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读者问,体制内得了抑郁症,很难受,要不要辞职?
前几年,我身边就有因为得了抑郁症想辞职的干部。虽然单位平时没安排什么任务给他,但他当时觉得陷入一种内疚自愧的状态,于是向领导提出辞职申请。幸亏领导对他的人生负责,没有同意他的辞职申请。要不,以他的家庭状况,他能否顺利地熬过一道道生活难关,仍是未知之数。现在他安然地在体制内熬着,家庭安然无恙。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件让人值得欣慰的事情。
体制内因为抑郁正式申请辞职的现象不多。但因为种种原因在体制内过得异常压抑,心心念念想辞职的人真不少。
因为了解一些抑郁症方面的知识,也见过其他人的这些情况。我意识到自己可能进入了抑郁的状态。于是,让自己变得佛系一些,减轻身上的负担,慢慢地又恢复了一个不错的状态。
外因: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冷漠的氛围。
据我自己粗糙的感受,年轻公务员抑郁主要是环境引起的。因为没进入体制之前,他们未曾有过压力预期,是进了体制以后或者转任到不同的岗位之后,才有了心理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文案工作多。
其次是事务繁杂。
信访、安全生产、接待、会务、各种计划、总结、报表、考核,永远也干不完。特别是乡镇的干部,由于人手缺乏,每个人都是多个岗位责任一肩挑。对于一些承压能力不强的干部,压力就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第三,缺少温暖。
年轻人刚从学校出来,缺一些社会经验。加之个别老同志对待年轻人方式粗暴。人毕竟是群居动物,需要来自集体的关心和温暖。一些缺少关爱的年轻人,自然会出现情绪低落的现象。
内因:只盯着一个赛道,摆脱不了困境。
有一次,单位邀请三甲医院的一位精神科的医生给我们上一堂心理讲座。课后,我负责开车送这位医生回医院。这位医生是位五十多岁的大叔,从事了一辈子心理健康工作。
在车上,我问他,现在我们的公务员有心理问题的多不多。
他说,挺多的。
我问原因何在。
这个也和我的感觉一样。据我自己的观察,每次提拔前后,部分干部都会有情绪上的波动。有时候,我会和他们聊天。但聊着聊着,他们就会抱怨升迁不顺、待遇不公。让我也受到了负面的情绪影响。
我能理解他们,因为体制内的赛道单一。就是职务的提拔,职级的晋升。没有人不希望自己多提几级、加些工资、退休后待遇更好。但一个单位里面,职数永远是不够的,一部分人注定是愿望落空。所以,情绪就来了。一旦调节不好,心理容易扭曲。
自救:学会应对环境压力的技巧,选择新的赛道。
前面说到,环境是很多人情绪低落的根源。有些人,通过遴选、选调,换一个单位,问题解决了。也有一些公务员选择了辞职,换一个工作环境,人生重新找到了快乐。
这里强调的是,对于辞职,要特别慎重。
首先,别人推诿塞责不是自己的错。编制是自己千辛万苦考试得回来的,不要那么轻易就放弃。其次,离开体制,不一定可以换到一个称心如意的环境,特别是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
这个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解决问题,最重要的还是勇气。换句话说,就是脸皮厚。只要脸皮够厚,谁也不能把你怎么样。
最后想谈谈价值观。
你可以在互联网上,和志同道合的网友交流,宣泄自己的情绪。可以从互联网上学习新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成为一些领域的行家里手。互联网的天地广阔,你可以找到价值归属,可以开辟自己前进的道路。
人的一生,除了职场,还有家庭。
我认识不少体制内的职工,职场晋升不顺,孩子教育方面却很成功,考上了双一流学校。从培养孩子角度来看,他们比领导还要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