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图谱2022年蚌埠市产业布局及产业招商地图分析

中商情报网讯:“十四五”时期,蚌埠市以开发区为载体,构建“2+5+4+N”现代工业体系,同时“以产促城、产城互动”的发展思路,全面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构建“一心两带多组团”的产业空间格局。

一、蚌埠市产业整体规划布局情况

(一)开发区布局:六大开发区协同发展

蚌埠市经济快速发展,截至2020年,全市共有六大开发区,分别为: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安徽蚌埠经济开发区、安徽淮上经济开发区、安徽怀远经济开发区、安徽五河经济开发区、安徽固镇经济开发区。具体分布情况如下:

图表一蚌埠市六大开发区分布情况

(二)产业布局体系:“5+2+5+4+N+8”的产业体系

根据《蚌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显示,农业、工业、服务业全面发展。一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糯稻、畜禽、奶业、水产品、蔬菜瓜果五大主导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二是以开发区为载体,构建“2+5+4+N”现代工业体系:“2”即做大做强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材料产业,打造世界级“拆料之都”;“5”即培育壮大5G通信、现代医药、新型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数字创意等新兴产业;“4”即推动精细化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N”即积极布局柔性电子、第三代半导体、太赫兹芯片及设备、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三是以集聚、创新、融合发展为引领,推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围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研发设计、电子商务、金融保险、新型专业市场、旅游休闲、创意文化等八大领域,建设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

(三)产业空间布局:“一心两带多组团”协调发展

蚌埠市“以产促城、产城互动”的发展思路,全面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构建“一心两带多组团”的产业空间格局。“一心”即以城市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区组成的现代高端产业集聚中心,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高端服务业,打造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蚌埠片区创新发展核心增长极。“两带”:一是由淮上、怀远、五河县等组成的沿淮高质量经济发展带,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精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绿色高端产业。二是由固镇、高新区等组成的轴状区域,聚焦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多组团”即积极打造北城新区组团、怀远经济组团、固镇经济组团、五河经济组团等多个产业组团,形成与周边都市圈产业配套发展的制造业基地、服务业集聚区、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

图表三蚌埠市产业带空间布局示意图

(四)各区重点产业全景

蚌埠市坚持把做实做优做强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把工业强市作为“主抓手”,加快推进“材料之都·制造高地”建设。一是坚持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材料双轮驱动,推进新材料产业高端化、链条化、集群化发展,加快打造世界级硅基新材料和生物基材料制造中心。二是积极布局新兴产业体系,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是推挤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蚌埠市在不断优化开发区空间布局的同时,引导各开发区主导产业特色化、差异化、集群化发展。到2025年,每个开发区重点培育发展2-3个主导产业,力争主导产业产值占比70%以上。

图表四开发区重点产业分布情况

二、蚌埠市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根据安徽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蚌埠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988.97亿元,同比下降2.1%。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相比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6倍多,过去10年经济平均增长速度达9.35%。具体情况如下:

图表五2017-2021年蚌埠市生产总值变化趋势图

(二)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蚌埠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在《蚌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现代农业提升八大工程:农产品加工壮大工程;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工程;绿色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工程;农业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程;农业新型业态工程;农业品牌提升工程;农产品加工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为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蚌埠市大力发展糯稻、畜禽、奶业、水产品、蔬菜瓜果等势特色优势产业。到2025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值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图表六农业五大产业集群具体情况

图表七重点农业在开发区分布情况

(三)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

在《蚌埠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做实做优做强实体经济,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一是以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材料为驱动,创建“世界级材料之都”。二是培育壮大5G通信、现代医药、新型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数字创意等新兴产业。三是推动精细化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此同时,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壮大行动。到2025年,民营经济主体突破30万户,对GDP增长贡献率达65%以上。其中大企业、大集团,百亿元企业6户以上,“专精特新”企业50户以上。

