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农业发展趋势(精选5篇)

新常态下的农业发展在理念上有了变化,发展中比较注重人本化的推广,其中尤其重视以人为本培养大批懂技术及善于经营管理的新型农业生产和经营者;对于农业发展推广思想理念的多元化推广方面比较重视,对于围绕着建设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体系层面比较重视[1]。

2新常态下农业发展趋势性变化

3结语

通过对新常态下农业发展趋势性变化的研究,能够对实际农业发展的理论深化有促进作用,为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理论基础。希望通过此次的理论研究,有助于农业的发展。

作者:陈家友单位:建始县农业局

参考文献

[1]张红宇.把握新常态下农业发展的趋势性变化[J].农业知识(瓜果菜),2015(14):1.

[2]张志栋.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饲料粮市场供需形势分析与展望[J].业,2017(2):13-15.

[3]简真瑜.把握新常态下农村流通的六个变化[J].决策导刊,2015(6):10-12.

关键词:国家补贴;黑龙江省;第4季温带大豆;玉米;种植效益

中图分类号:F323.7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70533153

黑龙江省地处我国东北,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之一,农作物以大豆、玉米等为主,产量较高。近些年来,为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水平,国家针对农业提出了补贴政策。在国家补贴的影响下,黑龙江省第4季温带大豆玉米种植效益比较趋势发生了变化。

1国家农业补贴政策

长期以来,我国对农业的发展问题一直处于资金支持力度不足的状态,导致农业发展进程缓慢的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村经济的进步,也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对国家农业领域的长远进步十分不利[1]。国家农业补贴政策的提出,表明了政府对这一问题重视程度的提高。国家农业补贴政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补贴范围的普遍性,即补贴全面针对农作物的生产与流通环节展开;补贴方式以价格为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2]。

2国家补贴下黑龙江省第四季温带大豆玉米种植效益之比较

国家补贴下黑龙江省第4季温带大豆玉米补贴标准比较。根据黑龙江省2015年度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要求,黑龙江省大豆补贴标饰130.87元/667m2,相比2014年的补贴标准60.5元/667m2,高出1倍多,与玉米补贴标准基本持平,表明了国家对以大豆为代表的粮食安全问题重视程度的提高[3]。

国家补贴下黑龙江省第4季温带大豆玉米种植效益比较。受国家补贴政策的影响,黑龙江省第4季温带大豆玉米种植效益的比较趋势必定出现相应的变化。对两者之间种植效益趋势变化情况的分析,需要考虑玉米与大豆的种植成本、2种农作物在国家补贴下的收益2种情况。

国家补贴下黑龙江省第4季温带大豆种植效益。根据有关部门对2015年黑龙江省大豆收购价格的基本保持在3600元/t左右,换算发现,大豆收购价格基本为3.6元/kg。考虑黑龙江省近些年来大豆种植的平均产量,可将产量定位在150kg/667m2。在产量与价格下,大豆毛收入可达540元/667m2,综合国家对大豆的补贴,130.87元/667m2,可算出,大豆毛收入可达670.87元/667m2。

国家补贴下玉米种植效益。据有关部门统计,2015年,黑龙江省玉米收购价格在1.6元/kg左右。考虑黑龙江省近些年来玉米种植的平均产量,可将产量定位在500kg/667m2。在产量与价格下,玉米毛收入可达800元/667m2。

大豆与玉米种植效益对比。综合国家补贴下黑龙江省第4季温带大豆与玉米的种植效益可以发现,大豆毛收入可达670.87元/667m2,玉米毛收入为800元/667m2,观察毛收入情况,玉米相对于大豆而言,其经济效益较高。但考虑到玉米种植成本相对较高,大豆与玉米的经济效益情况基本能够达到持平的状态,甚至有可能出现大豆经济效益超过玉米的情况。

3国家补贴下黑龙江省农业发展趋势

根据对国家补贴下黑龙江省第4季温带大豆玉米种植效益的比较分析可发现,受政策影响,大豆的种植优势逐渐体现,未来几年内,如国家针对黑龙江省农作物补贴政策不发生变化,省内大豆种植面积有可能增加,玉米种植面积会逐渐减少。

国家应根据市场以及国家农业发展的需求,从补贴以及农作物价格的角度入手,适当调整补贴政策,以此使黑龙江省大豆与玉米产量能够保持在相对平稳的状态,从宏观调控的角度出发,使不同农作物的种植情况更加适应国家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手段。

