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知识问答公文公告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调整对象中所动物、动物产品包括哪些。

答:本法所称动物,是指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

本法所称动物产品,是指动物的肉、生皮、原毛、绒、脏器、脂、血液、精液、卵、胚胎、骨、蹄、头、角、筋以及可能传播动物疫病的奶、蛋等。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所指动物防疫包括哪些内容?

答:本法所称动物防疫,是指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对动物防疫行政管理体制的决定。

答: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的动物防疫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防疫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动物防疫工作。

军队和武装警察部队动物卫生监督职能部门分别负责军队和武装警察部队现役动物及饲养自用动物的防疫工作。

5、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职责。

答:负责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和其他有关动物防疫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6、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职责。

答;承担动物疫病的监测、检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等技术工作。

7、动物疫病控制免疫制度。

答: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确定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病种和区域,并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根据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制订本行政区域的强制免疫计划;并可以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动物疫病流行情况增加实施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病种和区域,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并报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备案。

8、国家对强制免疫动物实施可追溯管理。

答:经强制免疫的动物,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免疫档案,加施畜禽标识,实施可追溯管理。

9、《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对动物疫情预警及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作了什么规定?

答: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对动物疫病发生、流行趋势的预测,及时发出动物疫情预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接到动物疫情预警后,应当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10、从事以下工作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做好动物疫病预防工作。

答:从事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以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照本法和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做好免疫、消毒等动物疫病预防工作。

11、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等场所应当具备的动物防疫条件?

答: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和隔离场所,动物屠宰加工场所,以及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应当符合下列动物防疫条件:

(一)场所的位置与居民生活区、生活饮用水源地、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的距离符合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

(二)生产区封闭隔离,工程设计和工艺流程符合动物防疫要求;

(三)有相应的污水、污物、病死动物、染疫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和清洗消毒设施设备;

(四)有为其服务的动物防疫技术人员;

(五)有完善的动物防疫制度;

(六)具备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动物防疫条件。

12、核发动物防疫合格证的程序以及动物防疫合格证的内容。

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名称、场(厂)址等事项。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对经营动物、动物产品的集贸市场的要求。

答:经营动物、动物产品的集贸市场应当具备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并接受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

14、患有人畜共患病的人员不得从事下述工作。

答:患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人员不得直接从事动物诊疗以及易感染动物的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等活动。

人畜共患传染病名录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15、禁止屠宰、经营、运输的动物和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的动物产品有哪些

答:禁止屠宰、经营、运输下列动物和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下列动物产品:

(一)封锁疫区内与所发生动物疫病有关的;

(二)疫区内易感染的;

(三)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

(四)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

(五)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

(六)其他不符合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有关动物防疫规定的。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对动物疫情报告有什么规定?

答:从事动物疫情监测、检验检疫、疫病研究与诊疗以及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发现动物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应当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者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采取隔离等控制措施,防止动物疫情扩散。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现动物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应当及时报告。

接到动物疫情报告的单位,应当及时采取必要的控制处理措施,并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上报。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对动物疫情认定权限是如何规定的?

答:动物疫情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认定;其中重大动物疫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认定,必要时报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认定。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关于重大动物疫情通报有何规定?

答: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通报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和处理情况;发生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与同级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相互通报。

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条约、协定,及时向有关国际组织或者贸易方通报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和处理情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对动物疫情的报告禁止以下行为。

20、发生一类、二类、三类动物疫病时,应当采取下列控制和扑灭措施.

答:发生一类动物疫病时,应当采取下列控制和扑灭措施:

(一)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立即派人到现场,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调查疫源,及时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疫区范围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对疫区实行封锁。必要时,上级人民政府可以责成下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行封锁。

(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封锁、隔离、扑杀、销毁、消毒、无害化处理、紧急免疫接种等强制性措施,迅速扑灭疫病。

(三)在封锁期间,禁止染疫、疑似染疫和易感染的动物、动物产品流出疫区,禁止非疫区的易感染动物进入疫区,并根据扑灭动物疫病的需要对出入疫区的人员、运输工具及有关物品采取消毒和其他限制性措施。

发生二类动物疫病时,应当采取下列控制和扑灭措施:

(一)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

(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隔离、扑杀、销毁、消毒、无害化处理、紧急免疫接种、限制易感染的动物和动物产品及有关物品出入等控制、扑灭措施。

发生三类动物疫病时,当地县级、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组织防治和净化。

21、发生人畜共患病时,卫生部门如何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答:发生人畜共患传染病时,卫生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对疫区易感染的人群进行监测,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22、疫区内有关单位和个人在控制、扑灭动物疫病中的义务是什么?

答:疫区内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兽医主管部门依法作出的有关控制、扑灭动物疫病的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藏匿、转移、盗掘已被依法隔离、封存、处理的动物和动物产品。

23、什么是官方兽医?

