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分析报告(二)——基于中国农业企业500强的调查

【卷首语】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广大农业企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在守牢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加快科技创新、强化科技支撑,推进降碳减污、加速绿色转型,发展联农带农、促进农民增收等领域迈出了新的坚实步伐。

农业企业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主体。广大农业企业坚定信心、直面挑战,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内强管理,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效能;外拓市场,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践行联结农户对接大市场的社会责任;绿色发展,彰显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的担当,整体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趋势,为支撑国民经济社会全局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同时,各级政府部门为农业企业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加快龙头企业扶优培强,支持农业企业创新发展,促进农业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截至2024年,全国共有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2285家,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万多家。农业企业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基本情况

(一)经营收入稳步增长,民营企业“含量”最高

2023年中国农业企业500强的总营业收入达到49994.10亿元,同比增长4.18%(未剔除通胀因素,下同),较2021年增长16.65%,显示出农业企业在整体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趋势。500强企业的平均营业收入也从2021年的90.34亿元增至2023年的99.99亿元,体现出企业规模的持续扩大和市场份额的稳步提升。2023年,500强企业中国有企业的平均营收为134.36亿元,是500强企业平均营收的1.34倍;国有企业总营收占500强总营收的比例从2021年的26.98%增加到2023年的28.22%,呈现增长趋势,体现出国有企业持续做强做优做大的趋势。从企业所有权性质看,500强企业中民营企业有326家,占总数的65.20%,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在500强企业中占比仍然最高;国有企业占比为21.00%,外资企业占比为5.20%,合资企业占比为3.60%,其他类型企业占比为5.00%。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活跃增长点,其数量的固稳将激发更多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二)区域分布均衡性有待改善,行业利润率差异明显

从区域分布看,2023年,500强企业中东部地区企业数量达到264家,占比52.80%。虽然其同比下降3.40个百分点,但仍占有绝对优势;中部地区占18.20%,同比增加3.80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占15.60%,东北地区占13.40%,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从省份分布看,山东(占28.20%)、广东(占8.40%)、黑龙江(占7.40%)排名前三。超过20家的省(区、市)还包括安徽(24家)、江西(23家)、辽宁(21家)和北京(20家)。

图1500强企业区域分布

从行业分布来看,产业领域多元,盈利能力分化明显。500强企业的行业分布相对均衡,食品、粮油、农产品流通、畜牧和饲料等行业入围数量相对较多。其中,食品行业入围数量达到139家,在500强企业中占比最高;粮油和农产品流通行业分别以104家和98家的入围数量排名第二和第三,显示出500强企业在保证农产品稳定供应中的重要作用。与上一年度相比,入围的粮油企业增加了21家,农业社会化服务企业增加了13家,水产企业减少了12家。从行业利润率看,2023年,饮料和酒类行业的净利润率最高,为8.62%;其次是农业投入品行业(4.16%)和食品行业(3.67%);受行业周期性影响,畜牧行业的平均净利润率仅为1.15%;受能源价格上涨挤压盈利空间等因素影响,农产品流通行业平均净利润率降至2023年的2.06%。

图22023年500强企业行业分布(单位:家)

(三)企业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意识增强,整体保持较强发展韧性

净资产收益率(ROE)是衡量企业利用其资产创造利润能力的重要指标。从500强企业数据来看,企业的平均ROE从2022年的-0.13提升至2023年的0.09,成功实现了由负转正。这一变化表明500强企业在提升资产利用效率上取得成效。但从整体上来看,农业企业的盈利能力仍待提升。近年来,市场需求的变化、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以及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等多重因素,使得企业在成本管理和利润优化方面面临很大挑战。2023年,500强企业的平均净利润率为2.83%,同比下降0.64个百分点。净利润率变化不仅表明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成本控制难度加大,也凸显了当前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和盈利空间被压缩的现实。为增强企业应对风险和冲击的能力,各级政府出台多项补贴政策,农业企业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受益。2023年,500强企业的平均财政补贴总额达0.45亿元,同比增长7.14%。财政补贴的增长为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改进等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企业增强应对风险能力、提升产业韧性提供了保障。

