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乡村:新图景与新探索人居环境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新时代新征程,要从大历史观看待乡村,从国家战略和乡村价值来考量乡村,对乡村的认识和建设,要运用新理念、新范式、新标准进行新探索。未来乡村建设要对照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要求,紧抓数字经济时代浪潮,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靠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双轮驱动,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构建未来场景,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

未来乡村着重“未来体验感”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未来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数字中国”等多重机遇叠加下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乡村振兴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未来乡村建设是在经济发展、人居环境、乡土文化、乡村治理等方面嵌入未来元素,着力打造治理效能高、科技含量高、乡土气息浓、创收效果好的未来场景与乡村模块单元。

因此,未来乡村要以实现村集体经济的壮大为重要目标,利用优势资源整合发展,打造产业场景。要从村容村貌、低碳生态、交通便利和医疗康养等方面着手,打造人居环境场景。要促进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借助数字技术手段实现民间艺术、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复兴,打造乡土文化场景。要以提高乡村治理效能为目标,通过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应用,丰富乡村治理途径、提高村民参与感和获得感,打造乡村治理场景。

从实践层面看,2021年浙江省率先提出未来乡村建设,目前已有一些省份和地区开展了未来乡村建设行动,并取得了积极成效。总结和概括各地区未来乡村建设的实践,有利于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路径。先行省份和地区的未来乡村试验田所形成的未来乡村建设成效评判标准和体系,能够为其他地区开展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把握未来乡村建设的原则

整体来看,建设未来乡村要对照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要求,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发展。不同的村落分布在不同地理空间,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也不相同,这些造就了村落独特的自然禀赋和文化气质。未来乡村建设要尊重并依托村落原有风貌,避免“千村一面”,要深入调研发掘村落自身优势,寻找契合其特质的建设切入点。

坚持多方参与,协同联动。未来乡村价值和战略地位愈发重要,需要构建政府、市场、村集体、社会力量等多元化乡村建设投入机制。通过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拉近村落内部、相邻村落间以及城乡的距离,促进组团式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在出台建设措施和打造场景时要始终重视提升村民幸福感,把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和满足村民实际需求放在首位。按照全生活链条和产业全生命周期优化公共服务,提高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生态优势是未来乡村最大的发展优势,要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推动农民生活、农村生产与生态系统的良性互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坚持创新驱动,数字赋能。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持续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发展智慧农业,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建设未来乡村要加快布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积极引入数字化技术,实现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的深度融合。要坚持创新驱动,大力支持乡村青年及返乡人才利用数字平台开展新业务、打造新场景、形成新业态。

未来乡村建设的实施路径

建设未来乡村要以党建为统领,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建设方向,发挥村民主体作用,着力构建呈现未来元素的乡村新社区,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样本和参考。

创新乡村治理,塑造未来乡村新秩序。构建未来乡村治理体系,首先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引入数字技术,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组织基层党组织成员学习掌握未来乡村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凝聚共识,提升政策执行能力。其次,夯实村民自治的基础性作用。利用数字技术建立村民自治平台,方便村民发表意见、反馈信息、评估效果等。再次,强化法治的保障作用。要根据未来乡村建设的实际需求,研究出台适应新形势的规章制度,及时废止陈旧制度,确保有法可依。发挥互联网通信优势,打造足不出户的“智慧法院”“智慧调解室”等。最后,发挥德治的强大引领作用。运用数字技术等,深度挖掘和利用乡村的道德资源,如乡贤、老党员、退伍军人、道德模范等,宣扬其事迹,树立道德标杆,引领村民向善向上。对本地的乡规民约、家教传统等做好传承与创新,构建新时代道德约束体系,推动乡村德治建设迈向新高度。

紧抓数字经济机遇,提升未来乡村数字化水平。未来乡村建设要紧抓数字时代机遇,为农业农村的发展加装科技引擎。首先,加快农村数字化思维普及。采用线上和线下结合方式对农民进行数字化基础知识培训,提升村民运用现代科学工具能力。其次,大力发展农村数字经济。在农业生产中植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AI等技术,提升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在农村消费领域,完善乡村电子商务配套设施,构建乡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第三,数智赋能农村公共服务。嵌入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要素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比如线上教育、网络就诊等,提升乡村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作者分别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博士生】

THE END
1.未来农村发展的主要方向未来农村的发展将聚焦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农业现代化: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供给保障水平,加强现代农业科技支撑,推进乡村产业园区化融合化发展,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农民参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业态,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https://www.meipian.cn/55aicoc0
2.我国未来农村发展的方向是我国未来农村发展的方向是 1、我国未来农村发展的方向是( ABCDE)。 正确答案:A、产业兴旺 B、生态宜居 C、乡风文明 D、治理有效 E、生态富裕 2、强调,要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 BCDE)。 正确答案:B、空间格局 C、产业结构 D、生产方式 E、生活方式http://m.sulaixue.com/zyjsryjxjy/37443.html
3.未来的农村范文12篇(全文)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现状,未来市场走向 一、引言 我国是农业发展大国,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农村金融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首先,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农村金融帮扶着农业的发展,解决农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的问题;其次,实现为农业整体发展中提供资源整合作用,使农业发展https://www.99xueshu.com/w/ikeyby1v5pdb.html
4.2020年《中国数字乡村发展报告》深度解析具体实践方向 数字乡村的建设包含多个方面,如数字农业、电子商务、乡村治理、信息服务等,每一方面都涉及到一系列具体的技术应用和创新实践。例如,数字农业可以通过智能农机、远程监控和数据分析来提高作物产量,而农村电商的发展又能使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https://blog.csdn.net/weixin_29301059/article/details/141676187
5.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与乡村生态振兴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出了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生态振兴的未来方向 提升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生态振兴的创新性,发挥生态环境比较优势促进产业绿色升级。农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在于农村地区依托本地自然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优势,通过技术创新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实现第一、二产业的增值赋能,并且利用数https://hn65.com/article/b427fc75599c410087b6fe1a079cb09a
6.农村如何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新动力在过去40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通过提升农业发展与城镇化发展的双目标,成功的克服了“贫困陷阱”的问题,但离实现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即农业和工业服务业劳动生产力的趋同,和城乡收入的均等化)还有相当的距离。未来,为加快农村转型:一方面是如何激发农业农村内部的潜力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使得农业朝向提质增效的方向转型https://www.yicai.com/news/101273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