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行业投资潜力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研究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中研普华

种子行业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提升农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全球市场规模:全球种子市场在2023年达到了约4500亿美元,并预计在未来几年以6%至7%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28年市场规模可能达到6500亿美元或更高。

品类结构:中国种子行业产品主要由玉米、水稻、小麦、马铃薯、大豆等组成。其中,玉米、水稻、小麦种子的市值占比较大。

市场竞争格局

企业数量与规模:中国种业市场以中小企业为主,产业格局分散,行业集中度较低。但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布局,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具有较大规模和实力的种业企业。

市场份额:中国种子行业市场前3名企业市场份额合计较低,远低于全球种业市场中前5名企业市场份额的合计。这表明中国种子市场仍有较大的整合空间和发展潜力。

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育种技术:育种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研发是种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随着基因编辑、生物育种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种业研发将更加精细化和高效化,推动种业产业升级。中国在水稻、玉米等作物的育种技术上取得了显著成果,如利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培育出具有香味特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

研发投入:虽然中国种业企业的研发投入在逐年增加,但整体投入水平仍然较低。许多企业缺乏丰富的种质资源和高层次专业人才,导致研发投入捉襟见肘。因此,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引进力度。

政策环境与支持措施

法律法规:中国已出台了涵盖种质资源保护、品种审定、新品种保护、鼓励自主创新、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等多方面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种子行业的法律法规监管体系,为种子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政策支持:政府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如稻谷补贴、最低收购价政策、产粮大县奖励等,保障了农民的利益,提高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同时,政府还积极推动种业国际贸易和技术交流,为行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行业发展趋势与展望

市场规模继续扩大: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种子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技术创新与突破:随着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种业将迎来更多的技术创新和突破。这将进一步提高种子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国际化发展加速:中国种业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具有一定的竞争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拓展,中国种业将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国际市场份额。

产业链协同发展:未来,种业将更加注重产业链的协同发展。通过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将有助于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种子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企业需要抓住机遇,加强科技创新和市场拓展,提升自身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同时,政府也应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和监管力度,为种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种子行业作为农业的“芯片”,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对于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根本性作用。

一、种子行业发展现状

市场规模

全球种子市场规模:2023年大约为4500亿美元,预计在未来几年将以6%至7%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增长,至2028年市场规模可能会达到6500亿美元或更高。

中国种子市场规模:近年来持续增长,2022年达到1332.36亿元,较2021年增加51.80亿元,增幅为4.05%。2023年,中国农作物种子市场规模首次突破1500亿元,达到了1563亿元。其中,四大作物(玉米、水稻、小麦、大豆)占到了总产值的64%。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400亿元。

市场结构

品类结构:中国种子行业产品主要由玉米、水稻、小麦、马铃薯、大豆等组成。其中,玉米、水稻、小麦、马铃薯及大豆种子的市值占比分别为22.87%、16.69%、13.29%、11.82%、3.52%。杂交水稻种子的年产量稳定在2亿公斤以上,市场规模约为171亿元左右,且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企业规模:中国种业市场以中小企业为主,产业格局分散,行业集中度较低。截至2022年末,全国纳入农作物种业统计的持有效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数量达8159家,2023年增至9841家,其中正常生产经营的8721家。但资产总额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数量较少,占比不足0.5%。

区域分布:华东地区是中国农作物最大的优势区,企业数量超过全国的两成,种子企业的总资产超过四分之一,种子销售收入在三分之一以上,种业的科研投入占全国的近四成。

中国种子市场呈现出区域性与全国性竞争并存的特点。不同地区的种子市场受到当地气候、土壤、种植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布局,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市场上存在科研机构附属的种子公司、民营种业企业以及外资种业企业等多种类型的企业,各具特色,在市场中占据不同的地位。其中,民营种业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和改革,逐步壮大成为中国种业企业的主体。外资种业企业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中国市场中占据一定份额。

