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枝江MAP农场获丰收中化农业打造“智慧农业”新模式

枝江市市委书记刘丰雷参与收获马铃薯

真正把小农户集约到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中

2017年11月13日上午,中化农业与湖北枝江市携手推进的MAP示范农场项目启动。MAP(ModernAgriculturePlatform)即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中化农业MAP农场分为全程和半程托管两种模式。全程托管即从种到卖全部托管,半程托管则为农民自主选择需要的服务类型。无论选哪个模式,土地使用权仍归农户。

当地七个村村民将3700亩土地托管给中化农业来管理,种植马铃薯、高蛋白玉米、双低油菜等,彻底改变传统种植模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枝江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

经过了半年的生长,2018年5月4日MAP示范农场第一季的马铃薯迎来了大丰收。中化农业的工作人员和百里洲镇的村民一起在田间地头忙的热火朝天。

“这一季虽然还没完成统计,但是产量很可观。”农户陈凤莲告诉记者,中化农业种植的苗齐、种子好、沟渠开的好、管理也很科学。“但是托管以前可不是这个样子,用老方法种地产量很低。”陈凤莲一家以前种过棉花、梅子,每年除去开支的收割费、肥料投资等,一亩地只能赚到不足两百元。而在销售环节,陈凤莲也表示经常遇到销售困难,找不到合适的买家。“现在中化连销售问题都帮我们解决了,我会很放心地把土地托管给中化。”

对于此次马铃薯的大丰收,中化农业推行的MAP战略功不可没。中化农业总裁覃衡德认为这是真正地把小农户集约到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中。这种模式带给农民的增收空间非常大,因此老百姓从质疑、观望态度转变成了如今的主动支持、主动融入。

“2017年年底开展MAP示范农场工作初期非常困难,将当时百姓的4千多亩土地集中在一起就需要花很大工夫。但今天迎来这么大的丰收,最重要的是老百姓更加愿意主动融入到现代农业的模式里面,它意义胜过这次丰收的产量。

村民驾驶机器翻收马铃薯

高科技助力MAP农场

这次马铃薯的丰收,并不是一帆风顺。

2017年MAP示范农场遇到了极寒天气。一旦发生冻害现象,按照村民往年自行种植的方式,就会导致很多庄稼冻死。对此,中化农业提前派出一支专家团队对土壤做了勘察。覃衡德表示,为了避免冻害的问题,专家团队不仅勘探了土壤,同时勘察了百里洲镇过去30年的气象,预测到了会有发生暴雨冻害的可能性,因此根据分析提前做出了整套种植方案。

中化农业总农艺师赵伏伟向记者解释,为了防止马铃薯冻害,我们的应对方式首先是起高垄,垄台大约在30公分左右。其次为了起到保温作用,采用了地膜覆盖的方法,并且在地膜覆盖之后又在上面附了一层土。“在极寒天气到来时,我们发现土壤上面的冰块正好离种植的薯块还有一公分的距离,足以保护马铃薯受到冻害。因此马铃薯苗安然渡过了整个冬天。

“这就是现代农业科技带来的独特种植理念。”覃衡德表示,如果按照过去农民的传统方法,今年的土豆很可能颗粒无收。所以这也要求我们要按照科学的方法来制定种植方案,不仅需要了解土壤环境、气候环境,也要发挥“智慧农业”的科技优势。

作为枝江市MAP战略的的亲历者、见证者,同时也是参与者、践行者。覃衡德对“智慧农业”、“绿色发展”给枝江带来的变化有切身感受,为了保护枝江市百里洲镇肥沃的土壤和优美的环境,覃衡德团队尝试了很多方法。“为了保护马铃薯基地的蚯蚓,完全用种植方法来控草,彻底放弃了除草剂;目前选用的地膜全部是可降解的,一年降解80%,两年就可以完全降解;用肥方面实施的是水肥一体化,即最小限度用肥,这样不仅减少对土壤的污染,也保护了地下水的水质。诸如此类的科学方法还有很多,不仅保护了百里洲镇的土地,也践行了绿色发展理念。”

中化农业在枝江百里洲镇的践行全方位地展示了绿色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同时中化农业也得到了枝江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通过村社合一把小农户全部融入进来。“我们如今真正地做到了带领百姓一起增收致富。同时我认为这个模式在全国也都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村民收获马铃薯

MAP战略直击农业痛点

目前,中化农业MAP战略线下的具体实施途径为“MAP技术服务中心”+“MAP示范农场/示范园”。一是MAP示范农场项目,即在枝江市百里洲镇选取规模化连片土地作为MAP示范农场。在整个农业产业链的整合过程中,MAP农场以现代农业种植应用技术为核心,由中化农业提供农业种植全方位解决方案及种肥药产品包,以及农机、气象、金融、农产品销售等综合服务,提升种植管理水平,实现粮食优质优价。

