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跌价可以转回,结转成本时跌价准备冲减成本
存货的会计处理
一|存货的确定和分类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存货包含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包装物、周转材料、在途物资、发出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委托加工物资等。
二|存货的形成及会计处理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等
其中,供应商赠送,接受赠送存货的入账价值如同外购类存货,需包括买价(捐赠方提供的有关价格凭据,如捐赠方没有提供凭据,可根据同类或类似存货存在活跃市场价格计算,或是不存在同类存货活跃市场,则按捐赠存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入账价值),加上运杂费、途中损耗、税金等费用。
贷:营业外收入——捐赠收入
2、加工成半成品或产成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借:半成品、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品——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折旧费、检验费、水电费等
委托加工:材料成本+加工费用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半成品、原材料等
贷:银行存款
3、提供劳务:企业提供劳务的,所发生的从事劳务提供人员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可归属的间接费用,计入存货成本。
借:劳务成本
贷: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等
4、收获农产品: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
4.1消耗性生物资产收获农产品的会计处理
从消耗性生物资产上收获农产品后,消耗性生物资产自身完全转为农产品而不复存在,如肉猪宰杀后的猪肉、收获后的蔬菜、用材林采伐后的木材等,企业应当将收获时点消耗性生物资产的账面价值结转为农产品的成本。
借:农产品
贷:消耗性生物资产
4.2生物性生物资产收获农产品的会计处理
生产线生物资产具备自我成长性,能够够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反复使用,从而不断产出农产品。从生产性生物资产上收获农产品后,生产性生物资产这一母体仍然存在,如牛奶、水果等。
借:农业生产成本——农产品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等。
5、非货币资产交换: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5.1换入存货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
支付补价方:
换入存货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运杂费等可计入成本的费用+换出资产增值税+支付补价-换入资产的增值税
收到补价方:
换入存货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运杂费等可计入成本的费用+换出资产的增值税-收到的补价-换入资产的增值税
5.2换入存货以账面价值为计量基础
参考:
6、股东实物出资: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借:库存商品等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7、债务重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
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8、企业合并: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
主要是吸收合并,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被合并方的全部净资产,并将有关债务,资产并入合并方自身的报表进行核算,原被合并方注销法人。
借:固定资产/存货/原材料等资产类科目
贷:应付账款/短期借款等负债率科目、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权益类科目
三|存货的发出
1、先进先出法
在物价持续上升时,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
2、移动加权平均法
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进货的实际成本)/(原有库存存货数量+本次进货数量)
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的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3、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Σ(本月某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某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4、个别计价法
在这种方法下,是把每一种存货的实际成本作为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的基础。
四|存货成本的结转
1、销售商品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
2、销售原材料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
贷:其他业务成本
3、出借包装物
借:销售费用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五|期末计量
