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创新高的今天,扎根基层、服务基层成为众多毕业生的选择。基层是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就业空间广阔,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那么主要的基层就业项目有哪些?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享有哪些政策支持?……一起来看看吧!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四部门从2003年起组织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据“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指引,今年将招募选派西部计划全国项目(含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和地方项目共约4万名志愿者。
中组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八部门从2006年开始组织实施的“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计划。2021年至2025年实施第四轮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每年选派3.2万名左右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干事创业。
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等四部门从2006年开始组织实施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截至2020年,“特岗计划”共为中西部地区22个省份1000多个县的3万多所乡村学校和教学点补充95万名中小学教师。“特岗计划”是一项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政策。
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坚定,思想政治素质好;应届毕业生;符合西部计划志愿者体检标准。毕业学校为教育部最新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名单》中所列高校,且设有西部计划高校项目办,无论是专科生、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可报名参加。
需符合招聘岗位要求;年龄不超过30周岁;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以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为主,鼓励本科师范专业毕业生应聘,可适当招聘高等师范专科毕业生;参加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有从教经历的志愿者和参加过半年以上实习支教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选聘对象为30岁以下应届和往届毕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专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重点是应届毕业和毕业1至2年的本科生、研究生,原则上为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也可以选聘。参加“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活动期满的高校毕业生,经组织推荐可作为选聘对象。
服务县项目办通过各种渠道和平台为志愿者提供就业信息,并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各服务地还会根据情况开展区域性西部计划人才专场招聘会、推介会等。
中央财政按照每人3000元的标准,为新招募且在岗服务满6个月以上的人员发放安家费。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参加支医服务的,期满且考核合格后由县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安排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聘任期间,特岗教师在职称评聘、评先评优、年度考核等方面享受与当地公办学校在编教师同等待遇。对于三年服务期满、考核合格且愿意留任的特岗教师,不再实行试用期。
在村任职2年以上,具备“选调生”条件和资格的,经组织推荐,可参加选调生统一招考。县乡机关公务员重点从“大学生村官”中招录。在西部和艰苦地区农村任职,户口可留在现户籍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