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公摊面积”会取消吗?住建部16字回应
经过了三四年的调控,我国的房价大体上结束了大涨的局势,但房价还是处于高位。受到城镇化和人口流动的影响,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为了结婚而买房的小夫妻、未来即将进城的农民,他们为了在城市立足,大多会面临一个问题,就是买房。但是高房价成了他们买房路上的拦路虎。
及时楼市资讯,就上楼盘网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
深圳、厦门、北京、上海这些城市的房价收入比都超过20了,想在这些城市买下一套房,至少需要20年的家庭收入。
不过就算买了房,仍然有许多不合理的事情。比如大家在买房的时候都会遇到一个奇怪的问题,那就是公摊面积。什么是公摊面积呢
公摊面积一般包括消防通道、走廊、楼梯间、电梯等公共区域的面积。公摊面积等于建筑面积减去套内建筑面积,在我国大部分城市,买房总价是按照建筑面积来算的,而我们实际的可居住面积是指套内建筑面积。
公摊面积是由香港传入内地的,上个世纪,香港的开发商发现,造房子不能只造居住的那么一套房子,房子之间还有许多的面积,比如电梯的面积、过道的面积、花园的面积等等,这些都是成本,如果把它作为隐藏成本加到房价里面,这样会让房子的单价上升,大家一看房价贵了可能就不买了,于是开发商想到了公摊面积这种做法。
公摊面积的存在,让开发商有许多可操作空间。比如一套90平的房子,实际居住面积可能不到70平方。从2018年开始,我国不少城市出现了不少带装修的房子。一套建筑面积100平方的房子,毛坯价20000元一平方,装修价格3000元一平方,如果公摊面积30平,意味着我们多出了9万元装修费但不是用在自己的房子里。如果不算这公摊面积,仅毛坯价格购房者就可以节省60万。
大家对公摊面积存在的疑问不是没有理由。第一,公摊面积的计算方式缺乏标准,有的不良开发商在计算公摊的时候,没有以一个公允的规则来计价,而是有意无意想方设法增加公摊面积,许多消费者直到签合同的时候才知道公摊是多少。
但有业内人士认为,取消公摊面积之后,开发商的利益会受损,为了挽回损失,可能通过提高单价来弥补,实际总价并没有区别,另外,如果公摊面积取消了,对电梯、大堂等公共部分,开发商就会降低标准,业主的舒适度会降低。
不管怎么说,还是有不少人希望取消公摊面积的,网上对此讨论也不少。
住建部以16个字回应了,《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中提到,“住宅建筑应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
我国已经有地方是按照套内面积计价的,早在2002年,重庆人大常委会就以地方法规的形式要求,商品房现售和预售要以套内建筑面积作为计价依据。
要想取消公摊面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过重庆的做法也表明,只要制度合理也是可以实现的。至于那些取消公摊面积会推高房价之类的言论,更是危言耸听,因为压缩公摊面积造成的价格上涨本身只是一个数字问题,购房的总价并不会变化,相反会降低购房者的未来资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