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农业强区目标推进乡村全面振兴——2024年自治区党委一号文件解读天山网

锚定农业强区目标推进乡村全面振兴——2024年自治区党委一号文件解读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刘毅

问:今年自治区党委一号文件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起草的?

答:过去一年,自治区党委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坚决扛起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三农”工作成效显著,呈现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6.5%,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3%,“三农”工作保持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全区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2023年新疆粮食总产423.84亿斤,同比增加61.13亿斤,增长16.9%,总产增量全国排名第一;播种面积4237.15万亩,同比增加586.35万亩,增长16.1%,播种面积增量全国排名第一。

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升。持续推进优质棉基地建设,棉花总产量510万吨以上、占全国的九成以上,总产、单产连续30年居全国首位。特色林果业面积、产量均居全国前列,主要畜禽肉产量首次突破200万吨,畜产品“走出去”势头良好、规模持续扩大,渔业总产量居西北五省区第一,“离海洋最远”的新疆海鲜广受欢迎、市场热销。

涉农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坚持规划引领,制定粮油、棉花和纺织服装、绿色有机果蔬、优质畜(禽)产品产业集群建设行动计划,完善技术支撑体系,强化土地、金融、人才等政策协同支持,重点打造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更加稳固。全力塑造“品味新疆”农业品牌整体形象,农产品市场营销渠道全面拓展。

节水蓄水调水增水统筹发力。全面确立流域区域、地方兵团、地表地下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系统管理机制,全区上下对水发展水安全的认识达到全新高度,农业用水得到有效保障。

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稳步推进。自治区耕地保护部门协同监管机制更加健全,四级耕地质量监测网络不断完善。高质量完成73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55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2.5%。

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监测对象动态监测帮扶全覆盖,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实施南疆产业发展专项行动,中央衔接资金用于支持产业发展的比例提高到63%、用于支持南疆发展的比例达70%。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5%,脱贫人口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8%,工资性收入占比大幅提升。

问:自治区党委一号文件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今年自治区党委一号文件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进行系统部署,明确乡村振兴抓什么、怎么抓。文件共8个部分、29条。总体框架可以概括为“两个确保、三个提升、两个强化”,既突出新形势新任务,又保持连续性稳定性。

“两个确保”,就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重点是围绕打造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的战略定位,更好统筹国家所需和新疆所能,压紧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持优结构、扩面积、攻单产、提产能,全区粮食种植面积不低于4400万亩,产量2200万吨以上、新增100万吨以上。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重点是落实好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持续加强产业和就业帮扶,加大南疆四地州、脱贫县和易地搬迁安置区等重点地区帮扶支持力度,着力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

“三个提升”,就是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重点是以产业集群建设为抓手,加快构建体现新疆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升乡村建设水平,重点是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的目标推动乡村建设,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提升乡村治理水平,重点是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地位,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两个强化”,就是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重点是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乡村振兴增动力、添活力。强化农民增收举措,重点是强化农民就业增收,创造更多与劳动力相适应的家门口就业增收机会,多管齐下、多种渠道解决好就业问题。

此外,文件还从关键切口入手,在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完善投入机制、提升能力素质、强化考核激励等方面提出了一批有含金量的政策措施,力求出实招、办实事、见实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让农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问:全区将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贡献新疆力量?

问: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底线要求,如何进一步守牢底线,推动脱贫地区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问: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前提,自治区党委一号文件提出“以产业集群建设为抓手,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在产业集群建设方面我们都有哪些具体举措?

问:当前乡村建设的重点任务是什么?如何推进?

问: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区乡村治理水平?

问: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方面有何安排部署?

答: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近两年,新疆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增速,位列中西部省区市前列。但与全国农民收入平均水平的绝对值差距仍在拉大,主要短板体现在工资性收入。

因此,尽快缩小工资性收入差距是当前我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中之重。今年自治区党委一号文件对强化农民增收举措,特别是强化农民就业增收作出专门安排部署。

一是持续扩大农民外出务工规模。打工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第一支柱。要强化稳岗就业帮扶,重点抓好“国通语+技能+政策法规”组合式培训,推进技能培训下沉进村,鼓励有能力、有技能的农村劳动力更多地外出务工就业,推动工资性收入大幅增加。文件强调,坚持市场化社会化就业与政府帮扶相结合,全方位拓展务工渠道,2024年全区要实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275万人次以上,全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15%以上,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保持稳定。文件还提出,积极培育壮大劳务输出中介组织,发展村级劳务合作社和经纪人队伍,强化务工人员就业服务。

二是创造更多与劳动力相适应的就地就业增收机会。这是当下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最现实的一种选择。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在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推行以工代赈,最大程度调动农民参与到高标准农田、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环境保护等农村项目建设中来,让农民在家门口能挣钱。另一方面,要稳定乡村公益性岗位规模,精准帮扶有就业意愿的大龄农民工就业,多管齐下、多种渠道解决好农民就业增收问题。

四是努力扩大财产和转移性收入。财产性增收还有较大潜力,要激活农村各类资源要素,盘活用好闲置低效资产,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尽可能创造条件多渠道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作为保障农民增收的压舱石,是一般农户特别是低收入人口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落实落细各项涉农补助补贴,切实把优惠政策转化为农民腰包里实实在在的收入。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方案

THE END
1.政策农业农村部 规章 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 公开制度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法定主动 公开内容 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政府信息公开年报 政府信息 依申请公开 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 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导意见2024-12-27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发布《远洋渔船标准化船型参数系列表(2024年版http://www.moa.gov.cn/gk/zcfg/qnhnzc/
2.35本书助您读懂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九) 提升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生产经营水平,增强服务带动小农户能力。 27 《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 《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是“农业农村政策与改革系列发展报告”之四,按年度从家庭农场发展概述、名录系统分析、调研报告、专家视角、国际视野、地方实践等方面展现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最新进展和动态,最后收录了大事http://www.sdass.net.cn/articles/ch00019/202402/5749c14c-6b34-4581-bf54-b9ab730924b2mobile.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