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四课《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知识梳理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1.11甘肃

一、农业工具的变化

(一)耕作工具的发展

人类的耕作工具种类繁多,材质主要有骨、竹、木、石、蚌、铜、铁等。

发展阶段

1.石器时代

时期:原始社会。

材料:木、石、骨、蚌等,以石器为主。两个阶段

①旧石器时代:石器的制作方法以打击为主(打制石器),主要工具以单体为主(提在手里直接使用),工具比较粗糙。

②新石器时代:在打制的基础上增加了磨制(磨制石器),各种复合工具(将各个工具部件组装在一起的生产)成为生产工具的主流,出现磨光和钻孔技术。经过磨制的石器更加规整、锋利和适用,反映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2.金石并用时代

开始标志:青铜冶炼技术的出现。

时代特点:青铜农具开始出现,但总体数量较少,并未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其数量和质量远远没有达到左右农业发展的程度,大量的非金属工具依然是农业生产工具的主体。

青铜农具无法广泛应用的原因:青铜资源有限,铜的产量少,比较贵重;硬度不足,不易普及。

3.铁器时代

公元前15-前14世纪,小亚细亚的赫梯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逐渐传入两河流域、中亚、北非和欧洲。

中国在战国时期,铁器广泛使用,铁犁用于牛耕;西汉犁壁发明,牛耕不断推广;南北朝时期,出现灌钢法制作的农具;唐代出现曲辕犁。

(二)古代耕作工具演变的特点及认识

(1)特点

①从制作材料看:经历了由骨、木、石等直接源于自然的材料到青铜,铁等需要加工的金属材料的变化。

②从制作方法看:经历了从原始的打制、磨制到金属冶炼,锻造的变化。

③从使用的动力看:经历了从人力到畜力弄到自然力的变化。

④从农具种类看:经历了由单一性向多样性、由粗到精的演进历程。

(2)认识

①古代耕作工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②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生产经验,推动了耕作工具的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推动者。

③耕作工具的发展反映了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又能促进生产生活的发展乃至飞跃。

④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整个农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二、灌溉工具

(一)发展历程

1.原始社会末期,人类已经能够制造陶器,汲水灌溉。

2.在古埃及和中国等地,人们己懂得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

3.中国东汉末期已出现翻车,三国时期马钩对其进行革新,民间广泛使用。

4.唐朝出现了筒车,借助水力汲水入筒进行灌溉。

(二)灌溉工具的发展趋势

(1)动力上从人力到自然力的转变: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制造陶器汲水灌溉;奴隶社会后期在古埃及和中国等地,人们利用杠杆原理进行灌溉;唐代的筒车借助水力汲水入筒进行灌溉;明清时期的风力水车借用风力。

(2)灌溉装置日益复杂,效率大大提高:三国时期马钧革新翻车,使其可以连续不断提水;唐朝筒车则以水流为动力,可以日夜不停地灌溉,效率更高。

三、畜牧业生产工具

豢养禽畜的古代畜牧业,也有其自身的工具设施。古人用圈厩老饲养禽畜,用马槽来喂马。不少工具设施到今天依然发挥着作用。

四、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一)纺织工具

1.古代中国

(1)约3万年前:山顶洞人已经用骨针缝制兽皮

(2)新石器时代晚期:使用陶纺轮作为纺线工具

(3)汉朝:

①使用纺车纺纱。

②能够使用构造复杂的提花机织出带有精美花纹的纺织品。

(4)元朝以后:纺织机成为农耕家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出现过纺纱用的纺车。

(二)元代棉纺织业发展的原因

(1)丝织品过于贵重,麻布的御寒和保暖性能较差,而棉布柔软保暖,适合各个阶层穿着。

(2)棉花种植范围扩大,种植技术提高,棉花产量提高。

(3)棉纺织技术的发展与推广

(4)政府对棉纺织业的鼓励政策。

2.古代西方:出现过纺纱用的纺车。

(三)制瓷工具

1.主要工具:坯车、匣钵、支钉等。

2.发展:

(1)新石器时代晚期:采用坯车来制坯。

(2)中国南朝:为防止在烧制过程中气体和有害物质污损坯件,工匠把坯件放在火泥制成的匣钵中。

(3)唐宋时期:为防止器物在烧制过程中粘连,工匠在器物底部放置已经烧好的黏土块——支钉。

(四)冶炼工具

1.锻打(制作小型金属器具)

