了你,而你又是如何理解这些话的?

三、课内语段阅读:阅读“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1.“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一句中“这”指代__________;

“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一句中“这一事业”指代_________。

2.文中“癫狂”“夺眶而出”“毛骨悚然”“耀武扬威”等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

3.“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句话是作者的观点,还是斯科特的观点?为什么?

4.既然知道阿蒙森先到达了极点,斯科特一行为什么还要闷闷不乐地继续他们的'路?

5.“斯科特接受了这个任务,他要忠实地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任务?体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境界?

6.归纳本段大意。

四、课堂练习

1.“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是指什么事?

2.“国企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该如何理解?表现了斯科特怎样的感情?

3.斯科特将“我的妻子”改成了“我的遗孀”,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4为何要写“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5.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目标

2.研读语句,体会“伟大”“悲剧”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3.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创作意图及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

四、教学难点

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创作意图及思想感情。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出示图片)在茫茫冰原覆盖着的南极大陆,一望无涯的南极极点附近,有一个用两根滑雪杖做成的十字架,上面镌刻者这样的文字:“1912年3月,在南极返回的路上,他们在暴风雨中,欣然地走向死亡。”就在这座十字架下面埋藏着世界上最早的南极探险队的三位队员,是什么困境让这些勇敢的人欣然走向死亡的呢?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21课《伟大的悲剧》。

(二)出示教学目标

(三)认识作者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代表作传记《罗曼·罗兰》、《三位大师》,唯一的长篇《焦躁的心》。特点:不拘于史实,着重表现人物个性。

(四)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一读,写一写:

拽(zhuài)毛骨悚(sǒng)然怏怏(yàng)不乐毋(wú)宁吞噬(shì)羸(léi)弱

告罄(qìng)癫(diān)狂凛冽(lǐn)步履(lǚ)姗姗(shān)来迟忧心忡忡(chōng)

疲惫(pí)(bèi)不堪

4、指导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如有疑难,老师给予引导。

方法一:出示斯科特一行的路线图。

方法二:梳理斯科特一行的五要素。

老师总结:1912年,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精疲力尽却又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

(五)小组学习,研读语段

鲁迅曾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你认为斯科特一行的南极探险“悲”在哪些方面?本文题为《伟大的悲剧》,从文中哪些文字可以看出斯科特一行人的“伟大”?

同学们分成两个小组,一组同学负责分析“悲剧”,二组同学负责分析“伟大”。比比看哪组同学说的更好!(要以文中的具体事件为依据)

1、学生发言:……

师:其实,斯科特一行的悲剧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失败之悲:“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作证之悲:“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死亡之悲:“艾文斯精神失常,死了。”“奥茨像一位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羸弱的三个人决定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而且始终没向世界哀叹过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所以,我们可以说:斯科特一行的悲剧是事业失败的悲伤,替人作证的悲哀,生命死亡的悲壮,同时他们的逝去,也带给世人悼念的悲痛……

2、斯科特一行人的“伟大”之处体现在哪里?

(1)斯科特接受了为他人作证的任务: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信,能勇敢地承认自己的失败。体现了他人格的高尚。

(2)威尔逊博士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对于科学研究的执着精神,英雄的气概。

(3)奥茨在暴风雪之夜离开营地:不愿拖累同伴,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强烈的集体主义观念。

(4)三个人在帐篷里骄傲地等待死神的来临:勇敢无畏的牺牲精神,对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热爱之情。

(5)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记日记:无私的爱。在生命的最后一息心中惦记的始终是别人:朋友、同伴、妻小,还有他的祖国和人民。

(6)英国国王跪下悼念这几位英雄:对英雄的崇敬之情,侧面表现斯科特一行人的伟大。

师:其实斯科特一行的伟大无不和他们的悲剧相连。

失败之悲,恰恰表明他们探险精神,敢于挑战自我,勇于挑战人类极限;

作证之悲,体现了他们的诚实守信的风度,彰显了他们崇高的人格。

死亡之悲,彰显了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彰显了对他人无私的爱。

正是由于他们的伟大,所以才使后人为之敬仰,从中获得精神鼓舞。

(六)理解主题

思考:你认为斯科特一行探险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发言,老师总结。

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在于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表现了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七)拓展训练

人生在世论是非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忧国忧民上下求索的屈原、在潇潇易水边留下千古绝唱的荆坷、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自刎乌江的项羽、折翼滑铁卢的拿破仑。这些人英雄的名字流光溢彩,青史长留。

本文最后也称“斯科特等几位是英雄”,你对“英雄”一定有了新的认识,拿起你手中的笔,写出你的所感所想吧!

学生书写感想!