期末,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当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的估计售价=合同价(有合同)或市场价(无合同)
生产再销售的材料可变现净值=产品估计售价-至完工将要发生的成本-销售产品的销售费用和税金
存货跌价准备=存货成本-可变现净值
存货账面价值=存货成本原值-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跌价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注:“资产减值损失”是损益类科目,计入利润表,使营业利润减少;存货跌价准备是存货的备抵科目。
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贷:资产减值损失
企业结转存货销售成本时,对于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应冲减成本。
贷: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六|盘存
盘存方法
实地盘存制(定期盘存制)
永续盘存制(账面盘存制)
操作
企业只在账簿中登记存货的增加数,不记减少数,期末根据清点所得的实存数,计算本期存货的减少数
企业设置各种有数量有金额的存货明细账,根据有关出入库凭证,逐日逐笔登记材料、产品、商品等的收发领退数量和金额,随时结出账面结存数量和金额。采用永续盘存制,可以随时掌握各种存货的收发、结存情况,有利于存货的各项管理
在实际中,一般采用永续盘存制。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前后期应保持一致。
盘存结果
期末结存=期初结存+本期增加-本期减少
销售成本确定方法
期末通过盘点倒推本期销售成本
可根据账面记录计算销售成本
盘点目的
确定期末存货的数量,从而倒推出销售成本
为了保证账实相符
优点
简化日常核算工作
有利于加强对存货的管理
缺点
不能随时反映收入、发出和结存的状态,不便于管理人员掌握情况;
容易掩盖存货管理中存在的自然和认为的损失;
只能期末盘点时结转成本,不能随时结转成本,实用性较差
存货明细记录的工作量较大;
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
盘盈
盘亏
批准前
借:原材料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贷:原材料等
批准后
贷:管理费用
借:管理费用(收发计量、管理不善)
或营业外支出(非正常原因)
七|存货的财务操纵空间
1、采购时挂账“预付账款”或“其他应收款”科目,不确认费用,从而虚增收入
2、加工时,将费用资产化,不结转制造费用及直接人工,虚增资产和利润
3、发出时,认为调节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的数量,或者随意变更存货的计价方法
4、体外承担成本,体外资金购置原材料或服务,第三方开票,虚增利润
5、利用关联交易、隐蔽关联方、利益交换实现无偿或不公允采购
6、其他:滥用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变更、滥提或少提存货跌价准备等
例如:
1.虚构存货,譬如编造虚假资料,虚增存货数量,例如向同行借入原材料充作存货、反复盘点扩大存货数量、提供虚假发货单或验收入库报告、以非法购买的发票虚增存货
2.在会计期末收到一大批存货,并把有关的发票、验收报告及复印件抽走,实物盘点时,将这批实物记入审计师测试的存货之中,以此高估存货价值
3.对于外购的原材料,只计算材料成本,将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等剔出,以加大原材料的单位成本
4.存货清点中发现毁损材料,企业为掩盖业绩的不景气,不按规定把毁损情况写进报告,使其毁损价值仍隐藏在存货中,造成企业“虚盈实亏”
5.为压低利润,企业只列报盘亏报告,而盘盈隐匿不报和不作转账处理;或是在效益不好之际,只列报盘盈报告,而对于材料盘亏留待下年处理
6.生产车间领用材料时,领用的材料不用或少用,但并不做退料处理,或退库不记账,以此积少成多,形成大量的账外物资
7.自制材料不入账、盘盈或接受捐赠的材料不入账、回收的零碎材料不入账,据为己有
8.此外,还有调整产成品的制造成本、改变低值易耗品核算方法;或分期收回货款,多结转或少结转生产成本,使利润在不同会计期间人为转移等手段
尽调、审计核查应对:分析/走访/盘查
八|存货的财务分析要点
1、结合行业看存货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是否合理(毛利率是否合理),存货增长与营收增长是否匹配。
2、结合历史看存货占总资产、占营收的变化是否合理。
3、从产品种类、存货分裂拆分存货,看存货结构是否合理。
5、有发出商品的企业,通常可以利用发出商品占比来衡量企业话语权
7、服务型企业存货通常较少,物流服务企业没有存货也正常。
九|案例
以上操作导致2013-2015年期间,公司虚增收入约4.83亿元,少计管理费用约2,960.86万元,多计成本约2.35亿元,少计存货约5.06亿元。
账外库房的设立真是脑洞大开,但是公司没有做好现金流的作假,虚增的应收账款无法冲减。
2014年前三季度公司业绩由盈转亏8.12亿元
2018年1月,公司公告预计2017年业绩由盈利0.9亿元至1.1亿元,转为亏损5.3亿元至7.2亿元
2019年第一季度,公司亏损4,314万元
理由都是:虾夷扇贝受灾。
【存货高企】维格娜丝:
1)2010年公司新增店铺101家,新增店铺铺货导致库存商品余额增长4,983.90万元。
2)公司采购和生产的周期性导致报告期年中、年末存货余额较大
3)公司产品销售的季节性导致报告期末存货余额较大
但存货高毕竟面临的减值风险也高,公司2010年营业成本不足1亿,也就是说公司至少储备了1年的存货,而服装行业,特别是流行服饰特别容易出现减值,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最终证监会不予核准其IPO。
个人认为,企业储备半年的存货算是正常,储备一年及以上的存货应谨慎投资。
【存货高企】劲胜智能:大客户依赖,高存货
劲胜智能合并财务报表2018年度存货账面余额4,233,325,705.69元,跌价准备2,151,676,347.99元,账面价值2,081,649,357.70元,大额减值主要是由于公司丢失了第一大客户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