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一号文件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推动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

——推动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

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

贾玉山教授、格根图教授、王志军副研究员

202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央一号文件立足当前,部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并着眼长远,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总体要求和具体安排。

饲草产业是农业重要组成部分,是畜牧业发展的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一切畜产品安全生产的源头,是保障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更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国饲草产业发展迅速,在饲草种植面积、产量、品质和产值方面成效显著。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国家发展所需、现实所迫、形势所逼。现阶段我国饲草产业发展与畜牧业发展还不相适应,存在短板弱项,推动饲草产业由大国向强国迈进,实现高质量发展非常迫切和重要。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建设优质节水高产稳产饲草料生产基地,加快苜蓿等草产业发展。大力发展青贮饲料,加快推进秸秆养畜。发展林下种养。深入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推进划区轮牧。”,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对饲草产业相当重视。为今后一个时期饲草产业发展再次指明了方向。

一、重要意义

(一)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饲草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粮经饲三元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是草食畜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以牛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在畜牧业总体当中的地位日渐重要,优质饲草充足与否决定着草食家畜未来养殖水平和规模化养殖水平的提升空间。发展饲草产业对促进种植业和养殖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养殖生产效益,增加农牧民收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快建立适应我国畜牧业发展、生态保护建设要求和国际竞争需要的现代饲草产业十分必要。

(二)缓解人畜争粮的有效措施。当前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本质上是饲料粮的安全问题。据统计,我国生产饲料用原粮已达到了3亿多吨/年,占粮食总产量的50%。发展饲草产业,可有效提升草食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减少饲料粮使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0〕31号),明确提出牛羊肉和奶源自给率分别保持在85%左右和70%以上,到2025年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70%以上,而实现上述目标必须饲草先行,必须尽快补齐饲草产业短板。

(三)推进乡村振兴重要抓手。近年来,通过种草养牛养羊,在脱贫攻坚中取得显著成效。实践证明,实施种草养畜,综合效益显著,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也是巩固提升农业生态环境的必然要求。饲草产业链条长、升值空间大,纵向可延伸到养殖业、加工业和服务业等环节;横向可扩展到观光、休闲、文化等领域,形成产业新业态,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新动能。

二、存在的问题

(一)饲草产业发展认识相对不足。近年来,国家号召大力建设以优质苜蓿为主的饲草料生产基地建设。但在实际情况下,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客观条件的制约,畜牧业生产都没完全摆脱重畜轻草,重数量轻质量,存在养殖规模与种植规模失调的问题,导致饲草产业发展重视程度不够。

(二)饲草供给不足,草畜矛盾突出。饲草产业基础弱,底子薄,生产能力远远达不到市场需求,饲草种子80%以上依赖进口,年均进口饲草180万吨左右。因缺乏科学合理的饲草储备战略体系,饲草在贮存期间损失浪费严重,导致季节性和年际间饲草供给不足,草原抗灾保畜能力严重下降,影响草食家畜健康成长。

(三)饲草产业科技支撑水平亟须提升。饲草产业从行业主管部门支持力度到科研立项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专利申请数量少,行业标准缺乏。尽管新品种、新技术在一些区域打造了示范样板,取得一定效果,但缺乏成果转化资金支撑,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率不够高。

(四)饲草产业扶持政策有待完善。近年来,实施“粮改饲”“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等国家出台的促进饲草产业发展的政策和工程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关于饲草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依然不够完善,需要给予必要的扶持和激励,并建立起关乎饲草生产各个环节及其生产者利益的政策体系。

三、几点建议

(一)夯实优势区域生产基础,优化饲草产业发展布局,打造饲草产业集群。推进饲草基地建设,提高饲草产业化水平,在稳粮优经扩饲的情况下,增加饲草种植面积,增加饲草总量,同时将饲草种植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及畜牧业生产的重点工作。推动形成重点的优质饲草产业带,成为万亿级农牧业新兴产业。加大千万吨饲草种植基地、百万吨饲料加工企业和商贸一体化电子平台等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延伸饲草产业链,鼓励饲草深加工。打造“草业”品牌产品,支持、引导龙头企业申请优势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将饲草业品牌纳入农牧业品牌目录予以推广,推动企业增强品牌申请和保护意识。建成以饲草种植基地为核心,以龙头企业带动为支撑,技术研发中心、大数据平台、交易金融服务为辅的产业集群,全面推动饲草产业规模提升、标准提升、效益提升。

(三)提升科技支撑引领,推动科技创新“高瞻远瞩”与走深走实,助力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饲草发展的根本动力,加强饲草产业重大战略研究,建立一个完整的科技支撑体系。充分利用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以及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和学会的人才优势、体系优势、资源优势以及高校科研院所集聚优势,支持建设一批企业研发中心等新型饲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载体。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强化饲草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高优质饲草新品种选育、水肥一体化、草产品加工利用、智慧草业等关键技术、关键产品研发经费投入。稳定提高商品草的品质标准。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品种创新、机制体制创新,构建区域协同合作、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现代饲草产业技术体系,为推进我国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THE END
1.畜牧业发展录2畜牧业发展历程UNDERWORK3畜牧业发展模式WORKHARVEST4畜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FUTUREOUTLOOK5UND ERWORK6添加标题WORKHARVEST解决方法第一章畜牧业的重要性一、畜牧业的重要性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质以诚为根 一、畜牧业的重要性畜牧业:是指用放牧、圈养或者二者结合的方式,饲养畜禽以取得动物产品或役畜的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0326/15/28718686_1118416737.shtml
2.支持肉牛产业稳定发展饲草母牛家畜养殖场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日前联合印发《关于促进肉牛奶牛生产稳定发展的通知》,对稳定肉牛奶牛生产作出部署,帮助养殖场户渡过难关。肉牛产业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朝阳产业,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都非常突出。我们要从保障整个农业生产良性https://www.163.com/dy/article/JE7QKUD90514R9KQ.html
3.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精选十篇)为了追求高产出、高效率,很多牧民大量盲目施用化肥、农药和兽药添加剂,造成环境污染、土壤板结、草地退化,畜产品品质下降。因此,推动青海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于繁荣地方经济、维护地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二、基于DEMATEL的青海生态畜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ahvn94p.html
4.养牛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什么重要意义?养牛–手机爱问牛是六畜之首,在畜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牛可充分利用各种青粗饲料和农副产品牛是反刍动物,其庞大的瘤胃内生存着无数的细菌、纤毛虫、真菌等微生物,它们 起发酵作用,分解青粗饲料中的粗纤维,产生各种化合物而被牛体 吸收利用。 据郭庭双(1996)报道,我国每年生产的https://m.iask.sina.com.cn/b/1pnvuUfT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