师:英雄留给后人的不仅使他们的伟大功绩,更是他们的奋斗过程及人格魅力。正如课文最后一段的叙述!齐读最后一段。你失败之后会怎么办呢?

(八)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析你所喜欢的语句。

六、板书设计

失败之悲—冒险精神

作证之悲—诚信

死亡之悲—团结无私

悲在失败,而冒险精神伟大

悲在为胜利者作证,而诚信的绅士风度伟大

悲在生命的毁灭,而团结无私、献身科学的精神伟大

悲在世人悼念,而人们从中获得精神鼓舞伟大]

一、教材分析:

《伟大的悲剧》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文记叙的是挪威探险家阿蒙森和英国探险家斯科特,在南极展开了一场富于戏剧性又令人心酸的角逐后,斯科特这位失败的英雄和他的队员在归途中悲壮覆没的故事。作者茨威格饱含深情地用文学的笔法,从人类征服自然的崇高悲壮精神的角度来写这一事件,读来令人感动,特别是在面对失败和死亡时,斯科特探险队员表现出的那种勇敢、坦然、镇定的精神面貌,尤为震撼人心。

二、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快速阅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理清故事情节,体会“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

2、过程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品味文中有着强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长的语句,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树立正确面对失败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2、理解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及作者所表达的颂扬之情。

难点:

1、联系语境,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2、体会作者的写作意旨,实现情感态度的培养和提升。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图片导入

1、导语

师:同学们,千百年来,人类在探索未知领域的征途中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为实现第一个站在地球最南端的梦想,英国探险家斯科特等五位失败的英雄在同厄运的搏斗中英勇牺牲,永眠在茫茫冰雪之中,奥地利作家茨威格饱含感情地用文学的笔法,记录了这一感人至深的历史事件。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传记节选《伟大的悲剧》,去感受定格在历史长河中这悲壮的一幕。

2、提出学习目标(播放课件)

(二)快速阅读,感知大意

①按人物故事,再现埃文斯、奥茨、其他三人的牺牲情形。

(三)选点品读,感受情感

2、师:是啊,文中有大量生动感人的细节,请同学们画出这些段落中最让你感动或者难忘的细节,把它深情地朗读出来。

3、教师从两个角度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师:读到这个细节,你最感动什么请以“我为……而感动,它让我感到……”的句式说话。

(四)深入探究,品味语言

师:刚才,同学饱含感情朗读了课文中许多让人感动的语句,老师也准备了一些优美的语句,让我们一起来品味其中内涵(播放课件)

【课件1】“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启程,出发得比平时更早,为的是能早一点看到无比美丽的秘密。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拽了出来。到中午,这五个坚持不懈的人已走了14公里。他们热情高涨地行走在荒无人迹的白色雪原上,因为现在再也不可能达不到目的地了,为人类所作的决定性的业绩几乎已经完成。”

提问:1.“无比美丽的秘密”指的是什么(南极点的风光)

2.“拽”这个字体现了五位探险家什么身体状态以及什么样心理(极度疲劳,本不想起床,但夺取胜利的焦急心情强迫他们提前起床)

3.“为人类所作的决定性的业绩”指的是什么(第一个到达南极点)

【课件2】“可是突然之间,伙伴之一的鲍尔斯变得不安起来。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无垠雪地上的一个小小的黑点。他不敢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可能已经有人在这里树立了一个路标。但现在其他的人也都可怕地想到了这一点。他们的心在战栗,只不过还想尽量安慰自己罢了——就像鲁滨孙在荒岛上发现陌生人的脚印时竭力想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脚印一样。其实,他们心中早已明白: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已在他们之先到过这里。”

提问:1.“盯”能不能换成“看”(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是真的,内心无比的复杂)

2.“到过”能不能换成“到达”(“到过”说明他们已经来过了,从第一个角度来讲,注定他们是失败者)

【课件3】“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提问:1.“风餐露宿”是什么意思

2.“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作者想通过这句话表达什么意思作者同意这种说法吗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表达斯科特角逐失败后极度沮丧、痛苦的心情,同时也反衬他追求标准之高。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这个观点)

(五)拓展思维,领悟情感

1.师:刚才,通过分析语句,我们感受到了斯科特一行人内心的痛苦和悲伤,正如题目所写“伟大的悲剧”,所谓“悲剧”就是悲惨的经历和结局,那么斯科特一行的壮举是伟大的“悲剧”,“悲”在哪几个方面(要以文中的语句为依据)

明确:失败之悲:“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死亡之悲:“艾文斯精神失常,死了”“奥茨像一位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羸弱的三个人决定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而且始终没向世界哀叹过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2.这些“悲”中包含了哪些含义

