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抓好政策引领。在全面落实崇左市“牛十条”措施的基础上,持续加大扶持养牛产业力度,出台《龙州县加快“百千万”户养牛产业发展助力兴边富民行动实施方案》、龙州“牛八条”措施等政策文件,从牛棚、设备、饲料加工等方面给予养牛补贴,增强农户养牛信心。二是抓好资金投入。充分利用衔接资金、粤桂帮扶资金、中国人寿资金,整合社会资源加大养牛产业投入力度,2023年以来落实补贴资金680万元,落实农业保险承保肉牛2768头、保险额度3321.60万元,在崇左市率先推广养牛贷款整乡(镇)整村(社区)授信服务模式,统筹资金为农户提供贷款贴息、保险补助59.24万元。三是抓好技术服务。依托甘牛公司、中禾恒瑞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加强与广西大学、广西水牛研究所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合作,建立“龙头企业+科研院所+本土专家”技术服务团队,分片划区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服务,让农户会养牛、养好牛。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奶水牛养殖管护技术培训13期,奶水牛养殖农户受益500多户。
围绕“种、养、加、销”一体化,抓实三产融合发展,形成“秸秆—养牛—制肥”“奶水牛养殖—挤奶加工—乳制品精深加工”全产业链。一是做强秸秆饲料链。立足龙州甘蔗、玉米秸秆资源丰富优势,大力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采取“合作社+农户”“合作社+秸秆经纪人+农户”“合作社+基地”等秸秆收储模式,实现秸秆收储加工市场化运营。目前全县已培育规模较大的专业收储主体4家,年收储可达20万吨。二是做大挤奶加工链。依托甘牛数字化奶水牛示范园、龙北万头奶水牛及乳业加工等重大项目,建设现代化奶水牛挤奶加工产业园。目前甘牛公司已配备先进挤奶设备,能满足每天2000头奶水牛挤奶要求,预计2024年底前可实现1000头挤奶规模,日产奶量约10吨。同时借助粤桂协作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动炼乳、酸奶等奶制品下游产业落地加工。三是做优有机肥料链。依托建设一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有机肥加工项目,建立牛粪回收机制,对各养牛小区、家庭农场产生的牛粪,统一由企业签订协议回购,制成有机肥料后可在甘蔗地还田以及销往市场,实现秸秆养牛“过腹还田”。目前全县牛粪污资源化利用年产有机肥约4万吨,制肥企业年销售额约36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