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是智慧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智慧农业是智慧经济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实现后发优势、经济发展后来居上、实现赶超战略的主要途径。
目前,现代农业新技术则主要体现在智慧农业的生产环节上,主要包括数据平台服务、无人机植保、精细化养殖、农机自动驾驶四大应用场景,并广泛应用在农业种植和畜牧养殖上。其中,数据平台服务和无人机植保累计占比达75%。
智慧农业生产环节应用场景市场占比
当前,物联网、智能装备、遥感监测、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产业正在深度融合、加快迭代。农业农村部始终把智慧农业作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大事要事来抓,采取切实措施,加力推进智慧农业建设。据统计,2022年全国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27.6%,较上年增长了2.2个百分点,智慧农业已贯穿到农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
尽管传统农业的人力成本已高达万亿,但智慧农业的占比仍然不足1%,尤其是种植业和养殖业中存在大量的渗透机会。据估计,到2023年,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将达到10万亿以上,考虑到传统农业所蕴含的潜在可替代成本,智慧农业的发展前景显得尤为广阔。
行业政策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智慧农业行业的发展和创新。这些政策从中央顶层设计到地方执行,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技术推广应用、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策体系,引导各方参与、协同合作,促进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
在“十四五”时期,我国将重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并制定了《“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通过这些政策和规划的实施,我国智慧农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近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加快培育区域农机服务中心的实施意见》印发,明确到2026年,全省培育省级区域农机服务中心20个以上,市级区域农机服务中心40个以上,县级区域农机服务中心120个以上,形成乡镇全覆盖的区域农机服务中心网。
智能农业行业在发展中面临多个痛点,这些痛点限制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痛点:
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包括网络覆盖、电力供应等方面的问题,这限制了智能农业设备的安装和使用。
资金投入不足:智能农业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设备购置、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然而,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政府和企业对智能农业的投入有限,导致行业发展受到制约。
数据安全问题:智能农业涉及大量的农业生产数据,包括作物生长数据、土壤数据、气象数据等。这些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问题亟待解决,以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低:智能农业行业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不同设备和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差,影响了行业的整体发展。
政策支持不够:虽然政府已经出台了一些支持智能农业发展的政策,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政策宣传不到位、政策执行力度不够等,影响了政策的实际效果。
针对这些痛点,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强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推动行业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以及优化政策支持和执行力度,以推动智能农业行业的健康发展。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消费一头连着宏观经济大盘,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2023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1495亿元,比上年增长7.2%4...
智慧实验室是基于分布式协同集中式统筹规划的思想,以实验室为基础,结合信息技术、机器视觉、模式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近期申请注册了两枚“openMind”商标,国际分类为通讯服务和网站服务。目前,这两个商标的状态均为等...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许多扶持农林植保无人机的政策,支持植保无人机的发展。例如,2022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2...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入应用,农业信息化将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