研发投入

全国种企科研总投入有限,且投入不均衡。2023年,全国种企科研总投入76亿元,44%的种企完全没有研发投入,研发投入超过300万元的种业企业有286家,占比仅3.3%。

尽管如此,仍有部分企业在研发方面表现出色。例如,河南金苑种业作为国内优秀的科技型民族种企,重视科研创新,2021~2023年度研发支出分别占企业年营收的6.95%、7.82%和6.29%,平均占企业年营收7%左右。

二、未来市场经济发展前景趋势

法规政策完善

EDV制度建立和审定制度改革将推动中国种业科技创新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迈向“国际化、综合化、体系化”。

中国将会进一步扩大品种保护范围和环节,加大处罚和赔偿力度,有效遏制恶意模仿育种、简单修饰性育种的行为,保障原始创新权利人的利益,为加强知识产权国际布局创造条件。

技术迭代加速

育种技术创新历程经历了“传统育种、杂交育种、生物技术育种、智能设计育种”四阶段技术迭代。未来,四阶段技术迭代趋势不仅体现了育种技术从传统向现代化、从粗放到精准、从人工到智能化的转变,也预示着种子行业将迎来更高效、更精确、更环境友好的育种新时代。

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将推动种子行业淘汰落后产能,进而提升行业门槛。未来,掌握生物技术育种体系的大型“育繁推一体化”种企将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兼并重组活跃

兼并重组带来的规模效应和技术整合有助于种业企业更有效地应对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同时也推动种业向着更高效、更创新的方向发展。

转基因商业化进程加快

转基因技术具有加快育种进程、突破种间生殖隔离、有目的地改造品种、减少环境污染等竞争优势。随着中国转基因商业化进程步入快车道,其应用范围和效果也将逐步提高,有望改变国内农业生产结构和利益分配格局,推动中国种业迎来新一轮增长。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对粮食和农产品的需求不断攀升。据联合国预测,全球人口将在2050年达到约98亿,粮食需求将比目前增加60%以上。为了满足这种增长的需求,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成为关键,而高效、优质的种子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

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构成了严峻挑战。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诸如抗旱、抗涝、耐盐碱等耐逆境的作物种子需求大幅增长。

中研普华通过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帮助客户降低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

查看详情→

近年来,我国政府把汽车强国上升到了国家战略,推出了一系列在政策,支持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在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汽车行业国产化进程加快...

近年来,羽毛球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羽毛球市场的增长得益于多个因素,包括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羽毛球运动的普及、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消费升...

深圳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补贴条件大幅放宽11月25日,深圳市商务局印发了《深圳市2024年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指引(2024年11月修订版)...

我国2027年底将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11月25日,工信部等十二部门发布《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持续增强5G规模应用的产业全链...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据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良好的数据基础设施能够打破“数据壁垒”...

2024年中国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趋势预测一、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行业背景1.1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概念互联网+1...

