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Hindawi撤回大量发表在特刊的文章?

(右下)网友SteveHaroz发布的恶搞图片

目前很多科技期刊从未开设过特刊,或者在过去几年仅开设过少数几种特刊。也有一些期刊开设了大量的特刊,这些期刊主要来自Frontiers、MDPI和Hindawi三家新兴出版商,也有一些由SpringerNature、Elsevier等老牌出版商运营。这是因为Frontiers、MDPI和Hindawi的一些期刊采用了“团体办刊”模式,即“紧密团结一线研究人员,并由研究人员共同负责期刊运营”[13]。Hindawi旗下的一些期刊甚至不设主编,似有漫画《航海王》中“空的王座”之意。

传统模式下,期刊若开设过多特刊,不仅会削弱期刊内部团队对期刊的控制,更会为期刊贯彻执行出版商/学会/大学设置的议程增添不确定性,产生“舍本逐末”的风险。但在团体办刊模式下,增开特刊是团结更多一线研究者的有力措施,可以调动更多的来自学界的力量帮助期刊发展。值得注意的是,特刊有可能成为一种被用来损害科学研究自由的工具,因为出版商可以通过持续开设特定主题的特刊影响研究者对研究主题的选择[14]。

前边提到,大规模撤稿是部分特刊的出版流程失控的结果。但特刊并没有那么容易失控,事实上即使在2020年至2022年间,Hindawi仍有大量运行良好的特刊。特刊的失控必然是期刊内部团队出了问题。

期刊内部团队应该谨慎地向研究者发出担任客座编辑的邀请,或者接受研究者发起的开设特刊的提议。但一些涉事期刊在这个环节存在问题。MathematicalProblemsinEngineering在2021年和2022年开设了超过二百种特刊[16],也即组建了二百多个客座编辑团队。难以想象期刊内部团队要如何保证每一种特刊的出版流程都不被操纵。此外,还有一些特刊设置了非常广阔的主题范围,一些特刊用相同的题目加上年份,作为多个特刊,连续多年征稿。这两种现象都令人生疑。

在特刊出版中,存在全过程的编辑监督。期刊内部团队需要确保客座编辑团队的手稿接收标准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一些客座编辑可能缺乏编辑工作需要的特殊的知识技能,期刊内部团队还应该提供必要的协助,并纠正由此导致的错误。特刊出版流程失控的关键,是编辑监督的缺位,然后才有了个别客座编辑滥用权力,接收主题超出范围或者低质量的手稿、强迫引用的空间。

首先是期刊,被揭露同行评议流程有问题,无疑会损害期刊的声誉。声誉下降的期刊可能会被WebofScience、Medline、Scopus等数据库剔除,还可能被高校与科研机构预警,使许多原本的潜在作者将期刊拉入“黑名单”。2022年末,WebofScience已经宣布暂停收录DiseaseMarkers等六种Hindawi旗下的期刊,这些期刊后续可能继续被收录,也可能就此被剔除[20]。但网上少数的公开讨论显示网友对哪些期刊应被数据库剔除、应被列入“预警期刊”并无共识。

中国科学院监督与审计局局长杨卫平研究员在2023年1月13日举办的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科研诚信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提到,“科技创新发展对科研诚信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夸大宣传、强制引用、买卖数据等新的科研失信的行为不断地涌现,对科研诚信机构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尽管近年发生了很多与特刊出版有关的撤稿事件,我们仍不应将特刊看作一种负面的事物。个别期刊滥发特刊的背后,其实是学界接受有更多的论文通过特刊出版。在特刊出版中建设科研诚信,不宜以禁止期刊办特刊,或者禁止或变相禁止作者向特刊投稿为解决方案。

对于国内的期刊,特刊应该是一种可用的工具。2019年8月16日,中国科协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提到,“我国已成为期刊大国,但缺乏有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存在明显劣势,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优化发展环境。”[21]

目前全球很多科技期刊在尝试通过开设特刊提高期刊的影响力。一些来自国际出版商的宣传资料显示,有的编辑团队很擅长通过特刊出版活动提升期刊的影响力。国内也有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报道过成功开设特刊的经验[22-24]。

Frontiers、MDPI和Hindawi等出版商近年在扩张中国市场的同时,客观上帮助了许多国内研究者了解如何担任客座编辑,为国产期刊开设特刊储备了人才。可以说,国内具有让特刊出版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此外,国内还有研究报道,通过开设特刊为创办新刊做准备、孵化新刊的经验[25]。这些都是中国的期刊应该发展和规范特刊出版的理由。

[4]LIUY,HOUX,YUM,etal.ClinicalAnalysisofEchocardiographyandSerumIL-6andTNF-alphaChangesinPregnantWomenwithHypertension[J].Scanning,2022,2022:9299746.DOI:10.1155/2022/9299746.

[5]GONGRY,LIUBH.MonitoringofSportsHealthIndicatorsBasedonWearableNanobiosensors[J].Adv.Mater.Sci.Eng.,2022,2022:11.DOI:10.1155/2022/3802603.

[6]GONGRY,Advancesin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ExpressionofConcernon“MonitoringofSportsHealthIndicatorsBasedonWearableNanobiosensors”[J].Adv.Mater.Sci.Eng.,2022.DOI:10.1155/2022/9757014.

[7]GONGRY,AdvancesinMaterialsScienceandEngineering.Retracted:MonitoringofSportsHealthIndicatorsBasedonWearableNanobiosensors[J].Adv.Mater.Sci.Eng.,2022.DOI:10.1155/2022/9758123.