明确:事业失败的悲伤,替人作证的悲哀,生命死亡的悲壮,世人悼念的悲痛……

3.斯科特一行的壮举是“伟大”的悲剧,其“伟大”又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①事业伟大:要第一个到达南极点,这是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

②精神伟大: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有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③人格伟大:为对手作证,有令人敬佩绅士风度和伟大胸怀。

④态度伟大: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还在进行科学观察。

⑤情感伟大:生命的最后一息惦记的是别人:朋友、同伴、妻小,还有祖国和人民。

4.了解了其中的伟大,我们知道了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

明确:“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五、布置作业:

学习本课后,以“我心中的英雄”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写出对于斯科特等五位英雄壮举的真实感受。

《伟大的悲剧》教学反思

本人认为这节课有如下优点:

教师对教材的研读精细。

教学目标的确定恰当。本文篇幅较长,不可能面面俱到。结合单元提示,本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迅速抓取信息,是可取的。

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大胆。教师由最后一个中心端牵出两个大问题。再由这两个大问题带出两个次问题:在大自然的巨大威力面前探险队员们遭受了哪些困难探险队员们具有哪些常人的情感这四个问题就像蛛网的四根主线,将分布在课文各个段落的答案缀连起来。

文本解读和练习兼顾。巧妙地追问,将课后的练习穿插到对文本的解读中,落实到学案上,做到真正落实。

学生的能力训练全面。在这节课上,学生的速读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快速整合信息的能力、表达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而在小组学习中,既要听,又要记,还要想,更要说,学生的协作意识得到强化,自我协调能力得到锻炼。

小组展示不囿于常规。常规的小组展示大都是一人或两人板书,一人上台展示。考虑到本课的信息量非常大,故采用口头展示的方法,省时高效。

不过,这节课还有不足:

教师情感的渲染还不够细腻,课堂气氛有点冷。教师不仅要在导入和总结时煽情,在抓取信息和朗读的过程中也要时刻注意情感的调动。但是也要注意避免热闹的气氛出现。

课堂容量大,教学时有点赶。

学习目标:

1、快速阅读,理清故事情节,体会“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

2、品味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把握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味探险悲剧中所包含的人类精神。鉴赏作品中撼人心魄的悲壮美,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团结协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自学部分

一、自学要求和方法:朗读课文,圈点勾画,学会利用工具书

二、自学内容:

1、了解作者(3分钟)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他的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茨威格一身正气,怀着良知,为人世间的苦难,写下了无数充满同情、动人心魄的壮丽篇章。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德语作家之一。他一生追求的理想是人道主义和精神自由。出于人道主义的立场,赞美人与人之间的同情、仁爱和宽恕,厌恶资产阶级的尔虞我诈、虚伪和冷酷。

2、朗读课文,了解大意(20分钟)

3、利用工具书,查出生字词,结合语境加深理解(15分钟)

三、自学检测(10分钟)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拽出()战栗()悚()然吞噬()告罄()羸弱()冰gǎo()biān()骨bèng()散zhì()息毛骨悚然()怏怏不乐()忧心忡忡()踉踉跄跄()海市蜃楼()

2复述故事,两人小组相互复述故事,全班再推举一人到讲台前复述。

3、文中哪些细节最令你感动,最令你难忘?你为什么感动?请说一说。(畅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

课堂延伸

一、巩固自学内容(3分钟)

二、知识拓展(16分钟)

三、能力提升(15分钟)在文中找出下面的句子并加以理解。

(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作者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2)“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表现出斯科特内心什么样的复杂感情?

(3)“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他不接受不行吗?

(4)“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句中的“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5)“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四、当堂检测(8分钟)

学习了此文,同学们是否比以前更深刻的理解了“英雄”一词的含义了呢?能说出你心目中的英雄吗?英雄之所以称之为英雄,并不在于我们颂赞的语言,而在于他们始终以高度的事业心、自尊心和锲而不舍地对神奇而美妙的宇宙进行探索的责任感,去实践真正的生活以至献出生命,我们所能尽力做到的就是记住他们的名字!————里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理解课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层含义,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在细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探险队员身上表现出来的高尚品德,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伟大的悲剧”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层含义。

挖掘探险队员身上表现出来的高尚品德。

教学方法

结合语境、结合中心法

学习方法

质疑、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这里有雪域冰山,有南极冰川,有深不见底的冰窟,有平均最低-88.3℃气温,有过每秒92.5米的风速。

这里也有过这样一群人,曾经在这里留下过他们的足迹。

这里是南极。

这里是故事发生的地方。

二、自主探究、合作答疑

默读课文,划出最使你感动的句子和有疑难的句子

1、文中哪些语句、情节、事件或细节深深地打动了你?并说一说,这些情节为什么会打动你初步感受人物形象。

示例1: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科学观察,并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

