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寻甸县43家(含国家级1个、省级8个)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经监测运行情况良好,企业经济效益增加)。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增幅完成情况,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预计销售收入完成1087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预计总产值完成127530万元,比上年增长10%。全县产业化龙头企业从业人员达1723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农户43968户。计划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个,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个。
一、存在的问题
(一)龙头企业参与带动率低
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部分龙头企业(合作社)自身实力和履行社会责任能力不强,有些合作社徒有虚名,难以与贫困户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一些贫困户市场导向不足,追求短期效应,盲目跟风种养,产品因同质化严重而面临滞销,农业产业受国家政策、产业调整、季节因素、自然灾害和市场行情影响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弱,容易出现较大波动。
1.龙头企业规模偏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大部分企业都还都停留在纯种、养初级阶段,企业附加值不高,企业经营程度又低、规模小、经营技术和管理落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一些龙头企业市场竞争力弱,占有率低,辐射面不大,对农户拉动力不强,农民增收缓慢。
2.部分企业管理方式、生产方式落后,技术含量偏低,盈利能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企业成长速度缓慢。市场开拓能力不强,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辐射面不宽,市场制约因素明显。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还不高,企业财务管理普遍较为混乱,帐簿不健全,会计信息不真实,核算随意性较大。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没有建立,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
3.人才培训、技术推广、科技保障、市场开拓等产业化服务体系滞后。企业集团还没有形成,产值过亿元,税收过千万元的大型骨干企业很少,资源优势还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缺乏具体的针对性政策
2.优化产业扶持政策。全面落实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各乡镇可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每个脱贫产业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扶持的主体、环节、重点、标准及方式。强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激励贫困户自主发展特色产业,充分调动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
3.探索新型机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订单生产、土地流转、务工就业、参股分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完善龙头企业与贫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二者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努力实现“双赢”。
(三)项目缺乏科技资金支持
2.企业融资困难。资金困难已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化特别是龙头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融资渠道少,贷款难,资金周转缓慢,企业普遍感到发展资金不足,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后劲。
二、下步工作措施
(一)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完善龙头企业科学管理,加强服务,着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打造一批竞争力强和市场占有率高的龙头企业集群,实现龙头企业发展有较大的突破。
(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积极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新要求,树立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的新观念。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着力点,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经纪人和农业经营中介组织建设,开展好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做出贡献。
(三)大力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突出招商引资,积极争取各方面资金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全面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农产品竞争力。
(四)积极拓宽农产品物流销售渠道,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完善农产品销售网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