THE END
1.2018年全球种子行业市场分析:产业链一体化发展40亿市场规模中国全球种子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全球种业已经形成育种-制种-销售三大环节较为成熟的产业链,其中育种环节是种子产业的核心部分。全球种业经历政府主导时期,立法经营时期、垄断经营时期三个阶段后,现已进入种业全球化的发展阶段,目前全球种业呈现产业链一体化和与其他产业密切相关的特点。 https://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459/191009-23a88359.html
2.2024年小麦种子行业发展趋势中国小麦种子发展现状与前景趋势分析市场竞争中洞察投资机会,合理调整经营策略;为小麦种子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市场情报信息以及合理参考建议,《中国小麦种子发展现状与前景趋势分析(2024-2030年)》是相关小麦种子企业、研究单位及银行、政府等准确、全面、迅速了解目前小麦种子行业发展动向、把握企业战略发展定位方向不可或https://www.20087.com/5/85/XiaoMaiZhongZiHangYeFaZhanQuShi.html
3.晋城种子加工机械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工资待遇人才需求发展趋晋城种子加工机械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怎么样?工资待遇高吗?据统计,取自份样本。晋城种子加工机械行业招聘哪些岗位?。想了解各岗位工资待遇怎么样?来职友集。https://www.jobui.com/salary/jincheng-all/ind-zhongzijiagongjixie/
4.中国种子协会介绍中国玉米种业行业现在的发展趋势第三十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执行委员会成员,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邓光联先生:感谢您的提问。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近年来年种植面积超过6亿亩,仅2021年玉米产量超过2.7亿吨。为发展畜牧业和加工之用,我国国产玉米还有部分缺口,因此,发展玉米生产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国策。 我国玉米种子的市值为270亿元左右,在各类种子的https://www.beijing.gov.cn/shipin/zhuantishipin/23687.html
5.2024二、对行业发展的战略建议与方向指引 12 第九章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13 一、转基因大豆种子的潜在风险 13 二、风险应对策略与预案制定 13 第十章结论与展望 14 一、报告总结 14 二、行业展望 15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转基因大豆种子行业的市场现状、发展趋势及未来展望。文章分析了政策支持与监管完善对行业发展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025/6051024104010235.shtm
6.2025年中国水稻种子供需现状平均售价及竞争格局占比我国种子行业发展起步较晚,种业市场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得以初步建立并缓慢发展,以2000年《种子法》实施为标志,我国种业进入市场化阶段,开始蓬勃发展。2021年我国种业市场规模达1180亿元,其中杂交水稻种子仅次于玉米种子,2015-2018年整体供种量持续上升,2019年调价背景下供需下降,2021年粮食需求大增背景下水稻种子供给https://t.10jqka.com.cn/pid_414137745.shtml
7.2024品种结构及科技含量 13主流玉米品种特点及应用范围 13新一代玉米品种培育进展 15基因工程及生物技术在玉米种子领域的应用 17二、中国玉米种子行业发展潜力评估 201.市场需求驱动因素 20玉米产业结构升级对种子的需求影响 20玉米产业结构升级对种子的需求影响 21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发展趋势 22国际玉米贸易格局变化的影响 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73422082.html
8.2022年中国种业市场规模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分析我国种子行业发展起步较晚,种业市场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得以初步建立并缓慢发展。育种技术方面,我国杂交育种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而对于目前国际种业研发中主流的生物育种技术,我国目前尚处于积极探索阶段,大规模商业化虽仍需时日,但市场空间巨大。近年来,我国政府对生物育种的政策支持力度出现增强趋势,商业化进程有望逐https://www.scnjw.com/.content/myarticle/myarticle/e465bd61-bbcf-11ec-b1d7-04d9f5394155/
9.中国种子产业存在问题(通用6篇)第九章花卉种子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234 第一节2011-2017年中国花卉种子市场趋势分析23 4一、2011-2013年中国花卉种子市场趋势总结23 4二、2013-2017年中国花卉种子发展趋势预测237第二节2013-2017年中国花卉种子行业技术趋势240 一、花卉种子行业发展新动态240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mqt3220t.html
10.第十九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与产品交易会举办新品种新技术新种子质量管理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基础保障。会上,金石桥介绍,面向种业振兴目标要求,推动种子检验认证工作,我国即将实施种子质量认证制度,将在保障种子质量,提升作物单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聚焦行业发展趋势 研讨科技前沿热点 在同期举办的小站稻种植业论坛上,现场座无虚席,多位业内专家的创新成果引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7128&newsId=5219805
11.罗望子种子粉行业2024年全球与中国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分析第一章:分析罗望子种子粉行业特点、分类及应用,重点分析中国与全球市场发展现状对比、发展趋势对比,同时分析中国与全球市场的供需现在及未来趋势。 第二章:分析全球市场及中国生产罗望子种子粉主要生产商的竞争态势,包括2023年和2024年的产量 、产值(万元)、市场份额及各厂商产品价格。同时分析行业集中度、竞争程度,以及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2691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