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生猪生产情况交流20240617会议要点1西南地区生猪生产情况· 西南地区生猪生产主要看四川,四川的监测指标如... 

·西南地区生猪生产主要看四川,四川的监测指标如能繁母猪、死猪、育肥猪等数据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持续性,是生猪生产的风向标。

·2023年1月到2024年4月,能繁母猪存栏从4347万头减少到3986万头,去化幅度为8.72%。

·5月份能繁母猪环比增加10万头,表明产能去化已停止。

2、生猪产能去化情况

·西南地区的产能去化主要集中在中小规模养殖场,去化幅度为10%到15%。

·大型规模场的去化幅度较小,约为9%到10%。

·小散户的去化幅度较小,约为6%到7%。

3、融资环境

·去年下半年,银行对生猪养殖的贷款额非常少,主要原因是猪价低迷和养殖场高负债、信用瑕疵。

·今年上半年,随着猪价回升,银行对生猪养殖的贷款意愿明显增加,融资环境改善。

4、二次育肥情况

·二次育肥和压栏更多是一种情绪推动,根本原因是猪少了。

·目前二次育肥的参与者比例在5%到10%,未来可能增加到20%到25%。

5、疫情情况

·今年的疫情强度和持续性比去年更严重,特别是6月初疫情情况明显上升。

·非洲猪瘟疫情对仔猪和母猪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在去年10月份的疫情中,仔猪受损严重。

6、养殖成本

·上市企业如神龙的养殖成本约为14.2元/公斤,西南地区规模养殖场的养殖成本约为7.5元/公斤。

7、保险和无害化处理数据

·保险和无害化处理数据反映了疫情的真实情况,特别是在母猪和仔猪的理赔数据上。

Q&A

Q:今年到目前为止,西南地区的生猪生产情况如何?特别是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这些地方有没有什么不同之处?

A:西南地区的生猪生产情况主要看四川。四川的监测指标,如能繁母猪、死猪、育肥猪、中大猪等数据,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持续性,起到风向标的作用。总体来看,从2023年1月到2024年4月,生猪存栏量从4347万头减少到3986万头,去化幅度为8.72%。五月份的能繁母猪数据环比为正,增加了10万头,表明产能去化已经停止。

Q:西南地区的产能去化情况如何?未来的产能预期如何?不同规模的养殖户目前的态度是怎样的?

A:西南地区的产能去化已经停止,五月份是一个拐点。去化的主力是中小规模养殖场,而散户和集团养殖场的去化程度较低。去年下半年开始,银行和金融体系对生猪养殖的扶持政策加大,但实际贷款额非常少,主要原因是去年猪价持续低迷,许多中大规模养殖场处于高负债状态,面临崩溃边缘。

Q:西南地区生猪生产的未来趋势如何?

A:西南地区,特别是四川的能繁母猪波动量在六月初明显减少,五月份可能是产能去化的拐点。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持续分析西南地区的重要数据,尽管数据保密性要求较高,但内部分析表明,未来生猪生产将趋于稳定。

Q:中等规模的养殖场在融资方面遇到了哪些困难?

A:中等规模的养殖场普遍存在高负债和信用瑕疵的问题。比如,有一个年出栏2000头的养殖场,曾试图通过银行贷款来满足其一两百万的融资需求,但由于其信用记录中涉及外部诈骗,银行拒绝了贷款申请。最终,这个养殖场只能通过非常规手段来融资,如借助担保公司或农业担保,但这些方式也非常困难。

Q:中小规模养殖场在去化过程中表现如何?

Q:如何定义中大规模场和小散户的标准?

A:中大规模场一般指年出栏500头至2000头的养殖场,而小散户则是年出栏500头以下的养殖场。

Q:不同规模养殖场的去化幅度是多少?

A:根据测算,年出栏500头至2000头的中等规模养殖场的去化幅度大约在10%至15%。大型规模养殖场(年出栏超过5000头)的去化幅度约为9%至10%,受疫情等被动因素影响的情况除外。小散户(年出栏100头以下)的去化幅度较小,大约在6%至8%。这些小散户在猪价低时可能会停止养殖,待价格回升后再进行补栏。

Q:不同类型的养殖企业未来的产能态度和节奏是怎样的?

Q:今年猪价上涨后,腰部养殖场的融资环境是否有明显改善?

A:今年上半年,养殖场的融资环境确实有了明显改善。去年和今年上半年,银行对养殖户的贷款态度较为谨慎,特别是对高负债或有逾期记录的养殖户更是不愿意贷款。然而,从四月底到五月份,情况发生了迅速变化。现在银行主动找我们推荐经营稳定的养殖户进行贷款,甚至在研究土地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的项目。这种融资环境的改善非常迅速和明显。

Q:目前西南地区二次育肥的情况如何?有多少养殖户已经开始进行二次育肥?

