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点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和古人类化石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包容性等特性。

一、知识呈现

(一)旧石器时代

1.概念:距今约300万年—1万年,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文化遗存: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

3.社会生活: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元谋人和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

(二)新石器时代

1.概念: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从距今约1万年前开始,以打磨结合的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我国原始农业出现,开始饲养家畜,早期先民走向定居。

2.生活特征:

使用陶器;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使用磨制石器;修建村落;开始定居生活,生活稳定。

3.典型代表

(三)从母系到父系

1.生产力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2.出现社会贫富分化和不平等,氏族间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四)原始社会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1.农业和畜牧业工具

石、木、蚌(耒耜)——青铜器农具(数量少)

2.手工业工具

纺织业:山顶洞人骨针(缝制兽皮);新石器时代陶纺(纺线)。

陶瓷业:泥条盘筑法;新石器时代坯车制坯。

(五)原始社会的居住形式——村落民居

村落主要指大的聚落或多个聚落形成的群体,即人口集中分布的区域。

(六)原始社会的交通建设

1.陆路交通运输

(1)原始人在自然界中打猎、捕鱼、采集食物,其习惯性的足迹就形成了“路”。

(2)人类定居,以住地为中心的交通进一步发展,但运输依赖天然的道路与河流。

(3)轮子:由滑动到滚动的飞跃。

(4)马的驯化:黄河流域。

2.水路交通运输

(1)古人最初借助树干等物体漂浮于水上,后来、把类似物品捆在一起,制成筏。

(2)进入新石器时代,人类刳木为舟,制造了原始的船。

(3)为了增大载重量和改善航行性能,人们开始在筏和独木舟的四周加装木板,同时对舟体采取连接、堵漏和捻缝等措施,木板船逐渐被发明出来。

二、知识巩固

1.近年来,在章丘焦庄、桓台李寨、广饶五村等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墓葬中均有玉石制品出土,常见制品有镞、璇玑、三角形器、环、璧等,大致可分为工具和装饰品两类,且多为贵族穿着和祭祀用器。学者研究认定其制品工序一般为:选材→成坯→琢制成形→局部加工(如穿孔等)。据此推知,该地区当时()。

A.区域联系趋于频繁B.玉石文化已初步显现

C.阶级对立日益严重D.手工业农业开始分离

2.考古学家严文明教授把中华文明的起源称为“重瓣花朵”格局,中原是花心,周边的文化中心是里圈花瓣,再外围的文化中心是外圈花瓣,构成“重瓣花朵”格局。这一理论反映出中华文明()。

A.起源于旱地农业文化区B.主体集中分布于长江流域

C.发展呈现多元一体格局D.己形成精耕细作农业模式

3.在良渚文化分布的范围内,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祭祀遗址及玉器,其中雕刻有神人兽面纹图像的玉琮是最重要的玉礼器。从祭祀遗迹、雕刻有“神像”的玉器的广泛分布来看,原始宗教在良渚文化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宗教神权的存在有助于良渚文明()。

A.适应地理环境的巨大变迁B.维护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C.维持社会内部的和谐稳定D.扩大中原地区的耕地面积

4.大汶口遗址的墓葬中普遍盛行随葬獐牙的习俗,葬式以仰身直肢葬为主,有的还随葬猪头、猪骨以象征财富。大汶口晚期的墓葬中随葬的精美工艺品和日常器物多达百余件,有的墓却一无所有。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社会分工十分鲜明B.国家形态初具规模

C.多元一体格局形成D.阶级分化已经出现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93年,在龙虬庄遗址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从遗址原生态小河边,集到一片泥质黑陶盆沿口残片,经碳十四测定,该陶片距今约4000年左右,是“在中国首次发现,仅此一块”的“国宝级陶片”,其陶文拓片已收入《中国上古书法史》。

1996年,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饶宗颐在《东南文化》杂志上率先发表题《谈高邮龙虬庄陶片的刻画图文》一文称,此片符号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四字,第一字未明,第二字为“年”字,第三字可释“朱”字,第四可释“尤”字,“朱尤”即“祝尤”;另一组绘有四只动物,似怪兽虫鱼之类。并指出,该陶片可视为“古代祝尤巫术之写照”,亦可“看作揭示图文并茂的古代记录之一例,足见它的重要性”。