(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科学观察,体现出威尔逊博士对工作的认真、严谨,对探险事业的热爱,对死亡的无惧。)

示例2:“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真正热烈追求的”。

(斯科特一行:“为他人作证”体现出他们具有诚实守信、高洁的品质。英国人普通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信、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这种文化传统熏陶下的斯科特,不能不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作证的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显得无比的高尚,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2、合作答疑

在我们的阅读中,那些语句理解上有疑难?把你标示出的有疑难的语句,进行小组讨论答疑,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来共同讨论交流。

示例1:“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表达斯科特角逐失败后极度沮丧、痛苦的心情,同时也反衬他追求标准之高。

作者为斯科特这个“失败者”作传,本身就说明作者不同意这个观点。)

示例2:“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国旗为什么会“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里表现出斯科特内心什么样的复杂感情?

(作者在这里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的是斯科特和伙伴的心情。此时,在痛苦万分的斯科特眼中,风中飘扬的挪威国旗就是他的对手,胜利者阿蒙森似乎站在那里耀武扬威、洋洋得意。这真是“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表现出斯科特内心的沮丧、失落。)

示例3:“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联系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楼”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指美好的往事,以及他对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

海市蜃楼是美好的,却是无法实现的。这样比喻更加突出了悲剧给人心灵的冲击。)

示例4:“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这话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斯科特虽然失败了,但他的心灵变得无比高尚,他们的失败是“伟大的悲剧”。

这句话是主旨句,起点题作用。)

三、说话练习

作者把斯科特一行的壮举称为“伟大的悲剧”,“伟大”体现在那几个方面?“悲”又体现在在哪几个方面?

(一)“悲”体现在:

失败之悲

死亡之悲

作证之悲

世人之悲

(二)“伟大”体现在:

精神品质

1.坚毅,勇敢,执著,坦然面对死亡,热爱自己的事业并有为事业献身的英雄气概。

2.诚实守信,有绅士风度。

3.有强烈的团队精神。

4.对国家、对人民、对亲人的无私的爱。

“伟大”还体现在:

有意义的事业

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认识自然,挑战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THE END
1.趤是什么意思趤的解释趤怎么读趤的解释 趤怎么读 「趤」怎么读拼音 汉字趤 拼音 dàng 怎么读 部首走(左下包围结构) 笔画数15 趤的意思解释 「趤」 拼音:[dàng] 怎么读: ◎ 〔?趤〕逸游。 上一篇:趙 下一篇:趚趤是什么意思 趤的解释 趤怎么读热门查询 拼音查字 部首查字 多音字大全 https://zidian.bi0.cn/8DA4__xinhua.html
2.走拼音走的拼音读音意思组词八九网字典,走的拼音、意思和组词,可以查询走的拼音是什么、怎么写,了解走怎么读音,还可以查询走字的组词拼音和走的发音,了解走的字义。https://bajiu.cn/zidian/?id=17545
3.闪闪发光怎么拼音怎么写2.无事走来走去;闲逛:游~。闲~。 3.洗:冲~。涤~。 4.全部搞光;清除:扫~。倾家~产。 5.广阔;平坦:浩~。坦~。 6.姓。 7.放纵,行为不检点:放~。浪~。淫~。 8.浅水湖:黄天~。芦花~。 9.同“凼”。 斗争拼音怎么写 1.斗的多音字组词和拼音 https://www.xuexi88.com/etagid692935b0/
4.2019年秋部编新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字扩词+看拼音写其中内容分知识点总结、生字扩词、看拼音写词语、背诵内容归纳、生字注音五大部分,绝对是孩子预习新知,课后复习必备学习资料,帮助节约老师家长孩子时间,准确把握课本重难点哦。点击下面图片可以看到内页详情并且购买哦↓↓↓ -End-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1006/10/71821948_939113675.shtml
5.语文组作业设计临海市大田初级中学C.鲁迅先生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一百年了。 D.近来,共享经济的概念大热,单车、汽车、充电宝等都打着共享的旗号在运营。共享设施如何配置?执法部门又该如何管理呢? 二、【能力提升】 1、(学习小说的视角特点)《社戏》采用成人和儿童相结合的视角,即复https://linhai.tzedu.net.cn/index.php?r=space/school/portal/content/view&sid=2587&id=15213526&cid=276467
6.孤独之旅导学案9篇(全文)一、能读会写,晓其本义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嬉闹() 觅食() 驱除() 雍()旧茬儿() ()chuō 破 撩逗()..我认为还有哪些词语的注音应该注意: 2、解释下列词的含义: 厚实: 嬉闹: 觅食: 驱除: 回应: 撩逗: 歇斯底里: 我认为还应积累的词语: 二https://www.99xueshu.com/w/filevfr802r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