A:二次育肥的情况主要受到猪价上涨的影响,但我认为二次育肥和压栏更多的是一种情绪的推动。根本原因在于猪的数量减少。去年十月份,西南地区爆发了一波疫情,受冲击最大的就是仔猪,导致仔猪数量大幅减少。根据我们从保险公司和无害化处理公司获取的数据,去年年底仔猪受损严重,特别是散户的仔猪几乎收不到了。因此,今年的猪肉价格预计会保持高位。至于二次育肥,目前参与者有,但观望者更多,主要受到疫病和天气因素的影响。

Q:重庆的气候对二次育肥有何影响?与2022年相比,目前二次育肥的情况如何?

A:重庆的气候今年较为凉爽,这对二次育肥有一定的正面影响,因为夏天养大猪本身较为困难。与2022年相比,2023年的行情整体较为低迷,而2022年和2024年的猪价启动原因不同。2022年的猪价上涨主要是由于产能减少,而2024年的猪价上涨更多是由于仔猪数量减少引起的生猪价格共振。

Q:今年生猪和仔猪价格的走势情况如何?

A:今年的价格走势非常有趣,开始时仔猪价格非常高,而生猪价格一直在底部徘徊。通常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仔猪价格带动生猪价格共振向上;另一种是仔猪价格持续高位,但生猪价格因需求端影响上不来,最终导致仔猪价格也下跌。今年的情况是仔猪价格带动生猪价格共振向上。五月中下旬开始有一些压栏压力,特别是仔猪价格突破行业盈亏平衡线后。养殖户普遍认为当前价格波动不会导致亏损,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因此更容易引起局部的抗压情绪,推动价格上涨。四月份价格一度很高,但随后有所回调,养殖户表示并不担心,因为他们已经在回血,不急于出售仔猪或生猪。现阶段价格在高位僵持,一旦突破9.5元或10元的节点,价格可能会进一步上涨。预计三季度可能是一个转折点,如果价格在七八月份突破,十月份的猪价可以期待更高的水平;如果价格盘整或转弱,今年的高点可能不会太高。

Q:目前西南地区参与二次育肥的养殖户比例是多少?未来还有多大的提升潜力?

A:目前西南地区参与二次育肥的养殖户比例在5%到10%之间。未来随着价格上涨和疫病风险降低,二次育肥的比例可能会增加。我认为这一比例最高可以达到20%到25%。尽管如此,我对这一产业持保守态度,因为去年有太多腰部企业和规模养殖场倒闭破产的情况。

Q:西南地区的非洲猪瘟疫情目前情况如何?其他常规疫病的爆发情况又是怎样的?

A:根据我们的数据,西南地区的非洲猪瘟疫情今年较去年更为严重。从保险公司理赔和无害化处理厂的数据来看,今年的疫情强度和持续性都比去年更高。具体数据表明,从6月5日开始,疫情情况直线上升,且今年的波峰比去年提前了半个月。此外,今年的疫情高峰在6月5日就已出现,而去年是在6月19日左右。虽然目前的疫情强度和烈度较去年更为严重,但其持续性和顶峰情况仍需进一步观察。至于其他常规疫病,基层防控较为有效,特别是对于仔猪和肥猪的普通疫病,控制情况较好。

Q:这一轮西南地区的非洲猪瘟(非瘟)与去年相比有什么显著差别?

A:今年的非瘟与去年有本质区别。去年价格一直很低,导致猪的流转和非常规运转几乎很低,疫情爆发主要是季节性原因或天气原因。今年由于价格上升,猪场内部和外部的流转增多,增加了疫情传播的风险和防控难度。

Q:今年西南地区的非瘟在传播特点和影响方面与去年相比有什么变化?

A:今年西南地区的非瘟没有发现病毒变异的情况,仍能通过常规手段如拔牙进行治疗。去年6月5日的疫情影响因子为200,今年同期约为320。去年6月20日疫情达到顶峰时影响因子约为450,今年的具体数据还需进一步观察。

Q:西南地区的生猪养殖在面对普通病和疫病时的情况如何?

A:在西南地区,普通病一般不会导致生猪死亡,但会影响生猪的养殖质量,导致其卖不上高价。疫病防控较为严峻,特别是代养企业,如果防控不好,生猪出栏时可能会有斑点或其他病痕,影响售价甚至导致亏损。

Q:今年西南地区的天气情况如何?对生猪生产有哪些影响?

Q:从保险数据和无害化处理数据显示,今年6月到8月上市的猪和去年同期相比会减少多少?

A:具体数据我没有详细计算,但去年年底的疫情导致散户手里的子猪减少了80%到85%。今年上半年仔猪价格高位,印证了去年年底的发现。以四川为例,仔猪价格在650到680元之间,有些优质仔猪甚至能卖到720元一头。这表明仔猪市场仍然存在较大的盈利空间。

Q:西南地区的生猪产能比例和散户养殖的占比情况如何?