1998年,西北大学古文字学家周晓陆在《东南文化》杂志上以题为《生命的颂歌——关于释读龙虬陶文的一封信》称“龙虬庄陶文极其重要”,“关系到文化起源”,是中国“草书之一”、“最初的汉字艺术品之一”。

2004年,全国众多媒体纷纷刊载、转载新闻记者采访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庄天明时报道,称“从江苏省高邮市龙虬庄出土的陶文,比甲骨文年代久远上千年,该陶文很有可能是甲骨文的起源”。

(1)根据材料,简要说明龙虬庄遗址黑陶盆残片考古发现的史料价值。

(2)时至今日,社会各界对龙虬庄陶片刻画符号及其含义,仍未作出明晰而统一的定论。如果继续研究,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墓葬中均有玉石制品出土,……大致可分为工具和装饰品两类,且多为贵族穿着和祭祀用器。”可知,大汶口时期的遗址中发现了丰富的玉石类陪葬品,这说明该地区已经出现了玉石文化,B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区域联系趋于频繁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阶级关系日益严重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农业和手工业分离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

3.【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原始宗教在良渚文化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且结合该时期特征分析可知,良渚文化时期已经出现贫富分化与不平等,氏族首领通过雕刻有“神像”的礼器以及祭祀等活动来神化王权,从而达到稳定社会巩固统治的目的,C项正确;宗教神权属于意识形态的内容,不会对良渚文明适应地理环境的巨大变迁产生作用,排除A项;仅仅良渚文明不能体现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排除B项;宗教神权与耕地面积的扩大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4.【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大汶口遗址的墓葬中普遍盛行随葬獐牙的习俗,葬式以仰身直肢葬为主,有的还随葬猪头、猪骨以象征财富。大汶口晚期的墓葬中随葬的精美工艺品和日常器物多达百余件,有的墓却一无所有。”可知此时墓葬已经出现了贫富差异,即阶级分化已经出现,D项正确;社会分工是超越一个经济单位的社会范围的生产分工,包括社会生产分为农业、工业等部门的一般分工;以及把这些大的部门再分为重工业、轻工业、种植业、畜牧业等产业或行业的特殊分工,材料未涉及社会分工的内容,排除A项;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古代早期国家形态的形成与初步发展阶段,新石器时代大约一万年前,排除B项;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的显著特征,既体现了充分尊重“多元”,坚持平等和谐,又凸显了高度认同“一体”,不断同心聚力,材料未涉及,排除C项。故选D项。

5.【参考答案】

(1)陶文是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的实物史料;陶文拓片是研究上古书法的重要史料;拓片是研究古代祭祀文化的实物史料;陶文拓片是研究汉字起源的重要史料;