二是MAP技术服务中心项目。中化农业依托MAP农场建设一个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对农场进行全方位管理,重点开展包括选种、配肥、植保、农机展示、检测服务、农民培训、智慧农业平台,以及粮食烘干仓储、农业金融服务、农用柴油供应在内的“7+3”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为MAP农场运营提供支撑。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也是对外服务的窗口,为周边合作社、种植大户及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及生产服务,并吸纳更多合作单位加入MAP农场实施土地托管。

枝江市委市政府也敏锐的发现了这种模式的优势,坚定地支持中化农业开展工作。

“中化农业全要素、全流程的托管模式实现了农民‘种地不下地,种田不下田,离地不失地’。”对于选择中化农业的原因,枝江市市委书记刘丰雷表示,中化农业有有优质的种植品种、强大的技术团队,包括上百位农业科学家,还有优质的种植管养团队。另外还有适合的方案解决当地农业种植过程中小散慢、规模不够、技术不够、模式不新的问题。

无论是种植的方式,还是经营模式,我们认为都是目前在农业现代化方面最先进的。真正做到了生态、绿色、可持续的发展。刘丰雷表示,“枝江市也通过实行村委会和合作社一体化,把农民有机地组织起来,然后再加上中化的新技术、新模式的嫁接,从而探索出了枝江现代农业的新模式。”

5月4日上午,中化农业枝江MAP示范农场迎来马铃薯丰收日。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百里洲镇刘巷村的村民纷纷来到马铃薯基地,一起收获刚刚翻出的马铃薯。

THE END
1.财经分析农业产业链发展痛点多制种行业迎来发展良机中信建投期货养殖业分析师魏鑫认为,未来农业发展的着力点应在产业化、附加值两方面。“推动农业产业化,提高耕地的合理利用率,是我们提升产出的来源;增加农业产业附加值,实现农业产业多样化、区域特色化发展是产业化的内生动力。” “产业链整体能力提升的痛点在于资金投入和政策自由度上。”魏鑫表示,然而,农业产业是高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112302231749062.html
2.农业行业痛点分析.pptx农业行业痛点分析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ERA目录CONTENTS农业技术落后农业投入成本高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农业政策支持不足农业环境问题突出农业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BIG DATA EMPOWERS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04799330.html
3.发展智慧农业的痛点智慧农业存在的痛点发展智慧农业的痛点 尽管国家出台政策推动智慧农业,但中国农村仍面临土地分散、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和农作物溢价低等问题。农田分散导致无法规模化经营,年轻人外流使得技术应用缺乏人才,而农作物收益低限制了智慧农业设备的投入。农村缺乏产业支持和龙头企业的引领,智慧农业在农村的实施面临重重困难。https://blog.csdn.net/anwei20000/article/details/115463407
4.中化MAP战略落地:帮规模种植户种好地卖好粮这是中化农业(全称中化集团农业事业部)为顾玉军建设的MAP示范农场。MAP(英文Modern Agriculture Platform) 是中化农业整合全产业链资源打造的平台,为规模化农场提供农业种植全方位解决方案及种肥药产品包,以及农机、气象、金融、农产品销售等综合服务,解决农民最大的两个痛点:如何种好、如何卖好。 http://www.nzdb.com.cn/qy/178965.jhtml
5.农产品销售痛点解析:信息不对称渠道不通畅利润不对称农业领域缺乏统一的供需信息来源,农产品生产和销售仍处于无序状态。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关农产品滞销的新闻报道。 2、渠道不畅通 农民的痛点也集中在渠道上。俗话说:“会买的人不一定会卖”。在收购商与农户的市场博弈中,后者无疑处于劣势,因此往往被收购商主导。 https://m.bjhwtx.com/h-nd-351343.html
6.2022年度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目录研究内容:针对易燃易爆危险环境中,人工巡检劳动强度高、巡检手段有限、不能及时发现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效率低且有一定的危险性的行业痛点,研究激光雷达导航技术、三维地图构建、自主路径规划及自主避障技术、深度学习的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多传感器融合气体泄漏监测技术,研发以 5G 网络部署为基础的适用于危险爆炸性环境的巡http://www.kt180.com/html/sxs/9889.html
7.2023年农业机械行业分析报告3.5.3水稻插秧机需求类型分析 3.5.4水稻插秧机市场竞争格局 3.5.5水稻插秧机产品升级方向分析 四、农业机械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4.1农业机械行业发展痛点 4.2农业机械行业发展趋势 4.3农业机械行业发展前景 图表目录 图表1 农业生产各环节所用主要机械 图表2 2023-2024年各地农机作业补贴标准 https://m.nongji360.com/view/12/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