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地处我国南部沿海,是海上丝绸之路起源地之一(广州,另一个是福建泉州),东临福建,西连广西,北接湘赣,南望海南。雷州半岛是我国第三大半岛,另外两个是辽东和山东。
广东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冬暖,雨量丰沛,时有台风暴雨,冬天除了粤北地区以外一般不会下雪,但是湿冷的魔法攻击也不是那么好过。每年的回南天,你都可以变成潮人。
广东有四大名山,但只要记得韶关的丹霞山和惠州的罗浮山就行了,其中前者是典型的丹霞地貌,江西龙虎山和福建武夷山也是丹霞地貌,甘肃张掖也有一个丹霞地貌群。主要水系记住珠江水系和韩江水系。
广东省下辖21个地级市,划分为珠三角、粤东、粤西和粤北四个区域,其中珠三角包括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江门、肇庆、惠州。广州是国家中心城市,深圳是计划单列市,深圳、珠海和汕头为经济特区(1979年),广州和湛江为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
广东是我国第一经济强省,GDP连续32年位居全国第一。广东也是人口大省,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广东人口数位居全国第一,是全国唯二超过1亿人口的省份(另一个是山东)。这两个因素加起来,人均GDP就没那么好看了,这其实也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表现之一。
广东文化源远流长,通常被称为岭南文化。粤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其他几个分别是湘绣、蜀绣、苏绣。粤剧早在2009年就列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方言主要有粤语、客家话,潮汕话。
广东被戏称为“大吃省”,不仅是因为喜欢吃、对食材的要求高,也因为食物的品种多样,但“喜欢吃福建人”这个说法纯属谣言,煲仔饭也并不是用福建小孩做成的。
总之,欢迎到广东来。
1.区域选择。这段主要是针对外省考生,本省人自己就很熟悉了不需要多说。个人不太建议外省考生报考粤东西北地区,因为背井离乡通常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发展空间或更高的收入,如果仅仅是为了一个公务员身份而抛弃了那么多东西,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到时候万一后悔就很麻烦。而珠三角地区(主要指的是广深珠佛莞中这几个真珠)整体经济水平比较好,相应的体制内待遇也比较高,都是值得考虑的城市。当然,房价也是需要参考的因素,土豪除外。
在同一个城市内,各个区县的收入也有一定差别。深圳内部的这种区别不明显,只是原关外多了一点点补贴;广州的话要看各区财政情况,黄埔南沙是第一梯队;其他几个城市也是看经济发展情况,比如佛山的顺德、中山的小榄待遇就会好一些,并不是说市中心生活成本高待遇就会高。
2.层级选择。通常来讲,对于同一个城市,层级越低,待遇越高,这是为了鼓励大家去建设基层,至少不能让你鱼和熊掌兼得,所以一般来说街道办的待遇是比较好的。
如果想要在仕途上有所发展,省级(厅级单位及以上)是优先选择,空间大,升级快;其次是副省级城市(广深)的市直单位,这个其实性价比更高,不仅收入不低,而且在一定级别之下晋升并不慢于省级。而像普通地级市的区县,一个局长也就只是正科级,相对来说发展空间就没那么大。
不过现在实行了职务职级并行,虽然区县及以下对于主任科员有比例限制,但还是有升级机会的,不用太纠结。人家税务铁军都没说啥呢。
3.单位选择。这个东西很主观,并没有什么绝对的准则,因为每个人的追求是不同的,我就根据自己的了解简单介绍一下。
钱多型:公检法,收入第一梯队,尤其是法检入额后收入更是有质的提升,但一般只招收全日制法本,只有纯正法王才有机会进去。法院很忙,公安很累,而检察院自从剥离了反贪职能后清闲了不少,制服也好看,成为这三者里性价比较高的选择。对于非法专业来说,考公安或者检察院的司法警察都是不错的,难度也稍微小一点。还有一个司法局我是不太想把它放在这里的,因为仅仅比一般单位多了个1200的政法补贴,跟其他三位不能比,好处就是一般不太忙,司法所如果要帮街道/乡镇打杂的话会烦一些。
次一点就是政法委、宣传部、发改委等,前两者的领导一般都是常委,工作性质也比较重要;后者虽然可能没有以前风光,但依然是非常锻炼人的一个地方,人称“小政府”,主抓宏观政策,这单位越往上越牛,区县级就没啥意思。
背锅型:取这个名字不是说真的会背锅,主要是一些执法单位如市监、城管、应急等确实是存在一定的风险,新闻里也是频频出现,但对个人来说也不至于无端背锅。工作相对比较单纯,不用想太多,依法行政就行;没有特殊情况的时候也不太忙,做好日常监管就好。女孩子去这些单位是还不错的,通常都做内勤不需要出门执法,但我也不是鼓励去,一来这样子可能这些单位会毒打我,二来单位女性比例太大的话实在没办法也还是得参与执法,三来如果是市监派去大厅窗口也是挺烦的。
