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畜牧科技一线恩施新闻网

黑猪保种场、黄牛养殖场、家禽交易市场……11月15日,州畜牧技术推广站站长樊家英的工作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1971年,樊家英出生于建始县,1993年从原湖北农学院(现为长江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在县畜牧局先后从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动物检疫及畜牧兽医科技宣传推广等工作。2006年至今,她先后在州动物卫生监督所从事畜牧兽医综合执法及动物检疫、屠宰检疫监管等法律法规落实及宣传普及工作,在州畜牧技术推广站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及畜牧科技普及工作。

31年来,她深耕畜牧科技一线,以畜禽为伴、与养殖户为友,足迹遍布全州各村,用实干和奉献诠释使命和担当。

推广适用养殖技术

“猪舍高,空间大,猪舍空气质量会好。反之则容易出现空气污浊,引发猪的呼吸道病。”10月14日,樊家英来到咸丰县彭家沟村进行技术指导,从猪进栏圈之前的大小分群、猪圈密度到后续不同阶段如何喂养,给养殖人员进行详细指导,推进硒都黑猪传统养殖试点项目落实。

樊家英深知,先进技术是推动畜牧业发展的关键。她不辞辛劳地奔波于全州各个养殖场、养殖户家中,传授最新的畜禽养殖技术、疫病防控知识、科学管理方法。

“从畜禽饲料选择搭配到饲养环境改善,从畜禽常见疫病预防措施到突发疫情应急处理,事无巨细,她都一一传授。”利川市柏杨坝镇雷家坪村怀山牧业养殖场负责人刘怀山说,樊家英每年都来养殖场,通过现场技术培训等方式,传授科学养殖方法,帮助养殖户提高养殖效益。

她积极参加各种科普活动,常年深入基层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多次被聘为省农技“110”服务人员,省、州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服务人员。她还被州专业合作社联合会聘为农业技术专家,被州畜牧兽医部门聘为畜牧产业链专家服务团成员,为全州畜牧产业链建设提供畜牧技术服务。

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对乡村振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樊家英积极引导养殖户发展特色养殖、生态养殖,帮助养殖户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户增收、农业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她参与我州100余个示范场(基地)建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得到农业农村部、省畜牧兽医局及州委、州政府的肯定。

摸清畜禽资源家底

2021年,全国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展开。樊家英是湖北省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专家组成员,也是州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及首席技术负责人。

此次普查工作技术要求高、历时长、涉及面广,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长远的基础性工作,事关全州打好种业翻身仗、推进种业振兴,樊家英深知责任重大。

为摸清全州畜禽种质资源家底,为全州科学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提供可靠依据,樊家英和团队及时制订普查方案,积极争取资金,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做好区域内畜禽普查工作。

从筹备方案、动员、技术培训到上报信息审核、现场复核入户;从进行系统调查,现场生产性能、屠宰生产指标测定,到每个品种随机选出60头进行现场抽血,统一进行基因检测,再到后期组织精液采集、制作冻精进行保种等工作,樊家英都一一参与。

“最难的是恩施山地水牛普查,60头牛我们找了近一年。”以往恩施水牛多作为犁田牛使用,如今很少有农户用牛犁田。由于水牛养殖量大大减少,现场调查工作开展困难,樊家英和团队不得不在全州各村漫山遍野寻找。

3年来,她和团队不畏严寒酷暑,克服人员少、区域大、数量多等困难,走遍全州2000多个村,累计行程5万多公里,共确认搜集畜禽19个畜种、63个品种,蜂资源1个蜂品种。

同时,重点查清了恩施黑猪(湖川山地猪)、恩施黄牛(巫陵牛)、景阳鸡、恩施麻鸭、恩施山地水牛、利川马等6个本地畜禽品种资源和华中中蜂的群体数量及分布情况。新发现并经国家认定来凤酉水鸡新资源1个,新品种(配套系)1个。

带队制定行业标准

9月22日,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地理标志产品恩施黄牛肉》《地理标志产品恩施黑猪肉》等地方标准的公告。在这两项标准的背后,是樊家英带领团队夜以继日辛劳工作的结果。

恩施黄牛和恩施黑猪作为恩施本地特有品种,是省级重点地方保护品种,已有上千年养殖历史,被收入湖北省家畜家禽品种名录。因为恩施山区环境的独特性,恩施黄牛和恩施黑猪品种纯洁性良好,肉质鲜嫩可口,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打造地理标志品牌,对提升产品品质,推动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有着积极作用。”樊家英说。

以往,恩施黄牛肉和恩施黑猪肉的行业标准在企业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不便。为方便企业使用,樊家英决定对恩施黄牛肉和恩施黑猪肉行业标准进行修改并立项。在收到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立项确定后,樊家英带领团队进行编制说明、初稿撰写、意见征求及修改、送审,反复进行了10余次。

“为了规范化生产,首先,需要有配套标准,按照标准生产,才能进行恩施黑猪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定;其次,品牌打造必须规范生产,依标依规生产出来的产品才有保障。”樊家英说,制定和实施行业标准,可以规范市场行为,防止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在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同时,保护恩施特色畜禽产业的发展。

THE END
1.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信息服务平台12月17-19日,四川肉羊创新团队牛羊疫病及人兽共患病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彝区肉羊良种繁育与示范推广和肉羊主要疫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三个岗位携手合作,针对凉山州美姑县某养殖场因腹泻及呼吸道疾病引发大量羊只死亡的紧急情况,迅速展开诊断与治疗工作,并成功制定并实施了一套有效的防治技术方案,及时为养殖场止损,http://www.scnycxtd.com/cdfmzj_nky/f/main/detials?type=2&id=c01af018-1b99-47c6-8a3e-b4eea388b241
2.巴彦淖尔市畜牧业服务中心开展“万名专家人才服务基层”活动为切实落实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和巴彦淖尔市委组织部布署的万名专家人才服务基层行动,2021年11月11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巴彦淖尔市畜牧业服务中心和巴彦淖尔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技术专家共同组成服务团队在杭锦后旗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 高明老师为杭锦后旗现代农牧业奶业振兴产业园内牧场的场长及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了主题http://m.northnews.cn/snsm/2021/1112/2045494.html
3.凝聚人才力量筑牢振兴之基——人社部专家服务基层示范团“高层次本次活动是今年人社部批复的全国60个专家服务基层示范团之一,也是唯一一场走进民族边疆地区的专题服务示范活动。活动立足金平县域高层次人才智力资源匮乏,优势沿边区位和丰富要素资源无法有效转化为发展胜势的瓶颈桎梏,特别是农业大而不强、医疗卫生基础薄弱等实际情况,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https://www.chinapostdoctor.org.cn/article?inid=f37767c1-5d6c-437b-ae9c-0fb569d37806&catname=%E5%9B%BE%E7%89%87%E6%96%B0%E9%97%BB
4.天祝:集聚专家智慧服务农业发展——人社部特培专家团服务基层为全力推进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特培专家服务活动,充分发挥特培专家服务团在农牧和乡村振兴工作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持续加强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近日,人社部在天祝县开展特培专家团服务“天祝县畜牧业发展与高原病防治”科技培训活动。 来自朝阳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藏学研https://www.ntv.cn/zxhArticle.shtml?id=337208
5.“专家智汇泉城·助力乡村振兴”省级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启动9月20日,“专家智汇泉城·助力乡村振兴”省级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启动仪式在济南举行,15位一流专家齐聚济南,为推动济南市乡村振兴把脉问诊、传经送宝,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 活动邀请了15名农业领域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长期扎根产业一线的杰出专家,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深入各乡村振兴专家服http://www.lhwww.cn/ms/50390.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