4结束语

国家补贴政策下,大豆补贴标准上升,大豆种植效益存在增加的趋势,甚至有超过玉米种植效益的趋势。受上述情况影响,大豆种植者收入相对前些年比必定有所增加。为进一步提高农业发展动力,平衡种种农作物种植状态,国家应从政策的角度出发,从调整补贴价格入手,使各农业物能够充分满足国家与市场的需求,在促进农业长远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与人民生活水平,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

[1]唐庆春,吕凤明.2012年黑龙江省大豆市场行情分析及后市展望[J].农业展望,2013(02):12-14,20.

[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节水灌溉技术

前言

1我国农田水利灌溉技术中的缺陷

1.1技术和设备落后

1.2缺乏对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的重视

2农田水利建设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力度,为了提升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喷微节能灌溉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节约水资源同配水过程实现了结合,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综合传统农业灌溉技术与新技术也是至关重要的。

2.1喷微节能灌溉技术

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能源浪费现象严重,对环境以及生态造成了破坏,这种现象不利于我国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提出了节约能源的战略目标,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节约水资源。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农业灌溉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水资源,从这一角度出发加大水资源节约力度,积极构建农田水利工程至关重要,喷微节能灌溉技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并得到广泛应用的[3]。该技术具有自动化和机械化水平强的特点,在灌溉过程中,针对大面积农田可以有效应用自带喷头,而工作人员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操作便能够完成工作,由此可见,在对该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节能的目的。

2.2将节约水资源同配水过程相结合

2.3综合传统农业灌溉技术与新技术

结束语

[1]姜波.新时期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4(3):37-37.

[2]黄少江.浅析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趋势[J].民营科技,2014(12):210.

关键词:北方欠发达地区农村农业特征趋势

1北方欠发达地区农村农业发展的特征

(1)农产品供求总量紧平衡,部分品种呈现结构性短缺

目前我国的农产品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北方欠发达地区部分位于农牧业交错带上,自然条件相对来说比较差,增收比较缓慢。部分农产品在品种结构上的短缺主要表现在优质农产品的短缺,由于现在经常发生一些食品安全的事件使得越来越多消费者对安全优质的农产品需求增加。

(2)农业生产成本持续走高,各类费用全面上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价也在不断的上涨,所以农村农业的成本也在持续的走高中,增加了北方欠发达地区农村农业发展的整体投入费用。

(3)农村劳动力有限剩余,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

我国农村人口的整体基数比较大,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体人数与其他国家比还是很多。但是,随着外出务工的农村人口越来越多,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了城市,农村劳动力里青壮年劳动力以及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劳动力比重大幅下降,导致农村的青年劳动力短缺,特别是在农忙季节这个问题很突出。

(4)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水平落后

农村基础设施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对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有深远的影响。近些年来,我给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在北方农业欠发达地区,与不断发展农民人活水平以及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相比,还是比较落后的。在部分的山区,落后的基础设施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在技术发展水平上,北方欠发达地区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进步,但并没有跟上整个社会发展的脚步,没有走上产业化以及机械化发展的道路,农业产业水平还是相对比较落后。在农业的选种以及培育角度来说,当地的农民一般都是依据传统的经验,满足自给自足,但是难以形成产品加工或销售。

(5)农业的产业化水平不高

由于大部分的农村都比较分散,土地分布也缺乏合理统一的布局,分布比较零散,这样会影响农村的产业化进程。对于北方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生产中仍然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占主导地位,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活动难以实现机械化,使得农业的规模小,产业化水平较低。

2北方欠发达地区农村农业发展的趋势

2.1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构画新农村建设蓝图北方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发展要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创,对农村的发展制定合理科学的规划,突出当地的特色,注重对土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对当地的发展实行统筹兼顾。

2.2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民增产增收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主要有以下发展趋势:

(1)要以优质农业产品为主导,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从当地的具体情况出发依据科学的技术进行农业生产,从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要严格对各种迫害农业生产的污染行为进行治理,从而改善北方欠发达地区的生态环境,再造秀美山川,全面实现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农村将发展合作经济,进行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不断增加当地生产的农业品所包含的附加值,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增加政府的扶持力度,促进农村合作意识的增加,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和当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打造农村品牌战略,推进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进程,积极打造拥有高技术含量、自主知识产权以及高市场占有率的农产品品牌。