答:官方兽医,是指具备规定的资格条件并经兽医主管部门任命的,负责出具检疫等证明的国家兽医工作人员。

24、《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对货主申报检疫是如何规定的?

答:屠宰、出售或者运输动物以及出售或者运输动物产品前,货主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向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接到检疫申报后,应当及时指派官方兽医对动物、动物产品实施现场检疫;检疫合格的,出具检疫证明、加施检疫标志。实施现场检疫的官方兽医应当在检疫证明、检疫标志上签字或者盖章,并对检疫结论负责。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对进入流通领域的动物及其产品如何管理?

答:屠宰、经营、运输以及参加展览、演出和比赛的动物,应当附有检疫证明;经营和运输的动物产品,应当附有检疫证明、检疫标志。

对前款规定的动物、动物产品,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可以查验检疫证明、检疫标志,进行监督抽查,但不得重复检疫收费。

26、动物、动物产品输入无规定动物动物疫病区如何管理?

答:输入到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动物、动物产品,货主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向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检疫,经检疫合格的,方可进入;检疫所需费用纳入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预算。

27、《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队跨界行进种用、乳用动物是如何规定的?

答: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引进乳用动物、种用动物及其精液、胚胎、种蛋的,应当向输入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申请办理审批手续,并依照本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取得检疫证明。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引进的乳用动物、种用动物到达输入地后,货主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对引进的乳用动物、种用动物进行隔离观察。

28、《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关于人工捕获的野生动物疫病的规定?

答:人工捕获的可能传播动物疫病的野生动物,应当报经捕获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经检疫合格的,方可饲养、经营和运输。

29、从事动物诊疗应当具备的条件?

答: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动物诊疗活动相适应并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的场所;

(二)有与动物诊疗活动相适应的执业兽医;

(三)有与动物诊疗活动相适应的兽医器械和设备;

(四)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30、动物诊疗许可制度。

答:设立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机构,应当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申请动物诊疗许可证。受理申请的兽医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的,发给动物诊疗许可证;不合格的,应当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申请人凭动物诊疗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注册手续,取得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动物诊疗活动。

31、从事动物诊疗活动应遵守动物卫生安全的规定。

答:动物诊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做好诊疗活动中的卫生安全防护、消毒、隔离和诊疗废弃物处置等工作。

32、什么是执业兽医?

答:执业兽医,是指从事动物诊疗和动物保健等经营活动的兽医。

33、执业兽医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答:经注册的执业兽医,方可从事动物诊疗、开具兽药处方等活动。但是,本法第五十七条对乡村兽医服务人员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执业兽医、乡村兽医服务人员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兽医主管部门的要求,参加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的活动。

34、如何规范执业兽医操作技术?

答:从事动物诊疗活动,应当遵守有关动物诊疗的操作技术规范,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兽药和兽医器械。

35、乡村兽医服务人员如何管理?

答:乡村兽医服务人员可以在乡村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制定。

36、动物防疫监督管理主体及监督内容。

答: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照本法规定,对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以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等活动中的动物防疫实施监督管理。

37、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执法监督的手段。

答: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执行监督检查任务,可以采取下列措施,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或者阻碍:

(一)对动物、动物产品按照规定采样、留验、抽检;

(三)对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的动物实施补检;

(四)对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的动物产品,具备补检条件的实施补检,不具备补检条件的予以没收销毁;

(五)查验检疫证明、检疫标志和畜禽标识;

(六)进入有关场所调查取证,查阅、复制与动物防疫有关的资料。

38、官方兽医在执法过程中应尽的义务是什么?

答:官方兽医执行动物防疫监督检查任务,应当出示行政执法证件,佩带统一标志。

39、官方兽医在执法过程中有哪些禁止性规定?

答: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从事与动物防疫有关的经营性活动,进行监督检查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40、《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对检疫证明等作了什么规定?

答:禁止转让、伪造或者变造检疫证明、检疫标志或者畜禽标识。

41、《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强化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规定。

答:县级人民政府和乡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

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动物防疫工作需要,向乡、镇或者特定区域派驻兽医机构。

42、《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对疫情应急处理过程中强制扑灭的动物等和强制免疫应激死亡补偿是如何规定的?

因依法实施强制免疫造成动物应激死亡的,给予补偿。具体补偿标准和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43、《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对从事动物防疫等工作人员的保护措施。

答:对从事动物疫病预防、检疫、监督检查、现场处理疫情以及在工作中接触动物疫病病原体的人员,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

44、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未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职责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未依照本法规定履行职责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及时采取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的;

(二)对不符合条件的颁发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动物诊疗许可证,或者对符合条件的拒不颁发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动物诊疗许可证的;

(三)其他未依照本法规定履行职责的行为。

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兽医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对未经现场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出具检疫证明、加施检疫标志,或者对检疫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拒不出具检疫证明、加施检疫标志的;

(二)对附有检疫证明、检疫标志的动物、动物产品重复检疫的;