另一方面,企业也积极应对挑战,“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呈现出稳中求进的态势。资产负债率是总负债与总资产的比值,反映企业的财务结构和长期偿债能力。2023年,500强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为53.24%,同比下降0.80个百分点,显示出农业企业在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资产负债率的下降不仅反映了企业在合理利用债务融资和优化资本结构方面的努力,也表明其整体抗风险能力有所提升。从行业分布来看,农业社会化服务行业(60.41%)和农产品流通行业(58.25%)的资产负债率位列前两名,表明这两个行业在运营中对外部融资的依赖较大,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激烈和流通成本上升的背景下,企业需要更多资金支持其业务扩展与供应链优化。饮料和酒类行业(47.74%)及水产行业(47.79%)的资产负债率相对较低,说明这些行业在财务管理上保持了较高的稳健性,资金运作效率较高。

从运营能力和成长能力来看,500强企业仍然保持着较强的经济活力。500强企业的平均资产总额达100.48亿元,同比增长5.33%,反映出500强企业资产规模仍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总资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总资产使用效率的重要指标,总资产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的资产使用效率越高。2023年,500强企业的平均总资产周转率达到1.59,同比提高0.05。长期来看,企业经营向好、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

图32023年500强企业分行业平均利润率

(四)品牌建设投入增加,电子商务发展迅速

科技创新情况

农业企业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2023年,500强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数量和强度稳步提升,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科技投入规模持续增长,科技投入水平不断提升

2023年,500强企业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额均值为0.67亿元,同比增长4.51%,显示500强企业抓住了发展的关键,在科技研发方面持续加大投入,这为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高质量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从行业分布来看,农业投入品行业(1.06亿元)和饲料行业(0.87亿元)在R&D经费投入方面位居前列,反映了技术密集型领域对研发的高度需求。这些行业通过加大科技研发力度,不断优化产品性能和生产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未来,投入相对不足的行业需要加快技术升级步伐,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管理效率,以应对市场竞争和消费升级的需求。

科技投入强度(即企业R&D经费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是衡量企业科技创新力度的重要指标。2022年,500强企业的平均科技投入强度为1.44%,略高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强度(2022年1.39%)。这一数据表明,农业龙头企业在科技研发方面的投入力度与工业企业相当,为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和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从具体行业来看,2023年,农业投入品行业的科技投入强度最高,达到3.35%,明显高于其他行业,表明该行业在科技研发方面投入居于领先地位。农业投入品行业的高投入主要体现在种子技术、生物农药和高效肥料等领域。

(二)科技人才占比增加,员工培训力度加强

人才作为企业创新的第一资源,是推动科技研发的关键力量。长期以来,科技人才匮乏一直是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农业企业在吸引高端科技人才方面面临挑战,尤其是一些传统行业的研发岗位吸引力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在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机制上逐步加大投入力度,员工培训成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2023年,500强企业培训次数平均为99.40次,同比增长6.50%,体现出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素质能力和工作绩效的提升。2023年,500强企业科技人员占比均值为11.19%,同比增长0.40个百分点,比2021年增加了0.73个百分点,这反映出企业在吸引和培养科技人才方面所作努力卓有成效。各行业科技人员占比相对接近,粮油、水产、饲料、农业投入品和其他特色产业的科技人员占比均值在12%~13%之间,畜牧行业科技人员占比均值为8.92%,相对较低。

图42023年500强企业分行业平均科技投入强度和科技人员占比

绿色发展情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发展生态低碳农业是中国特色农业强国的重要特征。2023年,500强企业积极推进绿色转型,在绿色发展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农业企业的绿色发展意识明显增强。

(一)绿色发展意识增强,节能减排取得明显进展

在绿色生产方面,2023年,500强企业的绿色生产投入强度(绿色生产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均值为1.38%,同比增加0.05个百分点。这一数据表明,尽管整体增幅有限,但500强企业在绿色生产领域的投入仍在增长,为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提供了保障。分行业看,饲料行业绿色生产投入强度相对较高,达到2.11%;农产品流通行业相对较低,为0.39%。在节能减排方面,2023年,500强企业单位营收综合能耗均值为0.27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3.67%,表明500强企业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生产流程和采用清洁能源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绿色税制释放发展红利,环境管理体系建设日益完善