(4)切实落实各项支农政策,让公共财政受益于农

(5)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

随着我国对农村科技投入力度的增加,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我国的农业发展速度会加快,农业的创新能力也会很很大程度的进步,但是与世界其他国家比还是相对落后的。农业的科学技术研究与农业经济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要避免农业种植的盲目性,促进先进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提升农业的生产质量。

关键词:农业技术;创新;推广

在社会主义经济体质的改革下,农业技术也积极探索,完善自我,逐渐形成了现如今的多类型、多层次、多体质共存的混合型农业技术体系,但是在往后的社会中如何进一步加强自己,还有待探索。本文主要从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时代背景、创新内容、推广体系探索等几个方面对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做出探讨。

1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时代背景

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时代背景主要有3大方面:市场经济体质改革、旧体质下的农业技术体系不能满足人民的要求和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市场化经济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农业发展也随着走向市场化发展方向,以往的农业模式并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农业方面的劣势就越发明显。农民在进行农业建设中遇到各种困难,运用旧体质下形成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人们越来越深刻的意识到农业发展和科技的关系。伴随着科学技术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农业发展中去,我国农业正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变,这是顺应时展的必然趋势。

2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内容及意义

1、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内容

2、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意义

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促进农业可持续化发展是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动力,而要实现这些,就必须有健全的农业技术发展体系和完善的运行机构。我国是一个实行科教兴国的国家,农业技术只有紧紧依靠科学技术发展才能有长远的发展前景。旧体质下形成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推广理念不够重视农业主体――农民,其管理体质和运行机制都适应不了当下的社会经济体质发展道路,最重要的是旧体质下形成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与科学技术的联系不够紧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想国家真正强大起来必须把农业发展强大作为国家坚实的后盾。

3农业技术推广需要理念创新

在现有的机制框架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工作理念有时还不能与改革后的推广技术所需要的理念相适应,造成服务与需求脱节。

他们对市场需求大的优质高效的农产品研究不够深入,对具有当地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中出现的新问题了解的不够彻底,对农产品储藏和加工等环节的问题掌握的不够全面,而这些不足直接影响着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实际效果。

所以,农业技术推广必须在理念上进行创新,要按照农民的需要、市场的需求、产业的要求,破除以技术抓推广、各自为政单打一的传统,树立为产业发展全面推广与全程服务的新思维观念,围绕当地的重点产业,搞好相应的科技创新与服务创新。

同时,要大力推行基层农技人员包村联户,逐步形成农技人员抓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带动普通农户的技术推广模式。此外,还应加大组织农民参与推广的全过程,不断的组织专家培训农技员和农民,并利用实施重大项目或企业参与带动社会化服务、建立展示示范区、科技示范场等新型农技推广方式方法的应用力度,引导农民自觉学习和交流农业新技术。

4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探索

政府扶持农业技术推广势在必得,但是遇到的困难很多,主要表现在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体质、推广办法、推广组织形式等与时代步伐不一致,需要做出相应改变,下面主要在这3方面的优化做出探讨。

1、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体质改革探索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随时可能会出现各种困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优化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应从推广体系体质下手。农业技术使用承包制,让经营性技术推广与公益性技术推广相分离,从而农业技术从无偿变为无偿与有偿相结合。通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体质改革,完善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才能更好的发展农业。

THE END
1.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是什么样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是什么样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 什么叫现代农业呢? 一、我国农https://www.1lhyh3ij.cn/ke-pu-dong-tai/253166.html
2.农业发展现状(精选6篇)篇1:农业发展现状 设施农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1、设施农业的定义: 所谓设施农业,是通过采用现代农业工程技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通过人工调控,改变自然环境,为种植业和养殖业、微生物(食用菌)、水产生物以及产品的储藏保鲜等提供相对可控制,甚至最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水肥等环境条件,而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自然环境https://www.360wenmi.com/f/filegg72542k.html
3.科学技术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天府智库二、我国农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导下,我国农业和农村有了很大变化。但是,农业发展后劲不足,农民生活水平低下,工农业发展不协调,其重要的原因是人口增长、劳动力转移不畅、耕地减少、环境恶化、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技术出现新的萎缩,这些都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http://www.sass.cn/109001/1278.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