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19日消息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近年来,由于牲畜养殖量逐渐增大,我国草场退化比较严重,与此同时,畜牧产品的同质化情况也比较严重,我国畜牧业发展存在着瓶颈。
不过,估计不少朋友现在也能够感觉到,畜牧业在眼下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从自然环境来看,随着畜牧业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对草原的利用严重超出了草原所能承受的负荷,这也反过来加剧了草原的沙化、荒漠化和盐碱化。
另一方面,由于国家标准、行业规范越来越细致,畜牧业的发展有了明确的规范,但是这也带来一个副作用,那就是畜牧业产品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这就导致畜牧业出现了同质化的问题。同样的产品,同样的标准,虽然总体竞争力提升了,但是具体到各家各户,反而是压力增加了。
除此之外,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养殖业的成本在不断提升,而降低成本则需要提升规模,随着市场体系逐渐完善,利润还有可能进一步调整,而各方面价格更加透明,这对于传统畜牧业来说是很不利的。
那有没有另辟蹊径的办法呢?有观点就认为,互联网+畜牧,可以解决眼下的问题。具体怎样结合呢?
首先,兽医整合平台。兽医资源在养殖业或者农牧行业是比较紧缺的,如果通过搭建一个平台整合全国的兽医资源服务养殖户或者牧民,自然很有潜力,其实现在,已经有了这样的平台,如果能打通“互联网+问诊+产品”这个产业链条,前景就很值得期待。
接下来,在线教育。对于养殖户或者牧民们来说,养殖技术需要不断提高,但是这类的专业教育平台就很少。由于交通等条件的限制,养殖户没法专门到课堂里学习,利用信息技术,把课堂放在农民的手机上、电脑上,自然也是一个好选择。
此外,物联网与大数据结合越是个好点子。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市场也更加复杂,如何管理,如何决策,就需要更多地专业支持。而大数据的长项则刚好是处理这一类问题。所以这两者结合,就有可能产生出非常好的效果。
从这些地方来发力,则是从单纯的规模扩张走向技术提升的重要一步,有了这些层面的支撑,现在在畜牧业里遇到的发展瓶颈,就有机会找到更有效,更新颖的突破方式。
正所谓:
畜牧发展有瓶颈,扩展眼界转思路。“互联网加”来嫁接,提升产业成熟度。
近年来,由于牲畜养殖量逐渐增大,我国草场退化比较严重,与此同时,畜牧产品的同质化情况也比较严重,我国畜牧业发展存在着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