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农牧水产行业几家欢喜几家愁。卤味市场回暖,周黑鸭、绝味食品等多家上市公司业绩止跌回升。华英农业历经多年终摘帽,开启肉鸭与羽绒并行时代。新疆等地养殖的“内陆海鲜”走红。养猪企业持续磨底,互不挖人公约展现低谷期人才重要性;正邦科技遭到前期过度扩张反噬,即将重整被双胞胎集团纳入麾下;正大股份综合猪业行情和监管收紧等情况,考虑撤回上市申请。
与此同时,养殖行业的多项政策陆续出台。首个关于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指导性意见进一步挖掘我国水产养殖潜力。新修订的畜牧法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保供稳价制度、草原畜牧业管理等加以完善。推进牛蛙养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对“一刀切”禁养牛蛙的不合理情况进行修正。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海当天,我国宣布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保护国内消费者健康,确保进口食品安全。
1.8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意见》
【事件】
2023年6月,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中国海警局8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意见》,围绕深远海养殖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出全产业链全环节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重点任务。这是我国首个关于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指导性意见,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规范和支持深远海养殖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
【点评】
陆域与近海养殖空间趋紧的情况下,水产养殖发展的潜力主要在深远海。发展深远海养殖有利于增加优质水产品供给,加快海水养殖现代化升级,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2.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施行
新畜牧法明确国家建立健全现代畜禽养殖体系,鼓励和扶持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和智能化养殖,促进种养结合和农牧循环、绿色发展,有助于我国畜牧业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
3.日本核污水排海,中国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
2023年8月24日,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海,中国海关总署发布公告,为全面防范日本福岛核污水排海对食品安全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风险,保护中国消费者健康,确保进口食品安全,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市场监管总局次日表示,部署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严禁食品生产经营者采购、使用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加工食品、制作餐食或进行销售(含网络销售)。
4.“内陆海鲜”走红
“内陆海鲜”走红,离不开我国地大物博的自然优势,也离不开农业水产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内陆海鲜”不仅丰富了国民餐桌,也为解决我国盐碱地治理难题、助力乡村振兴、推动经济发展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5.四家龙头养猪企业因《互不挖人公约》被约谈
从抢人到招人再到留人,《互不挖人公约》事件映射出养猪行业激烈的人才争夺现状。不过对企业来说,想把人才留住,光靠约束竞争对手是不够的,更多还是要提升自身对人才的吸引力。
6.正邦科技重整获批
昔日江西“猪老大”正邦科技向“猪老二”双胞胎集团低头,根源在于几年前猪价高位时过度扩张,这也为其他上市公司敲响警钟,做决策前应科学理性研判。
7.正大股份撤回上市申请
作为全球农牧龙头正大集团的中国业务分支,正大股份IPO规模巨大,IPO政策收紧和猪价行情走低使业内企业融资难度加大,撤回上市申请不失是一种理性之举。
8.“肉鸭第一股”华英农业摘帽
2023年6月7日,“肉鸭第一股”华英农业撤销其他风险警示,证券简称由“ST华英”变更为“华英农业”,股票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由5%变更为10%,摘掉戴了两年的“ST帽子”。此前的2021年,华英农业因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控股股东占用资金等,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及其他风险警示,股票“披星戴帽”。在经历重整、股权转让、实控人及管理层更迭等变化,华英农业在2022年摘星、2023年6月摘帽,同时明确成为“世界鸭王”和“世界羽王”双目标。
华英农业的新生有重整的助力,也离不开持续专注主业,加大研发投入和品牌建设使得盈利能力改善。新实控人许水均的入局让华英农业从单一肉鸭布局,变成了肉鸭和羽绒两条腿走路,也在一定程度上平抑养殖高风险。
9.周黑鸭、绝味食品业绩提升,卤味市场回暖
伴随消费市场回暖,上市卤味企业一改2022年的下跌颓势,在2023年交出利润增长成绩单。以2023年半年报为例,绝味食品实现净利润2.42亿元,同比增长145.55%。周黑鸭实现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增长453.64%,成为增速最快的卤味企业。紫燕食品也在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1.80亿元,同比增长55.11%。
10.“一刀切”式禁养牛蛙被纠正
2023年8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推进牛蛙养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表示牛蛙是我国重要水产养殖物种,各地要着力推进牛蛙绿色健康养殖,引导牛蛙产业实现苗种、饲料、养殖、流通等各环节规范发展。要积极推动纠正“一刀切”禁养牛蛙的不合理政策,切实加强牛蛙养殖尾水治理指导和质量安全监管。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牛蛙经济”,延伸培育养殖、加工、流通、餐饮等全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一批牛蛙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
通知的发布有望改善牛蛙养殖尾水污染治理不到位,违禁药物检出率偏高,随意停养、强拆甚至“一刀切”禁养牛蛙等情况,推进牛蛙养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