履行社会责任情况

农业企业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推动者,不仅在产业链条上发挥着引领作用,更是联结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桥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500强企业通过多种联农带农机制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一)党建工作发挥引领作用,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2023年,500强企业董事会和监事会中党员比例均值达到70.17%,同比增长1.01个百分点,表明党建工作在农业企业管理中得到持续强化。2023年,500强企业前五大股东持股比率均值为90.48%,较2022年下降0.29个百分点。这表明企业股权结构相对集中,能够在决策中保持稳定和高效的执行力;持股比例的微幅下降反映出企业在引入更多中小股东或开展股权多元化方面有所尝试,以增强灵活性或吸引外部投资。独立董事可以在董事会中发挥参与决策、监督制衡、专业咨询作用。2023年,500强企业独立董事人数占董事会总人数比例均值达到40.47%,超过1/3。

(二)联农带农机制完善,经营主体加快融合发展

2023年,500强企业通过合作联结、股份联结、合同联结等多种模式,平均带动农户数量达到5.77万户,同比增长12.04%。其中合同联结平均带动农户数量为3.46万户,同比降低3.02%;合作联结平均带动农户数量达到2.63万户,同比增加53.69%;股份合作联结平均带动农户数量为0.78万户,同比增加5.65%。合作联结模式的快速增长,显示出“农业企业+合作社”等产业主体融合发展的趋势。农业企业在整合产业资源、提升小农户生产能力以及拓宽农产品市场渠道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与生产经营主体相结合,能够发挥更强的联农带农作用,同时也能够克服信息不对称导致管理成本过高的问题,提升自身经营管理效率。2023年,500强企业中为合作社、家庭农场或合作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的有351家,比2022年增加了4家,表明更多农业企业主动通过技术支持、市场信息共享以及农机服务等多方面的支持,帮助小农户提升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从季节性用工数量看,2023年,500强企业平均雇佣的季节性用工数量达到2010.49人,同比增长8.28%,反映了农业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优化用工机制方面的积极推进,不仅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地区的就业压力。

(三)带农增收取得明显成效,社会公益事业投入增加

2023年,500强企业平均带农增收金额达到3.34亿元,同比增长5.70%,充分体现了农业企业在促进农民增收中的辐射作用。其中,奶业行业带农增收金额均值最高,达7.62亿元,显示出奶业行业在产业链延伸、区域经济带动和农民参与生产中的突出贡献。相比之下,粮油行业和农产品流通行业尽管规模较大,在联农带农机制上的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2023年,500强企业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投资均值达到0.29亿元,同比增长18.33%。这一增幅表明,500强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力度持续提升,不仅提升了区域经济活力,还为农民创造了更多稳定的就业机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企业对农村地区的捐赠力度也在稳步增加。2023年,500强企业对农村地区的捐赠金额均值达到82.32万元,同比增长0.33%,体现了500强企业在支持乡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益事业方面的持续努力。