(1)土炉:融化金属原料

(2)锤:打击金属原料

(3)锉:磨平金属

2.锻造(制作大型金属器具)

(1)坩埚:融化金属原料

(2)范:

①定型,商周时期用于制作青铜器。

②定型,战国以后用于制作铁农具。

五、劳作方式的发展

(一)农业劳作方式

1.农业家庭式劳作

(1)原因:随着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一家一户的个体劳作成为可能,集体劳作的形式逐渐瓦解。

(2)表现:中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统治者鼓励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生产模式。

2.农业庄园式劳作

特点:众多奴隶或农奴在庄园的土地上进行集中劳作,劳动者被束缚在土地上,生产力低下。

表现

①罗马共和国晚期,战争带来的大量奴隶涌入罗马,出现了大型奴隶制庄园。

②中古时期的西欧,大量农奴或农民在领主的庄园中服劳役。

③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堡除军事作用外,也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庄园经济的特点

(1)发展模式具有规模化、综合性和独立性。庄园经济是建立在大量地产私有化基础之上的,这就决定了这些庄园具有规模大、综合性强的特点,而地主豪强们为避兵祸往往闭门自保,因此独立性、封闭性、自主性也是其主要特点。

(2)以宗法关系为纽带的封建经济组织。地主豪强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在宗族内部形成了比较严密的、长幼有序的宗法关系。

(3)武装性。地主豪强们在自己的大庄园中配置一些武器装备,武装保卫家族利益。

THE END
1.解读:新中国成立70年汪清县畜牧业发展情况一、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县畜牧业历经曲折发展和改革变迁,生产方式由自然放养转变为产业化经营,从家庭副业成长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大致可分为恢复发展、稳步发展、快速发展、全面发展、绿色发展五个阶段。 (一)恢复发展阶段(1949-1978年) http://tjj.jl.gov.cn/tjsj/sjjd/201911/t20191105_6130650.html
2.畜牧业发展业(二)古代畜牧业(三)近代畜牧业(四)现代畜牧业(一)原始畜牧业1、采集与狩猎动物原始人类的生活资料,主要来源是采集和狩猎。长达 百万年之久的劳动过程中,人打逐渐积累了经验,改进了工具,使人类有捕捉活的动物的可能,创造了驯化野兽的必要前提。一、畜牧业的发展历程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4/0326/15/28718686_1118416737.shtml
3.2024年畜牧行业前景分析第一节 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畜牧业产业化历程 1、产业化萌芽阶段 2、产业化起步阶段 3、产业化快速发展阶段 二、畜牧业产销规模分析 1、畜牧业产值规模分析 2、畜牧业产量规模分析 3、畜牧业消费量规模分析 三、畜牧业产业结构分析 四、畜牧业生产效率分析 第二节 畜牧业工业化分析 一、畜牧业工业化的内涵https://www.cir.cn/R_NongLinMuYu/67/ChuMuHangYeQianJingFenXi.html
4.达斡尔族介绍发展历程 概述 达斡尔族人的先民分布于外兴安岭以南至黑龙江北岸的河谷地带。17世纪中叶以后逐步迁到嫩江流域、呼伦贝尔、爱辉及新疆等地。17世纪前,达斡尔族已结成村落,聚族而居。渔猎业是传统的生产活动。南迁后农业迅速发展。1947年达斡尔农区进行土地改革,牧区实行牧场公有、放牧自由。1952年开始建7个达斡尔https://dwtzb.hbust.edu.cn/info/1155/1310.htm
5.全国牧区水利发展规划概况以饲草料地灌溉为主要内容的牧区水利建设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牧业生产条件,提高牧业防灾抗灾能力,还可以促进草原畜牧业从靠天养畜向舍饲化、集约化方向的发展,为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近年来,各地在灌溉饲草料地试点项目区都种植了大面积的青储玉米、高蛋白饲料玉米和紫花苜蓿等优质http://www.jsgg.com.cn/Index/Display.asp?NewsID=5442
6.专业剖析:畜牧兽医动物医学宠物养护与驯导宠物医疗技术4个▼畜牧兽医专业课程设置 看出课程的差别来了吗?看到课程设置,也就理解这几个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了。 进阶:专业发展历程 畜牧兽医专业是开设最早的专业。在几十年前,咱们国家畜牧行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既学畜牧、又学兽医的畜牧兽医专业是符合当时社会需求的。 https://www.cloudvet.org/Mapi/article/916?id=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