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孝为先,传承父亲遗志发扬传统兽医技术;他出生贫穷,刻苦钻研提升医术水平;他扎根大山,服务农民34年如一日;他传授科技,辛苦耕耘,平凡岗位上谱写华章……他就是全国十佳农技推广标兵、四川省兴文县动物疫控中心副主任、九丝城镇畜牧兽医站站长尹华江。
童年梦想:出色兽医
在九丝城镇,一说起尹华江,当地老百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问到尹华江,都会伸出大拇指称赞他为“尹老师”。
1963年出生在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边远山区九丝城镇的尹华江,家里很穷,六个哥哥姐姐几乎都没上过学,他从小就喜欢追随着父亲出诊看病。在他九岁那年,农历三月的一个下午,他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在溪边放牛,突然前面有头牛肚子胀鼓鼓的,不时回头叫唤,站立不稳。当时他们都吓坏了,连忙去叫大人,同伴们都在议论:“这头牛刚才最肯吃草了”,“还在沟里喝了好多水”。当牛的主人和父亲跑步赶来的时候,牛已倒地多时,奄奄一息了!父亲经过一番努力后,连声叹息:“胀气黄,急症哦…太可惜了!”听说牛儿没救了,养牛家的大人小孩全都哭了起来,伤心的哭声像针一样深深地刺进了尹华江的心里,从那以后,他下决心长大后要当一名兽医,而且要当一名出色的好兽医!
实现梦想:刻苦学习
1980年尹华江高中刚毕业,就跟随父亲学习兽医,1981年7月,18岁的他便顶替父亲成了簸峡乡兽医站的一员,从事动物诊疗服务。那时的簸峡乡基本上没有通村公路,下乡全靠徒步行走,山高路险,地广人稀,养殖极度分散,养殖业十分粗放。当时,养殖户靠的是传统经验,对防疫认识有偏差,以致他这个刚涉足兽医行业的年轻人并不受欢迎。在春秋季集中防疫期间,他经常早晨五点带着煮熟的土豆、红薯出门,下午干粮吃光了实在饿急了,就在路边采摘些救急粮,在溪沟里喝几口山泉水充饥。
老百姓都称兽医为灌猪匠、灌牛匠,是个特别脏累的活,社会地位很低。由于尹华江刚涉足兽医行业,认识的肤浅和技术的匮乏,使尹华江对童年的梦想产生了动摇,不想继续像父亲那样一辈子都只做个灌猪匠,而是相信只有走出大山才会有出头之日。于是1982年他偷偷报名当兵,尽管已通过初检,最终在父亲的坚决反对下,不得不放弃这次机会。1983年他又报名参加乡镇干部招聘考试,结果还是因父亲的强烈反对而放弃。
然而命运又同他开了一个玩笑。1994年大专毕业后,人事部门拟安排他到职中做实习老师,专门上兽医基础知识课,尹华江高兴地将这个消息告诉父亲,哪知父亲听后火冒三丈,坚决不同意。父亲一生从事兽医工作62年,他的心愿是希望儿子能将祖传的兽医技术发扬光大,为乡亲们做些有意义的事。几番折腾之后,尹华江渐渐理解了父亲的心思,放弃了转行的想法,从此心无旁骛,全身心地投入到畜牧兽医工作中。
尹华江深知兽医技术、科学养殖技术对广大农民和农村养殖户的重要性,而自己所掌握的技术知识,远远不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于是只要有学习的机会他从不放过,先后十多次参加省市乃至全国的兽医培训班,刻苦地钻研畜牧兽医技术。为了能掌握更多典型的临床病例资料,学以致用,有时他在病危牲畜的圈舍里一待就是一两天,反复观察、琢磨、应对,不断总结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践行梦想:为民所急
尹华江知道,要想当好一名基层兽医,除了对兽医工作的热爱,还必须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更要具有一颗急群众所急的为民之心。
2008年初,一场特大的冰雪灾害袭击了南方各省,九丝城镇受灾严重,冰雪封冻了道路,电杆倒塌,水道被阻。尹华江作为一个养殖大镇的兽医站长,心情焦急万分,立即组织全站防检员工,投入到抗冰救灾第一线。他每天背着消毒和抢救药物,徒步往返山路几十公里,奔走在边远高寒地区的农户家中,抢救受冻畜禽,督查防疫消毒,指导抗冰救灾。经过40多天的艰苦奋战,终于使九丝城镇的3万多头生猪、2千多头耕牛和16万只家禽安全地度过了严冬。
传授梦想:推广普及
为了摸清规模养殖场的养殖现状,尹华江几乎放弃了一切休假,跑遍了全县15个乡镇100多个规模养殖场,了解养殖户的疾苦,倾听他们的诉求,帮助他们理清思路,查找问题,为每一个养殖场量身定制解决方案,并定期进行跟踪服务。
在走访中,尹华江发现九丝城镇新建村十组养殖户牟家才的猪场设备简陋,饲养管理粗放,养殖一度呈现亏损状态,特别是母猪泪斑严重,皮肤干燥皱缩、擦痒,小便浑浊色黄,久配不孕,流产死胎,肢蹄疾患等问题普遍存在,于是他要求牟家才加强疫苗接种的同时,运用中兽医技术进行调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尹华江及时抓住这个机遇,将饲养管理和调理方案制作成幻灯片,参与县科协的科普大篷车送技术下乡活动,进行广泛宣传推广。他还结合各乡镇春、秋两季防疫会议,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养殖管理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农民、养殖大户和防疫员。尤其抓住全县道德宣讲团下乡巡回宣讲的每一次机会,为全县57个贫困村现场传授防疫知识和医疗技术。十年来,先后共举办了各种类型的培训班225场次,参训人员达1100余人;发表兽医专业论文20篇,其中发表在国家级杂志12篇,省级杂志8篇,有多篇论文在全国学术会议上做了专题报告与交流,并被评为“优秀论文”。
创新梦想:远程救急
为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兽医药事业,更多地惠及农民和养殖户,尹华江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互联网不断创新远程诊疗服务,解决养殖户的疾苦。目前已为重庆、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湖北、河南、河北、新疆等十省市的38家养殖场(户)提供了150余次远程服务,应邀到宜宾市外开展专题技术培训讲座6次,其中省外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