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威海烟台发展现代农业的调研报告

山东威海、烟台发展现代农业的调研报告

——发展现代农业的四个关键问题

农业部调研组江文胜李凤云梁希震赵兴灿陈磊孙一恒

近期,笔者赴山东威海荣成市、乳山市和烟台牟平区、蓬莱市,调研现代农业发展有关情况。总的看,当前农业资源禀赋和要素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只要找准突破口,因势利导、积极推动,传统农业就一定能够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变。

一、加快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关键在于推进农业机械化,突破口是实现农机与农艺相结合

面对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近年来两市积极发展现代矮砧集约栽培模式。这种栽培模式具有矮砧大苗、宽行密植、起垄栽培、设立支架等特点,便于机械化喷药、自动化灌溉,实现了农机农艺融合、水肥一体化,而且树冠内部光照充足,果实色泽、品质更好,优质果率高。笔者在荣成市华峰果品合作社看到,新果园株和株之间更密集,行和行之间更宽敞,行宽达3.5米,树形挺立。合作社负责人讲,传统乔化栽培模式,五六年才结果;矮砧集约栽培模式当年即可开花结果,三四年即可进入盛果期,而且省工省力;以前果园郁闭,只能人工打药,每人每天最多能打10亩地,现在果园行距宽,可以用机器打药,每人每天至少能打100亩地,打药效率提高10倍以上。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劳动力已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现阶段推进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于推进农业机械化,突破口在于农机农艺相结合。综观农业各业,凡是农机农艺结合得好,农业机械化程度就高。原来一些农机农艺结合得不好的,通过改进栽培模式,机械化水平也能得到提高。比如,我国玉米品种达100多个,种植行距从20-150cm不等,种植模式多达几十种,玉米机收多年得不到提高,这两年推广玉米60cm等行距统一种植技术,玉米机收水平不断提高。但一些产业农机农艺结合得还不好,比如棉花采摘、油菜收获、甘蔗收割等机械化多年来进展缓慢,这既有农机研发滞后的原因,也有作物品种多样化、生产标准化程度低等因素。

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要从农机和农艺两个方面入手,抓紧建立农机与农艺联合研发的工作机制。一方面,要在遵循当地耕作栽培制度的前提下,以农艺定农机,研制适应当地生产特点的农业机械;另一方面,农艺栽培制度也应考虑实现农机作业的可能性及机械的局限性,以农机定农艺,改进农艺栽培模式,引导农民统一品种、播期、行距、行向等,促进农艺与农机相结合。对于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作物,建议全国研究制定统一的耕作标准;对于一些地方特色品种,由各地自行制定标准。一旦农机农艺相结合取得突破性进展,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步伐将大大提速。

二、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根本在于强化地方政府责任,重中之重是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烟台、威海两市地处东部沿海地区,农业外向型水平高,农产品大多出口日本、韩国。两市均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将其列入县乡政府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监管,构建了从生产到加工到销售的全程监管制度体系。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并不是一道无解的难题,破解这道难题,关键是要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正所谓,“老大难、老大难,老大一抓就不难”。乳山市委书记高书良、市长隋建波给笔者讲,乳山市是国家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市委市政府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一把手工程,每年投入400多万元,建立了从生产到销售的全程监管体系。两市的实践表明,只要地方党政领导特别是县市主要领导真正重视,把责任落实下去,使地方政府与生产者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利益关联方、责任连带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就一定能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实事求是地讲,农产品生产环节多、链条长,从田头到餐桌,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导致农产品出现质量安全问题。从政府角度看,既没有人力、也没有财力、更没有精力对每个环节都加强监管,而是要突出重点环节、把好关键节点,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质量可追溯。

调研中笔者发现,地方对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更感兴趣、更有热情,扶持力度往往也会大一些;但对农产品初级加工、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扶持力度相对小一点。其实,农产品精深加工与农产品初级加工各有优势,精深加工产业链条长、附加值高、带动力强,初级加工有利于农产品储藏保鲜、实现优质优价,精深加工和初级加工是一个链条的两端,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分工不同。发展现代农业,既需要大量搞精深加工的大型企业,更需要众多搞初级加工的中小企业、甚至小微企业,两者不能偏颇。一般来讲,精深加工企业大都有强大的工商资本做后盾支撑,具备良好的造血功能,政府部门主要是在用地、税收等方面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支持与农户建立双赢的利益联结机制;而初级加工特别是田头初级加工,经营者往往是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他们实力一般比较弱,兴办冷链、储藏、包装等需要大量资金,政府应在资金、信贷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让农户直接在初级加工环节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四、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既能富裕农民、又能美化乡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着力点是整合好农村资源,把一产业做成三产业