表12023年500强企业分行业平均带农增收金额和带动农户数量

结语

2023年,中国农业企业500强稳扎稳打、提质增效,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在营收能力、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社会责任等多方面展现了高质量发展态势。这些数据不仅是500强企业自身经营状况的反映,也是其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成效的体现。与此同时,500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等共性问题,但随着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政府扶持力度增加以及社会舆论环境优化,农业企业将以更强的信心和底气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作者单位:郭芸芸、王振东,农民日报社三农发展研究中心;韩昕儒,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THE END
1.2025年气候智能型农业行业分析报告:国内市场需求及细分占比调研贝哲斯咨询发布的2025年中国气候智能型农业行业调查报告着重从中国行业整体及细分市场规模、产业链结构、品牌竞争格局等多方面,多角度阐述了气候智能型农业行业的市场概况,并在此基础上对2025-2030年行业的发展前景和走势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结构方面,报告对气候智能型农业产品类型、应用领域、标杆企业及中国华东、华南、https://www.gelonghui.com/p/1569210
2.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其间,举行了2025农业企业ESG优秀案例征集启动仪式。 据介绍,半月谈作为中宣部委托新华社主办的党刊,长期关注“三农”领域,正不断挖掘农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案例,发挥媒体力量,为推动农业企业可持续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https://www.agri.cn/zx/nyyw/202412/t20241231_8702711.htm
3.ESG表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期刊随着"双碳"战略的提出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我国新的发展目标.在企业层面,ESG表现不仅是企业责任的体现,更成为了衡量企业长期价值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基于此背景,以 2010-2022 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研究ESG表现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cwyjr202402005
4.经济学论文ESG表现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文献综述.doc经济学论文--ESG表现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文献综述.doc 5页内容提供方:jsjftp 大小:44.5 KB 字数:约6.43千字 发布时间:2023-06-05发布于山东 浏览人气:488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602/8017051055005074.shtm
5.中微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股票频道报告期内,不存在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的特别重大风险。公司已在报告中详细描述可 能存在的相关风险,敬请查阅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四、风险因素”部分内容。 四、?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五、?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 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SN2024031800019075.shtml
6.及其相关债券的信用状况进行跟踪分析和评估,确定维持中联重科亿元和 0.90 亿元;公司信用减值损失主要为应收款项坏账损失,资产减值损 失主要为存货跌价损失及合同履约成本减值损失,工程机械行业内企业存在多种结算方式,这决定其持续面临一定风险敞口,故信用减值 损失对公司利润影响具有一定延续性;2023 年其他收益为 8.49 亿元,公司其他收益主要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对公司利润http://disc.static.szse.cn/download/disc/disk03/finalpage/2024-05-29/f4d82fda-76aa-43ca-b7e7-adb8b8fbb3fd.PDF
7.军工(161024)个股概要股票价格最新资讯行情走势之前的文章我们系统分析了何为深层政府(deepstate), 以及这些阴影集团是如何影响/操纵着美国: 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为什么加州流浪汉越来越多? 关于美国总统辩论,以及美国深层政府究竟如何运作(1) 关于美国总统,以及美国深层政府究竟如何运作(2) 深度理解美国医疗保险体系(一) 随着特朗普胜选总统,我们或将见证又https://www.laohu8.com/stock/161024/
8.《伊利乳业集团杜邦分析研究》文献综述3400字.docx伊利乳业集团杜邦分析研究文献综述2.1 国内文献综述2.1.1 关于收益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陈涛,赵婧君2020年1政府补助研发投入与盈利质量研究中提到政府补助研发投入盈利质量三者之间两两正相关,企业可以通过政府补助完善资本市场的各项法规,激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67752478.html
9.企业ESG表现与数字技术创新2024 企业 ESG 表现与数字技术创新 张树山, 陈凯旋 (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吉林 长春 130117) 摘 要: 基于 2009—2022 年 A 股非金融类企业数据, 探讨企业 ESG 表现对数字技术 创新的影响. 研究发现: 企业 ESG 表现可以显著提高数字技术创新水平. 机制检验发现, 企业 ESG 表现通过识别数字创新机会,http://cjlc.zufe.edu.cn/EN/article/downloadArticleFile.do?attachType=PDF&id=2237
10.ESG表现如何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基于创新痛点的多重机制分析本文以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研究ESG表现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并从资源与风险角度开展机制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良好的ESG表现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机制分析发现:在资源获取方面,ESG表现可以通过降低债务融资成本、争取政府补助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在资源配置方面,ESG表现可以通过提高投资效率促进https://read.cnki.net/web/Journal/Article/YHQY202404001.html
11.管理学院2024届校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名单公示29 高管薪酬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 田玉燕 胡玲 30 政府补助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王佳怡 胡玲 31 高管团队创新注意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施露凡 黄干 32 ESG表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陈娟 黄干 33 上市公司2023年度财务报表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分析 鲁舒婷 陈新国https://m.sme-gov.cn/hbjinzhou/news/43610.html
12.浅谈ESG新政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审计应对2、新能源汽车补贴对收入的影响 对于新能源汽车厂家取得新能源汽车补助时,应关注对车企“直补”和“对消费者或下游顾客的补助”新能源汽车厂家按照“从政府取得的经济资源,视为企业商品或服务的对价或者对价组成部分”,车企按照终端售价(包含政府补贴)确认为商品收入的合理性是否充分。 https://www.shinewing.com/audit/practising/detail/64a54f01f678ac623dbc026f.html
13.中泰证券: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如适 用) 2021年金额 2020年金额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8,067, 49,277, 21,089,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 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 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 的政府补助除外 82,430, 64,605, 60,307,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 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 投资时应享有https://doc.mbalib.com/view/c7b7966dfbde90ace10b0b3645c98ec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