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鹭片区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凤阳街道中大纺织布匹商圈,包括康乐、鹭江两条城中村。在该片区仅有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聚集了逾万家制衣小工厂、小作坊,吸纳了超过10万务工者就业。这些制衣厂大多采用“日结零工+小单快返”生产模式,每天都有庞大的招用工人流在康乐中约南新街附近聚集,自发形成了“招工一条街”。这种无序站街招工的现象,对城市公共秩序及周边居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有关单位进行了多次的专项整治,但此痼疾仍难以根除。规范制衣行业用工行为,实现供需双方规范有序的对接匹配势在必行。
基建铺展筑桥梁招工暖心聚力量
作为招工广场第三方运营机构负责人,邱绿娜代表顶着骄阳酷暑,与她的团队多次前往建设工地,参与招工广场的功能规划与布局设计。服务区、休息区、供需对接区、订单对接区、信息发布、警务医疗室……甚至进场人流疏导、场内安保、保洁,每一个细节,邱绿娜代表都亲自过问,一点一滴的,将她设想中的招工广场从蓝图变为现实。
招工广场自2023年8月31日正式运营,场内集供需对接、信息发布、政策宣传、技能提升、争议调解等服务功能于一体,每日能为1万多名的制衣业者提供招工对接服务,最高日进场人次达到4.3万。招工广场建成后,康鹭片区内的招工对接环境得到极大优化,原来秩序混乱、险象环生的招工秩序明显改善,获得周边群众的高度认可。
心系民生显真情力行惠民守初心
2024年2月4日上午8时,在“让爱送你回家”活动中,康鹭片区的近百名湖北籍务工人员坐上了开往武汉、荆州、监利的三辆公益爱心大巴,踏上了温暖回家路。这是邱绿娜代表和她的团队用心用情服务康鹭务工者的其中一个剪影。
邱绿娜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基层一线,了解制衣厂老板和务工者的现状诉求,不断聚焦片区需求,调整优化招工广场的服务方向。针对片区综合改造和产业升级的发展趋势,以及制衣行业淡旺季变化导致用工需求下行等情形,招工广场举办了花都区重点企业专场招聘会,逐步将制衣业用工匹配的基础服务向异业招聘、订单对接等进阶服务延伸,保障片区内务工者充分就业。
与此同时,招工广场还以“惠民”“解纷”为两大重点,为异地务工者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成为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和谐力量。比如,招工广场专门设置了调解室,协助来访群众调解用工、商事、家事等矛盾争议,避免矛盾问题无人管,争取做到“小事不出门,矛盾问题不出厂”。
邱绿娜代表和她的团队调研走访了片区内多家制衣工厂,组建“和谐劳动关系使者”队伍,引导企业依法用工。2023年12月,康鹭招工广场被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为创新打造和谐劳动关系培育基地。
招工广场还举办“国庆中秋游园”、“您的意见我在听”、社区医院义诊、“让爱送你回家”等一系列暖心活动,并开展技能培训、就业指导、法律咨询等惠民服务,有效提升了异地务工人员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您的意见我在听”公益活动
“让爱送你回家”返乡活动
聆听民心汇民智助力城区焕新生
2023年5月以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陆世泽多次深入康鹭片区网格,实地了解康鹭新招工广场运行情况,对招工广场运营实效予以肯定,建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建设新载体、引入新力量,继续稳就业、优服务、促发展。人大凤阳街道工委也多次组织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到康鹭片区调研,了解招工广场建设运营情况,当面听取商圈企业、制衣业经营者和务工人员的意见建议。
海珠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陆世泽实地了解康鹭片区综合改造与就业保障等情况
人大凤阳街道工委组织市、区两级人大代表进康鹭片区听取制衣厂经营者、务工人员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