咸鱼型:这个指的并不是说工作一定就特别清闲,主要是说没有什么硬性规定,也不太可能被追责,这样至少精神上就不会有什么压力,过得比较舒服。一个是群团,包括工会、文联、妇联等,这里面共青团委是个特例,比较忙,前途也不错。还有一个是民主党派,主要工作就是组织联系和参政议政,人少事不多,也有机会认识到各行各业的精英。
特殊型:指的是人大、政协,都是四套班子之一,很难把他们归到哪一类去。虽然很多人说这是养老单位,但养老的肯定不是你,人大代表或者政协委员这种好听的身份也不是你,领导级别高跟你也没太大关系。当然,整体来说是还可以的单位,如果是在各个专委工作就也不太累,一般都得额外承担联络员的工作。
幸福型:市委及以上党校。yyds
其他没有列出来的单位,要么是我不太了解,要么是特点不够突出中规中矩。其实哪怕同一个单位,内部的情况也是天差地别。总之,能上哪个都好,有些专业尤其是工科专业压根没得挑。
考试难度方面,大体呈现难易逐年交错的趋势,尤其是19年的卷子过分简单,分数没有太大参考价值,21年也是属于偏简单的卷子。照理来说,22年的考试难度可能会略有提高。但总的来说,广东的偏题、怪题少,难度主要体现在创新形式上,需要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培养思维的开拓性。就像20年的俄罗斯方块,它本身并不难,只是考点新颖容易想不到而已。其实无论考试难还是简单,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像我这种比较粗心而且心态差的人可能像19年和21年的简单卷比较吃亏,但这是自己的问题不是考试的问题。
1.言语理解:题量太少,只占到1/10,可以不作为复习重点,而且具体题型和做题思路与其他考试相比也没有太大区别,其中的一个虚词题基本是送分的,反正之前怎么样现在也怎么样就好了,不太影响大局。
3.判断推理:图推有10题,偏爱考空间类的题,如果觉得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弱的话最好能专门训练一下。没有定义判断,类比五个题很常规没什么好说的。后面的逻辑,除了常规和其他考试都差不多的加强削弱、原因解释、前提条件等题型外,需要注意结构相似和论证缺陷两种考法,虽然其实不难,但还是得熟悉一下命题套路,不然直接上考场可能会懵逼。
4.科学推理:对于没有备考过广东省考并且还是文科生的同学来说,这块可能就是接下来需要重点突破的硬骨头。10个科推,应该是5~6个物理+3~4个生物化学+1个地理的组合,其中地理和常识的考察方式差不多,化学很多是考实验操作,生物就不太确定,上次连遗传图谱都考了。从题量来看,重点肯定是物理了,基本涵盖了力热声光电也就是初中+高一的知识,需要重点复习。
对理综还可以的理科生来说,复习方向主要是随便找个机构课听一下来唤醒记忆,想起被中学老师支配的恐惧,然后再通过做题(真题、模考题)来巩固记忆以及查缺补漏。这部分的模考题质量还可以,因为基本都是抄的中学真题或者稍微改动一下,问题不大。
5.资料分析:从古至今我都在强调资料分析的重要性,这次也不例外,而且广东的资料计算量并不大,挖坑也少,就20年第一个大题的资料形式稍微有些创新,本质上依然不难。这里没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
6.常识判断:很多时候答案都可以推出来,但还是得有一个复习方向。21年的考试有大量党史,这次估计还是会延续这个方向但是适当减少,然后分出一部分来考察包括六中全会决议在内的重要文件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法律题也是必考,经济有时会考,其他就比较少了。
1.报名怎么不用审核
2.广东有服务期要求吗
理论上所有公务员都有五年服务期的要求,不过这个主要是对辞职而言的,调动只要领导同意就行。而广东省考里的乡镇岗位有更为明确的服务期要求,必须在乡镇呆满五年。
3.选调生好还是普通招考好
通常选调生是要去基层锻炼两年的,有些人会觉得熬不住,但是回来就有机会被提拔任用。当然普通招考在单位里好好做也是能表现自己的。
4.珠三角乡镇考什么卷子
应该是县级卷。
5.来广东要学粤语吗
一般不需要,如果是和群众接触比较多的岗位,多学点总是好的。
6.具体待遇有多少
网上能查到个大概,跟江浙地区差不太多,在全国来说是比较高的水平,但也没有个别人说的那么夸张。粤东西北和珠三角的差距会比较大,慎重考虑。
7.xx岗位考几分才够
没有明确标准,每年的卷子难度不同,不能简单用分数来衡量。并且近两年也基本没有公布成绩,缺少统计数据。即使是同一岗位,不同的年份不一定招收相同的专业类别,分数差异也可能比较大。总体来说,肯定是越好的地区、越好的岗位、竞争越大的专业分数越高。
8.怎么加快做题速度
还是那句老话,先做对,再做快,盲目地快是没有意义的。等你真正吃透了题目的思路,那速度自然会起来。
这个要看个人情况,没有绝对的真理,个人的习惯未必科学,也并不一定适用于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