图表八制造业十大产业集群具体情况

图表九十大制造业集群中各行业在园区分布情况

(四)发展现代服务业体系

十四五期间,蚌埠市将深化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体系。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优质化发展。一是实施服务业集聚发展提升工程。建设一批以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研发设计、电子商务、金融保险、新型专业市场、旅游休闲、创意文化等领域为重点的服务业集聚区。二是以平台经济、品牌经济、枢纽经济为引领,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三是以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为牵引,推动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图表十各行政区重点服务业分布情况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蚌埠市产业链招商及投资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情报、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十四五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服务。

THE END
1.发挥服务业在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他山之石发挥服务业在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 2024年9月12日,在中国城乡发展国际交流协会举办的“2024中国城乡发展论坛”上,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原主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陈锡文以《发挥服务业在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为题,做主旨演讲。https://www.zgcsswdx.cn/info/8655.html
2.中国第一二三产业分别是什么,了解中国的三大产业!中国三大产业是:工业、农业、服务业。一般来说,第一产业指以利用自然力为主,生产不必经过深度加工就可消费的产品或工业原料的部门。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 产业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产物。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它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在远古时代,人类共同劳动,共同生活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17758511.html
3.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内涵基础与路径现代化大产业应该具备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完整的产业链条,包括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业技能培训、农业资金供给(农业金融)、农业机械服务、农产品烘干贮藏、农产品初级加工和深加工等环节,保障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覆盖。同时,配备专业化、规范化的经营主体、市场和产业体系,运用工业化理念,商业化、营销化的管理模式。农村http://www.farmchina.org.cn/ShowArticles.php?url=VmpWMw5uAzYGNwdkADIBYQJk
4.商业分类商业分为农业工农业和服务业。服务业则分为两类,一类是生商业分为农业、工农业和服务业。 服务业则分为两类,一类是生产型服务业,一类是消费型服务业。 生产型服务业主要包括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大细分领域。在实践中,信息流包括通信,互联网,广告,传媒等行业。资金流则指金融业了,包括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租赁等行业。物流则包含了航空,航运,快递,铁路等交通运输行业https://xueqiu.com/1658944994/296825321
5.农业服务业范文12篇(全文)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农业现代化路径的再选择 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现代信息和现代科技技术发展,因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升级而诞生的,[2]因此长期被误认为它只为工业服务。其实,就其最重要的功能即生产性服务而言,相比其服务于工业,现代服务业改造和服务于农业更具有比较优势。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dmny7v3c.html
6.将()作为未来产业的“主战场”。三大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哪一产业技术含量更高?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都高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优化提升供给结构,促进()等产业协调发展。 A.农业、制造业、能源资源 B.制造业、服务业、能源资源 C.农业、服务业、能源资源 https://www.educity.cn/souti/7ngsh9zp.html
7.制定标准的范围制定标准的范围主要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社会事业等四大领域。 一、农业领域。涵盖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产业,包括农业产品(含种子、种苗、种畜、种禽等)的品种、规格、质量、等级和安全、卫生要求,试验、检验、包装、储存、运输使用方法和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卫生要求,技术术语、符号、代号,以https://www.zjmif.com/qualitymana/detail/id/18026.html
8.《四川省用水定额》印发涵盖农业工业城市生活及服务业等52个《定额》涵盖了四川省农业、工业、城市生活及服务业等52个行业大类,155个中类,247个小类,471个产品(作物),1035个定额值。 《定额》进一步优化完善了现有的用水定额体系。在农业用水方面,新增了苎麻、中草药、蛋鸡饲养、流水养殖4个作物(产品)的用水定额,细化了蔬菜、水产养殖2个作物的用水定额,调整了牲畜、家禽https://www.sdhkzb.com/Article-detail-id-79874.html
9.西藏自治区“十三五”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大力开展风力发电水风光大力推动高原生物产业快速发展、特色旅游文化产业全域发展、绿色工业规模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壮大发展、现代服务业整体发展、高新数字产业创新发展、边贸物流产业跨越发展,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推进自治区建设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重要的https://www.in-en.com/article/html/energy-226793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