(2)与同时代其他上古遗址的刻画符号进行对比分析;与龙虬庄遗址的其他发现做综合分析陶片刻画符号的含义。

THE END
1.2023年畜牧兽医法规复习题及答案内容提示: 畜牧兽医法规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三类动物疫病旳是( ) A、猪细小病毒病 B、猪丹毒 C、猪副伤寒 D、猪肺疫 2、国务院颁布旳《兽药管理条例》属于( )。 A、行政法律 B、行政法规 C、行政规章 D、行政条例 3、1985 年和 1990 年我国畜牧业生产中先后跃居世界第一位旳是( )https://www.doc88.com/p-70980404327827.html
2.畜牧兽医科学:畜牧生产学必看题库知识点(考试必看)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畜牧、兽医科学》题库 手机用户可保存上方二维码到手机中,在微信扫一扫中右上角选择“从相册选取二维码”即可。题库试看结束后微信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打包下载完整版《畜牧、兽医科学:畜牧生产学》题库,分栏..http://www.91exam.org/exam/87-4549/4549890.html
3.畜牧兽医考试题(精选10篇)篇6:畜牧兽医专业技能测试试题答案 1、从家畜骨骼中指认出寰椎、任一胸椎、任一腰椎。(20) 答:能正确选出寰椎(6 分)、胸椎(7)和腰椎(7)。 2、从家畜髋骨中分别说出组成髋骨的各骨名称、位置。(30) 答:髋骨由髂骨、耻骨和坐骨三部分组成(2)。髂骨构成盆腔的前测壁(2 分);包括髂骨翼和髂骨体两部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4g5pl1g0.html
4.动物检疫试题及答案8篇(全文)动物检疫试题及答案 第2篇 1动物检疫按照国家法规对各种动物及其产品进行的疫病检查。通过动物检疫,对可疑或已证实的疫病对象实行强制隔离,或作出适当处理,目的是防止动物传染病的传播,保障畜牧业生产和人民健康。 2国境检疫又称进出境检疫、口岸检疫。包括进境检疫、出境检疫、过境检疫、携带及邮寄检疫和运输工具检疫。https://www.99xueshu.com/w/filemy1qq1ch.html
5.综合基础知识:经济常识能力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上综合基础知识:经济常识能力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上 一、政治经济学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19世纪中叶创立的,这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有其客观必然性。 第一,18世纪末19世纪中叶,英、法、德等国的产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https://m.51test.net/show/1231733/
6.2014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前必做试题(4)公务员2014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前必做试题(4) 查看汇总:2014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前必做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代号填写在答题纸上,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http://3g.exam8.com/a/3062290
7.三基综合试题及答案家畜临床诊断答案:B 2. 牛发生创伤性网胃腹膜炎时,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 )。 A. 腹泻 B. 便秘 C. 腹痛不安 D. 食欲亢进 答案:C 3. 犬细小病毒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 A. 呼吸道传播 B. 消化道传播 C. 接触传播 D. 血液传播 答案:B 4. 猪瘟的诊断主要依据是( )。 A. 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B. 病毒分离鉴https://wenku.baidu.com/view/c54b65bcb6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18.html
8.公共基础知识/综合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题及答案汇总—甘肃事业单位老师推荐: 2024年甘肃事业单位招聘易考宝典软件 2024年甘肃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络辅导课程 2024年甘肃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辅导用书 2024年甘肃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易考套餐 相关推荐: 2024年甘肃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综合基础知识)考前冲刺试题及答案汇总https://www.etest8.com/shiyedanwei/gansu/moni/11567506.html
9.初级经济师试题通题库提供初级经济师考试试题、初级经济师考试真题、初级经济师考试题库等,提供在线做题刷题,在线模拟考试,助你考试轻松过关。1.关于生产力 与生产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力的发展和变革生产力一定要适合生产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2/0622/17/64894449_1037021300.shtml
10.河南2024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每日一练(4.17)河南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提醒您注意事业单位考试试题积累,本文提供内容:河南2024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每日一练(4.17)。一键加入2022河南事业单位各地区交流群,了解各地招聘信息。 1.某农户可以发展种植业,也可以发展畜牧业,最终他选择了发展种植业,那么他的选择是放弃: http://he.zgsydw.com/ziliao/20240417/34170_1.html
11.2024年乡镇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每日一练(6.25)3.在农耕文明的中国古代,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更是中原王朝抵御周边尤其是来自西北的外来侵袭的战略物资,而在畜牧业中,尤以养___为重。 A.马 B.牛 C.羊 D.驼 3.【答案】A。解析:题干中提到“中原抵御周边侵袭的战略物资”,且古人打仗需要马。故本题答案为A。https://m.offcn.com/xiangzhen/2024/0628/35487.html
12.试题下载考考公务员网试题下载频道试题下载栏目提供: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大纲讲解,考核精要,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历年真题,考点与要点归纳等辅导资料https://www.kkgwy.com/zl/
13.历史期中考试总结集合15篇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给学生背诵练习的时间,针对性的检查检测和辅导 第二:结合中考题型和最新试题加强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做题的训练力度,并尽可能给学生改出分数,随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同时结合试题传授学生做题的方法和技巧。 历史期中考试总结3 https://www.unjs.com/fanwenku/415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