(三)从事与动物防疫有关的经营性活动,或者在国务院财政部门、物价主管部门规定外加收费用、重复收费的;

(四)其他未依照本法规定履行职责的行为。

45、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未履行《动物防疫法》规定的动物疫情报告义务所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瞒报、谎报、迟报、漏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谎报、迟报动物疫情,或者阻碍他人报告动物疫情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46、饲养者、经营者未履行《动物防疫法》履行《动物防疫法》履行强制免疫、检疫的法律责任。

答: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代作处理,所需处理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可以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对饲养的动物不按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进行免疫接种的;

(二)种用、乳用动物未经检测或者经检测不合格而不按照规定处理的;

(三)动物、动物产品的运载工具在装载前和卸载后没有及时清洗、消毒的。

47、《动物防疫法》中不按规定处置染疫动物及动物产品、污染物品作何处理?

答:不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规定处置染疫动物及其排泄物,染疫动物产品,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动物尸体,运载工具中的动物排泄物以及垫料、包装物、容器等污染物以及其他经检疫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无害化处理,所需处理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可以处三千元以下罚款。

48、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对不遵守有关控制扑灭动物疫病规定,破环动物、动物产品有关处理措施擅自发布动物疫情的作何处理?

答: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改正,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一)不遵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兽医主管部门依法作出的有关控制、扑灭动物疫病规定的;

(二)藏匿、转移、盗掘已被依法隔离、封存、处理的动物和动物产品的;

(三)发布动物疫情的。

49、《动物防疫法》对未经许可从事动物诊疗及动物诊疗单位造成疫病扩散的作何处理?

答:未取得动物诊疗许可证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停止诊疗活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三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三万元的,并处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动物诊疗机构违反本法规定,造成动物疫病扩散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发证机关吊销动物诊疗许可证。

50、《动物防疫法》对未经注册从事动物诊疗活动及执业兽医违反从业规范作何处理?

答:未经兽医执业注册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停止动物诊疗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执业兽医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给予警告,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动物诊疗活动;情节严重的,由发证机关吊销注册证书:

(一)违反有关动物诊疗的操作技术规范,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动物疫病传播、流行的;

(二)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兽药和兽医器械的;

(三)不按照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兽医主管部门要求参加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扑灭活动的。

51、《动物防疫法》关于有关报告人不履行动物疫情报告义务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答:从事动物疫病研究与诊疗和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以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对违法行为单位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对违法行为个人可以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不履行动物疫情报告义务的;

(二)不如实提供与动物防疫活动有关资料的;

(三)拒绝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进行监督检查的;

(四)拒绝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动物疫病监测、检测的。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所称的动物产品不包括A.脂B《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所称的动物产品不包括 A. 脂 B. 胚胎 C. 血液 D. 皮革 E. 脏器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你可能喜欢 clear属性用于清除组件浮动。其合法值( )表示清除组件左右两侧的浮动元素。 A、left B、right C、both D、none 点击查看答案进入小程序搜题 Sin duda alguna, https://m.ppkao.com/wangke/daan/1ad7fa67766e455784f3e3e119fc1718
2.2022年执兽考试真题及答案(综合部分).docx2022年执兽考试真题及答案(综合部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所称的动物产品不包括A、脂B、胚胎C、血液D、皮革E、脏器口2、履行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确定的需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不包括A、猪瘟B、口蹄疫口C、高致病性禽流感D、炭疽口E、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3、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公布机关是人、国务院兽医主管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62327593.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所称的动物产品是不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所称的动物产品是不包括( )。A.动物的肉、生皮、原毛、绒、骨、蹄、头、角、筋B.家畜家禽和人工饲养、合法捕获的其他动物C.动物的脏器、脂、血液D.可能传播动物疫病的奶、蛋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https://www.shuashuati.com/ti/2e583246721143a98481e9dd5b330ebc.html?fm=bd6f8655bc8a411f9328be8f681b23cd48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所称的动物产品不包括A脂B胚胎C《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所称的动物产品不包括A脂 B胚胎 C血液 D皮革 E脏器的正确答案和题目解析https://m.12tiku.com/newtiku/919813/26914793.html
5.《动物防疫法》所称的动物产品,包括()。A.动物的肉生皮原毛《动物防疫法》所称的动物产品,包括()。A.动物的肉、生皮、原毛、绒、骨、蹄、头、角、筋B.动物的脏器、脂、血液C.动物的精液、卵、胚胎D.可能传播动物疫病的奶、蛋此题为多项选择题。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bgkdetail?id=6d302a0aba1aa8114431d9ee&fr=search
6.《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所称的动物产品,包括()A.动物的肉、生皮、原毛、绒、骨、蹄、头、角、筋B.动物的脏器、脂、血液C.动物的精液、卵、胚胎D.可能传播动物疫病的奶、蛋https://www.shangxueba.com/jxjy/IR7F54E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