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聚焦畜牧业竞争力,我们需要做什么?

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畜产品安全稳定供应,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夯实国家食物安全基础的切实要求,是提高农牧民增产增收能力、满足城乡居民动物营养需求的强力支点,更是缓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实现路径。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2023》)农业产业竞争力分析进一步聚焦畜牧业,基于农业强国内涵要求构建畜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深入讨论。

《报告2023》发现,中国畜牧业综合竞争力指数在135个国家中排名第5位(美国排名第1位),总体较强。具体品种来看,蛋禽产业竞争力指数在108个国家中排名第1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生猪、肉羊和肉禽产业竞争力指数分别在112个、108个、109个国家中排名第6位、第5位和第7位,处于世界相对较高水平;肉牛和奶业竞争力指数分别在124个、132个国家中排名第34位和第42位,竞争力相对较弱。

立足新发展阶段,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保压力加大、疫病防控严峻、关键要素对外依赖度高、国际市场竞争不强等突出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大国博弈、贸易摩擦、地缘政治风险、重大自然灾害、动植物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频现等问题,提升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我们需要做什么?

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当前,中国畜牧业在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领域尚有显著的提升潜力。具体而言,2021年,中国的生猪与肉鸡出栏率仅达到美国同期水平的86%与35%,同时,在饲料转化率方面,中国的料肉比分别是美国的1.1倍和1.3~1.4倍;此外,生猪的生产成本也高达美国同期的1.7~1.9倍。另一方面,德国对每公顷土地上的畜禽饲养量有着严格的规定,如牛9头、羊18只、猪15头、鸡3000只、鸭450只,这反映了畜牧业发展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之间的平衡。

提升抗风险能力

当前,中国畜牧业正面临多重复杂风险。首先,在畜禽种源方面,中国主要畜禽核心种源中有近25%需依赖进口,特别是白羽肉鸡领域,自主培育品种仅占15%,显示出种源自主可控的紧迫性。其次,价格波动也是一大挑战。相较于美国活猪价格波动较大但猪肉价格相对平稳的情况,中国活猪和猪肉价格均呈现出剧烈波动,这对市场稳定和畜牧业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再者,疫病冲击构成了另一大风险。近十年来,中国动物疫病合计发生次数高达11.9万次,远高于美国的2220次。特别是非洲猪瘟疫情,导致中国生猪存栏量在2019年9月同比下降了41.1%,2020年猪肉产量也较正常年份(2017年)下降了近25%。

为了全面提升中国畜牧业的抗风险能力,未来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突破卡脖子品种培育的难题,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畜禽种源的自主可控水平;二是要强化加工与储备环节的“蓄水池”功能,通过调节市场供需关系,有效平抑价格波动带来的市场影响;三是要在动物疫苗接种与疫情扑杀两方面协同发力,构建完善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严格防范外来动物疫病的冲击。

提高饲草料的供给能力

当前,中国在饲草料供给领域正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这直接关系到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2022年中国对大豆的进口依赖程度高达82%的,而这些大豆的92%源自美国和巴西,显示出高度的进口集中度。同样,玉米作为重要的饲料作物,其进口依赖率也达到了7%,并且这些玉米几乎全部(98%)依赖美国和乌克兰的供应。此外,苜蓿商品草作为优质的牧草资源,其进口依赖率也接近30%,其中78%的苜蓿干草更是直接来自美国,这进一步加剧了饲草料供给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降低国际贸易风险

为了有效降低国际贸易风险,中国未来应采取以下策略:一方面,适度增加肉类进口,不仅可以进一步丰富国内肉类市场供应,优化肉类产品结构,而且还可以通过替代部分国内生产的肉类,减少对这些肉类生产所需的饲料粮的依赖。另一方面,积极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畜牧业企业,并强化其在海外多元市场的布局,通过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拓展海外市场,建立稳定的国际贸易关系,以分散国际贸易风险,为中国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THE END
1.未来畜牧业的挑战与机遇:聚焦产业变革的关键领域二、畜牧业的科技革新与智能化发展 近年来,科技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智能化养殖、精准饲养管理等技术正在逐步推广。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畜牧业可以实现饲养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成本。例如,智能养殖系统可以根据动物的生长状况和环境因素进行自动调整,确保最佳https://blog.csdn.net/JiYan_xiaohei/article/details/141463938
2.未来展望中国牛羊养殖网在全球农业中的角色当前,中国牛羊养殖网已经形成了庞大规模,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生态环境问题、疫病防控难度增大、饲料成本压力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优化来提升效率、保证安全,是当前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数字化转型与智能管理 数字技术对于提升畜牧业效率具有不可估量作用。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手段,不https://www.xtssu.cn/xue-shu-huo-dong/648543.html
3.我国畜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通用8篇)畜牧业作为农业基础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水平的高低,它是一个国家国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的畜牧业生产占农业生产比重在50%以上,如美国占50.1%,英国占59.8%,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如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占农业比重在70%以上。而我国畜牧业产值只占农业产值的35%左右,发https://www.360wenmi.com/f/file8fab7945.html
4.互联网+农牧业的互联网养牛前景如何互联网行业正在快速发展,与生活越来越密切,像互联网+交通的滴滴,ofo;互联网+餐饮的美团外卖,饿了么以及互联网养殖类的全民养牛APP。 以前的互联网只是一个外在工具,当今互联网已经变成了核心引擎,推动整个社会的创新。 互联网+畜牧业,能不能给畜牧业带来变化?能不能成为打破发展瓶颈的一种手段?评论员分析“互联网https://www.yoojia.com/ask/17-11821842430824903284.html
5.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未来畜牧之路何去何从未来畜牧行业将更加注重生态友好性,以循环利用原材料实现资源节约,同时减少污染排放。通过采用生物气候工程技术,有助于提高能效并促进碳排放减少,而这正符合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中的“碳中和”目标要求。 **智能技术融合应用增强` 互联网、大数据及云计算等新兴科技正在改变整个畜牧工业界景观,其中包括精准扶贫、小微企业服务https://www.kbtob.com/nong-ye-zong-he/557615.html
6.中国养殖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未来畜牧之路何去何从一、养殖业的重要性与现状 在全球农业生产中,养殖业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它不仅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饮食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产业。在中国,养殖业更是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的一个主要途径。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资源消耗以及https://www.msv8oom8y.cn/nong-ye-zi-xun/237593.html
7.中国养殖业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从传统到现代化的转型路径一、引言 养殖业作为农业生产体系中的一部分,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化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养殖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旨在分析中国养殖业的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以及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 二、当前中国养殖业现状 1https://www.cjan6a6c.cn/ke-yan-xiang-mu/442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