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人发学院学术报告第一届兰考乡村振兴论坛"新型集体经济农民组织化与城乡融合发展"日程

地点:腾讯会议(会议ID:831-880-542)

主持人:林涵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党委书记

9:00-9:20致辞

黄承伟国家乡村振兴局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主任

李培景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

9:20-9:30播放兰考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宣传片

主旨发言(一)“三起来”精神与乡村振兴

主持人:何慧丽中国农业大学农民研究所所长,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兰考乡村振兴研究院执行院长

1.“三起来”精神指导下的兰考乡村振兴实践

李明俊开封市委常委、兰考县委书记

2.战略转型与乡村振兴

温铁军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执行院长,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教授

3.农民视角的乡村振兴

叶敬忠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院长、教授

主旨发言(二)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与乡村治理

主持人:朱春艳兰考三农职业学院院长

4.乡村振兴中实现生活富裕的挑战与路径

李芸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5.创新驱动,让科技为乡村振兴装上加速器

姜鸿勋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处副处长、研究员

6.传统农区发展集体经济的几点认识

赵翠萍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

分论坛一新发展阶段新型集体经济研究

地点:腾讯会议(会议ID:946-509-525)

***每人发言15分钟,专家点评每人15分钟

主持人:孔令安兰考县副县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

1.政经互促:乡村组织振兴实践困境的理论解构与实现机制——基于“村社全要素股份合作”改革试点的案例分析

苑丰南京审计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2.在扶贫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耦合推进中重建村落共同体

徐冠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3.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决议法律机制研究

崔向达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4.农村“三变”改革与共同富裕:理论逻辑与实践例证——基于对发源地六盘水市的调查与分析

杨慧莲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博士

5.当马克思遇上恰亚诺夫:中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方案

王惠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

6.现代化中的“集体”是一个中介吗?——以四川战旗村的农政变迁为例(1965-2021)

陈晶晶土生管理咨询工作室负责人

专家点评

杨光耀太原理工大学文法学院讲师

陈义媛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

分论坛二合作经济与农民组织化研究

地点:腾讯会议(会议ID:316-426-438)

***每人发言15分钟、专家点评每人15分钟

主持人:邵运辉兰考县副县长、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1.双社融合:利用市场规律把农民组织起来

陈书龙兰考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组成员、副主任

2.供销部门土地托管的复合型碎片化困境及治理——基于山东省平安县的案例分析

豆书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

3.目标统筹与组织再造:产业振兴中农民主体性的培育机制——基于对湘西Y村的田野考察

王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

4.合作社如何有效衔接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

周茜厦门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研究员

5.供销社双轮驱动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基于重庆实践

赵玲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6.推动县域经济组织化,应对全球宏观危机

贾林州国仁城乡(北京)科技发展中心主任

白宝山兰考三农职业学院副教授

杜洁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中国乡村建设学院)讲师

分论坛三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建设

地点:腾讯会议(会议ID:981-598-306)

主持人:王凤普兰考三农职业学院副院长

1.空间资源价值实现的路径分析

张俊娜福建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

2.科学构建城乡融合发展评价体系的若干思考

戚敬渊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博士研究生

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与小农户贫困脆弱性:作用困境及实践策略

李耀锋井冈山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4.“乡村振兴”视域下从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制度升级版亮点看其长效机制设计

王炫河南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

5.乡村公共品生产回归乡村的制度创新——以“工料法”对“招投标”的替代为例

杨洲福建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6.理性选择视域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发展的逻辑机制与现实困境——基于江西9县的田野调查

许函诚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研究生

任惠民兰考县政协经科委副主任、农业农村局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办主任

董筱丹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

分论坛四技术赋能与农业农村现代化

地点:腾讯会议(会议ID:564-262-110)

主持人:魏丰收中国农业大学农民研究所研究员、国仁乡建社企联盟副秘书长

1.农村发展电子商务能减缓要素外流吗?——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政策为例

汤龙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2.创业环境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绩效影响研究——基于创业资源获取的中介效应

徐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3.数字技术的应用与农业绿色生产:来自中国农户化肥施用强度的证据

陈海婷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4.农村公共池塘资源的“嵌入式自治”及其制度逻辑——河长制下小微水体治理的案例考察

胡乃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5.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

樊冰河南省灵宝弘农书院院长、中国乡建院项目总监

6.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何志雄国仁乡建社企联盟数字总监

付晓豹兰考三农职业学院副教授

龙文进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

欢迎参会!温馨提您实名制进入会议,统一格式“姓名+单位”,以便于论坛会务人员管理。

THE END
1.创新意识增强期待政策支持一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指数调查资源描述: 创新意识增强期待政策支持一一新型 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指数调查(六期) 报告发布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指数调查(六期)报告着重从创新意识、品牌建设、 发展信心和政策支持四个方面对不同区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前景加以考察。 结果显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新意识普遍较强,品牌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果, 对下一个生https://m.mayiwenku.com/p-51672311.html
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调研报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生力军,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为了解某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某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国家统计局**调查队采取实地调研、问卷调研等形式对……等乡镇19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较快发展,但基础设置薄弱、融资难、销路难等问题仍须引起https://www.laojinfanwen.com/article/64021.html
3.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要这样实现!智慧农夫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并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是快“变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慢“变量”,中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明显滞后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基于此,本文全面分析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成逻辑,深入解析其内涵意蕴与鲜明特征,研判中国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11908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