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闭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审议了包含畜牧法修订草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修订草案等法律草案。
部分修改内容截图
1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首次审议畜牧法修订草案。此次畜牧法修订草案有哪些看点?对国鸡养殖企业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看点一:加强畜禽屠宰管理守好公共卫生安全防线
在本次的修订草案中,增加畜禽屠宰一章,并对畜禽屠宰的行业发展规划、企业条件要求、质量安全管理和风险监测制度、无害化处理及补助等作出规定。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表示,“畜禽屠宰是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关键环节。”此次草案加强了畜禽屠宰管理,有利于强化动物疫病防控能力,通过统一标准化管理提升畜禽产品质量。
比如,近年来生鲜上市政策正如火如荼地推行,相比以往的活禽运输、现杀现卖,运鲜肉能让动物疫病传播风险大为下降,因此在畜禽屠宰加工等下游环节进行调整优化就显得很有必要。
另外,公共卫生安全也是本次草案修订的重点。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搞养殖是个费心费力的脏累活,尤其是当前种养结合水平低,“种的不养、养的不种”的结构问题较为突出。
为了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强化主体责任,修订草案明确:畜禽养殖者应当保证畜禽粪污处理利用设施的正常运转,保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或者达标排放,防止污染环境。
看点二:支持畜禽种业自主创新
我国家禽种类丰富多样,但由于长期不重视品种资源的保护、再加上本土品种的生产性能较低(相比于引进品种而已),导致不少本地特有品种数量减少甚至灭绝。
因此最新草案规定,国家鼓励支持畜禽种业自主创新,加强良种技术攻关,扶持创新型企业发展;支持列入畜禽遗传保护名录的品种开发利用,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同时取消畜禽品种、配套系中间试验的行政审批和专门从事家畜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繁殖工作的职业资格许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有关种畜品种选育的修改部分
看点三:保障有效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畜禽产品消费需求
生猪、肉鸡等畜禽产品生产和供应是关乎群众生活、物价稳定、农民增收的大事。当前,生猪、肉鸡的养殖成本不断攀升,但是价格却在下滑走低,特别是鸡价,至今已持续23个月处于低迷状态,这说明防范畜禽生产大幅波动的长效机制有待完善,稳产保供压力仍然存在。
长期低迷的土鸡价格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家洋在作修订草案说明时指出,为促进畜牧业稳定发展和畜禽产品市场平稳运行,维护养殖者和消费者利益,提升畜禽产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修订草案完善畜禽产品保供稳价措施。
根据修订草案,措施包括:国家建立统一的畜禽生产和畜禽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制度,逐步完善畜禽产品储备调节机制,利用畜禽产品进出口、期货等市场调节方式,促进市场供需平衡和畜牧业健康发展;国家鼓励畜禽主销区与主产区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等。
此外,修订草案还规范了畜禽养殖禁养区域划定,明确禁养区域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划定。因划定禁养区域关闭或者搬迁畜禽养殖场的,应当予以公平、合理补偿并支持异地重建。
“用立法的方式规范畜禽养殖禁养区域划定,保护、创造美好生活环境的同时,兼顾养殖户利益,有利于稳定畜禽生产,防止生产和市场价格大起大落。”朱增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