A:我们通过农业部的数据了解到,西南地区的规模化养殖场数量接近8万个。四川和重庆是主要的代表区域,四川的规模化程度较高,大约在30%到35%左右,而重庆的比例大约是33%。总体来看,西南地区的规模化养殖场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Q:西南地区的养殖成本情况如何?未来的降本空间如何?

Q:如何看待养殖成本的计算和行业内的成本差异?

Q:重庆和四川交界区域的散户仔猪去化率是多少?这个区域有代表性吗?

A:重庆和四川交界区域的散户仔猪去化率在80%到85%之间。虽然这个区域的体量不是特别大,但由于其疫情传播的灵敏性和持续性,该区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四川的猪价对整个西南地区有影响,因此该交界区域的情况可以反映更广泛的市场动态。

Q:除了散户,规模场和集团厂的仔猪去化程度如何?

A:规模场和集团厂的仔猪去化程度大约在10%到15%左右。这些数据主要通过保险和外部数据得出,反映了非正常死亡率和整体去化情况。

Q:为什么散养户的仔猪去化率更高?

A:散养户的仔猪去化率更高主要有几个原因:首先,去年猪价低迷,许多散养户对养殖失去信心,减少了饲料和预防措施的投入。其次,保险理赔机制也影响了散养户的行为。例如,母猪理赔为2000元一头,肥猪为1000元一头。在低价情况下,散养户可能更倾向于通过保险理赔,而不是继续投入饲料和医疗成本。

Q:保险理赔对养殖户行为有何影响?

A:保险理赔对养殖户行为有显著影响。例如,在34月份理赔过程中,发现许多母猪并非因病死亡,而是因饥饿死亡。由于母猪的市场价格低于保险理赔金额,养殖户更倾向于通过保险理赔来减少损失。此外,有些养殖户在发现猪有问题时,会立即投保,然后在猪死亡后申请理赔。这种行为在基层非常普遍,影响了整体去化数据的准确性。

Q:保险数据和外部数据结合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A:将保险数据和外部数据结合研究,可以相互印证,发现疫情、养殖情绪和产能端的许多问题。这种综合研究方法能提供更全面和准确的市场动态,帮助更好地理解和预测行业趋势。

THE END
1.养殖面积规模多大属于大型养殖?大型养殖场的标准是什么?养殖面积、规模多大属于大型养殖?大型养殖场的标准是什么? 为方便畜牧业行业统计,我们划定规模养殖标准为:生猪年出栏500头以上、蛋鸡年存栏2000只以上、肉鸡年出栏10000只以上、奶牛年存栏100头以上、肉牛年出栏50头以上,肉羊年出栏100只以上。没有按照养殖场面积来划定规模养殖标准,也没有大型养殖的量化标准。https://www.jingyuan.gov.cn/zfxxgk/zc/zczxwdk/xnyncj/art/2024/art_4968611361d64ee2bc5dfc56a920f90d.html
2.规模养殖户的界定标准规模养殖户的界定标准? 律师分析: 1,养殖场占地至少在10亩以上,圈舍建筑面积占全场总建筑面积的70-80%.2,原则上执行《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认定管理办法》中的标准化平面布局图.3,根据动物防疫要求合理布局场地和建筑物.生活区,管理区,生 查看全文 段坦律师 执业11年 资质认证 2023-07-31 规模化养殖标准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2148568372141190828.html
3.规模化养殖的标准?【问题】规模化养殖的标准? 【答案】 规模化养殖是指从事猪、牛、鸡、鸭等家禽的养户,且规模分别大于50头牛、500头猪、5000羽鸡、鸭等的禽畜养殖场。 根据《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第二条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规模标准根据畜牧业发展状况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要求确定。 https://www.dongao.com/scjy/wenda_sj/202304234207190.shtml
4.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四川省畜禽规模场强制免疫“先打后补(三)补助畜禽养殖户规模标准 生猪养殖场:年出栏量500头以上; 奶牛养殖场:年存栏量100头以上; 肉牛养殖场:年出栏量50头以上; 羊养殖场:年出栏量200只以上; 家禽养殖场:年存栏量20000只以上; 农业农村部制定规模标准的,按其规定执行。 (四)补助要求 http://law.foodmate.net/show-229216.html
5.农民养牛规模化的标准是多少农民养牛规模化的标准是30头以上,各地规定略有不同。对于个体养殖户养殖规模在30头以上的,每头牛补贴50元。对于个体养殖户养殖规模在50头以上的,每头牛补贴100元。对于个体养殖户养殖规模在100头以上的,每头牛补贴200元。对于个体养殖户养殖规模在200头以上的,每头牛最高可获得当地政府补贴500元。 法律依据 《https://m.64365.com/tuwen/aaavj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