[10]TEIXEIRADASILVAJΑ.Whenacademicpapers’statedemailsdonotmatchauthors’affiliations:Anewbuddingcrisisinpapermill-riddenacademicpublishing[J].EpistēmēsMetronLogos,2022,(8):1-8.DOI:10.12681/eml.31441.

[13]郁林羲.瑞士Frontiers出版集团“团体办刊”模式研究与启示[J].出版科学,2021,29(01):97-106.DOI:10.13363/j.publishingjournal.20210122.007.

[14]REPISOR,SEGARRA-SAAVEDRAJ,HIDALGO-MARIT,etal.Theprevalenceandimpactofspecialissuesincommunicationsjournals2015-2019[J].Learn.Publ.,2021,34(4):593-601.DOI:10.1002/leap.1406.

[18]ELSEH.Scammersimpersonateguesteditorstogetshampaperspublished[EB/OL].Nature,2021,599(7885):361-361.DOI:10.1038/d41586-021-03035-y.

[22]邓丽莉,彭燕梅.医学类科技期刊专刊选题策划实践及实效追踪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17):223-225.DOI:10.3969/j.issn.1674-8883.2022.17.074.

[23]吕迪,贾翠娟,赵志萍.中文科技期刊专刊出版实践——以《微生物学通报》为例[J].编辑学报,2019,31(S1):63-66.

[24]李楠.中文科技期刊专刊策划与出版实践——以《生物技术通报》为例[J].编辑学报,2017,29(05):486-489.DOI:10.16811/j.cnki.1001-4314.2017.05.024.

[25]赵琳,张莉,陈禾.集群化背景下科技期刊专刊专栏组稿路径实践探索[J].编辑学报,2022,34(05):528-531.DOI:10.16811/j.cnki.1001-4314.2022.05.012.

THE END
1.生物技术通报欢迎关注《生物技术通报》新媒体 友情链接 aBIOTECH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中国科协 更多>>当期目录2018年 第34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18-11-26 上一期 下一期 综述与专论 ZIP蛋白在植物中的功能分析 李素贞, 陈茹梅 2018, 34(11): 1-7. doi:10.13560/https://biotech.aiijournal.com/CN/volumn/volumn_1453.shtml
2.生物技术通报杂志社《生物技术通报》杂志(CN:11-2396/Q)内容丰富、思想健康,1985年创刊,目前以月刊形式发行,刊物对外积极扩大宣传,致力于提高杂志质量与影响。 生物技术通报发文方向 消化道微生物专题、研究报告、综述与专论、技术与方法 生物技术通报杂志特色 ①中文文题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英文文题应与中文文题含义一致,一般不宜https://www.haotougao.com/swjstb/
3.生物技术通报期刊生物技术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卓越期刊 CSTPCD RCCSE JST CA 发文量 9,679 被引量 39,628 影响因子(2022) 1.422本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的《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https://cqvip.com/journal/32489/1841787
4.科学网—生物技术通报“胁迫生物学和生物技术”专刊正式出版以下文章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作者生物技术通报 官网唯一投稿系统:http://biotech.aiijournal.com 点击文章题目可查看全文 胁迫生物学和生物技术专刊(专刊主编:赵杨 赵心清) 生物对逆境环境的适应和抗逆分子育种 赵杨, 赵心清 2023, 39(11): 1-5. 综述与专论 https://wap.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458049&do=blog&id=1416476
5.生物技术通报“堆肥微生物专题”正式上线!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院) 官网唯一投稿系统:http://biotech.aiijournal.com 点击文章题目可查看全文 堆肥微生物专题 堆肥微生物:过去,现在和未来 李季, 王禄山 2022, 38(5): 1-3. 堆肥调控作物根际微生物组抑制植物病害的研究进展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xMjAxNzc5Ng==&mid=2649996945&idx=1&sn=63c92b0633c31768a9826849e393ceff&chksm=8f4b697ab83ce06c24e88f501d1d3a9cc3ddbdb646a923e7768f09ef1ff8312cb46f1656eeba&scene=27
6.中国期刊协会331 生物安全和生物安保杂志(英文) CN10-1796/Q 332 生物工程学报 CN11-1998/Q 333 生物活性材料(英文) CN10-1775/Q 334 生物技术通报 CN11-2396/Q 335 十月 CN11-1102/I 336 石油勘探与开发 CN11-2360/TE 337 石油科学(英文版) CN11-4995/TE 338 石油学报 CN11-2128/TE 339 石油与http://cpa.mob.cnki.net/WKE2/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ntentID=9adedeeb-1e02-48dd-bc8d-9adec75e7788&mid=cpa
7.馥稷生物摘自:《生物技术通报》2024年08月 题目: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璐; 朱哲远; 李颖曦; 王颉; 彭迪 农田杂草是危害农 农业农村部等:加强生物农药科技创新,促进生物农 2024/08/22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1818号建议的答复 邹宁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更充分发挥益生益土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对生态https://www.fujibiotech.com/
8.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版)核心期刊表2 生物多样性 3 应用生态学报 4 生态学杂志 5 遗传 6 水生生物学报 7 微生物学报 8 生物工程学报 9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10 微生物学通报 11 古生物学报 12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3 古脊椎动物学报 14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15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16 生物技术通报 17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18 微体古生物https://wyxy.lntu.edu.cn/info/1143/2489.htm
9.硅酸盐通报审稿时间论文投稿求助完结小木虫论坛请问各位虫虫,刚投到硅酸盐通报,说让发报审表和文档打印版两份邮寄过去,这个有时间限制吗?因为学校https://muchong.com/t-4779751-1-authorid-2853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