威海、烟台充分利用当地山海相拥的丰富自然资源,大力推进休闲农业发展,建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休闲农业基地。蓬莱市刘家沟镇马家沟村利用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资源,依托国家项目资金,积极吸引社会投资,实施山水林田路改造、农业综合开发、生态农业建设、高效节水、矮砧苹果园改造等,促进农业生产功能与休闲功能有机结合,打造了一条别具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条,从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变成了2013年中国10个最有魅力休闲乡村之一。荣成市西霞口村是全国著名的小康村,这两年把旅游业和现代养殖业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休闲垂钓等渔家乐,进一步丰富了旅游资源,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目前,两市共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742个,从业人数4万多人,年接待游客量超过470万人次。休闲农业类型多种多样,有的依托农业产业优势,集采摘、餐饮、垂钓、观光于一体;有的以当地特有的农业自然资源吸引游客;有的在苹果、樱桃、梨等果树开花和产品上市季节,吸引游客休闲采摘。这种把休闲旅游农业与新农村建设一起规划、一起布局的做法,不仅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也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了美丽乡村。

THE END
1.刷屏了!520,山东!今天人民日报等央媒12个整版巡礼!山东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山东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总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千亿斤以上。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培育,着力培育烟台苹果、寿光蔬菜、胶东半岛渔业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如今在“蔬菜之乡”寿光市,平均一分钟就有8000多公斤蔬菜销往海内外。 https://www.jnnews.tv/guanzhu/p/7720-07/22/815373.html
2.山东烟台: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高质量发展地方资讯2020年以来,山东省烟台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高质量发展,着力完善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全力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各项重点任务落实,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大振兴,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书写“向往的生活”。 47.2万亩老龄果园升级 山东烟台作为全国现代苹果发源地和主产区,长期在果业发展上发挥着示范引http://www.agricoop.net/mobile/news/show.php?itemid=2006
3.烟台市财政局烟台市农业农村局烟台市乡村振兴局烟台市人力已进入法宝V6 法宝V5已停止运营,已为您升级V6权限如您仍想使用法宝V5,可以联系客服选购本地版。 联系客服 开启V6之旅 已开启安全支付 购买产品: 单篇文件 文件名称: 烟台市财政局、烟台市农业农村局、烟台市乡村振兴局、烟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烟台市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绩效评价及考核办法》https://pkulaw.com/lar/3f55d08df5155a74820f453bce7245d9bdfb.html
4.2017年半月谈第3期半月谈2017第3期文章汇总面对这些新情况、新挑战,中央一号文件坚持问题导向,调整工作重心,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新的历史时期农业农村工作主线,抓住了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牛鼻子。 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增加有效供给。当前我国农产品供给大路货多,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的要求不相适应。从供给侧的角度看,就必须http://www.sdgwy.org/html/slzl/qt/201708/80_37924.html
5.烟台发布莱阳:重塑新优势,点燃突破发展主引擎纷纷响应,全市预制菜产业上下游全产业链建设全面铺开,龙大美食投资5.6亿元的调理品和低温肉制品工厂、春雪食品投资2.46亿元的鸡肉调理品工厂、永和投资1亿元的预制菜工厂等一批大项目梯次推进,三川食品、顺德盛食品、鲁海食品、圃丰食品等一批预制菜、果品深加工项目加快上马,全市食品企业掀起再升级、再创业的发展热潮https://www.hubpd.com/hubpd/rss/zaker/index.html?contentId=1441151880760184082
6.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0第25期(总期25期)在线培训课程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有关部署,坚持市场导向、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瞄准设施种植绿色高效发展的机械化需求,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全面提升设施种植机械化水平,支持设施种植高质量发展。https://www.zzqyj.net/?list_89/1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