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市公司乡村振兴最佳实践案例|辉隆股份:深耕“三农”沃土“辉隆五好”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新浪财经

目前农业种植主体老龄化、农业应用技术转化效率低,引导农民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提高科技应用水平,创新农业综合服务是加速企业自身转型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辉隆股份顺应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以优质农资产品和服务为保障,积极打造“耕、种、管、收、售”农业产业链服务闭环,通过提供产前优质农资供应、产中种植技术指导、产后粮食烘干收储销售全程化服务,帮助广大农户实现“种得好、管得好、收得好、加工好、卖得好”。截至2022年底,辉隆股份品牌价值135.27亿元,服务土地近10亿亩次,惠及农户近4000万人次,是农民喜爱的中国“农”字号知名品牌。

二、工作与成效

(一)行业率先探索农业综合服务,打造现代农业“辉隆五好”服务模式

辉隆股份致力打造“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平台”,让农业产业链各环节都能通过平台找到价值体现和发展机会。以“种得好”、“管得好”的技术集成和“收得好”、“加工好”、“卖得好”的服务集成,成功探索出科学规范、具备推广价值的现代农业“辉隆五好”服务模式,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有效落地和技术应用转化提升。

“管得好”,抓过程:根据作物生长特点,制定技术方案,全程指导农户进行追肥用药、抗旱排涝等。运用数字技术,开展农机飞防,提高农业服务精度和效率。

“收得好”,抓协同:协同农户种植供应端与政府部门、加工企业需求端之间关系,开展订单农业,做好粮食质量检验,分仓存储,确保颗粒归仓。

“卖得好”,抓品牌:与下游企业开展合作,提供优质原料;生产“辉隆好”自主品牌农资产品,实现优质优价。

“服务+技术”集成:发挥网络、资源、人才、技术、管理等优势,从种植源头抓起,围绕农资供应、订单农业、土地托管、技术培训、田间指导、农机飞防、金融保险和农产品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提供高质量农业综合服务,保障农业产业链价值实现。在农作物生长全周期,把标准制定与实施、技术应用与改进、数字赋能等有效嵌入,促进种植科学管理、信息有效沟通、资源优化配置。

(二)建设“一站式”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农业服务质量

公司聚焦农业生产痛点、难点,在安徽省内庐江、涡阳、六安、含山、全椒、太和、来安、长丰等地建成9个集科研、生产、供应、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平台,采取“讲给农民听、带着农民看、领着农民干”的工作思路,落实“辉隆五好”模式,全面提升为农服务质量。各农服中心根据地域特点、农作物差异性、市场基础,各自走出了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来安农服中心立足“订单种植+稻虾共养”运营方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服务面积由1万亩增加至2万亩,亩均增收约200元。六安、全椒农服中心坚持推广无沟化“辉隆好”稻虾共养新方案,共养面积由1万亩增加至10万亩,区域内小龙虾产量增长40%以上,亩均增收300元以上。

(三)量体裁衣,多措并举实现精准服务

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满足农户多元化多层次服务需求,公司围绕特色农业,将生产资料、技术服务、市场网络深度融合,推广“菜单式”定制化方案和“套餐式”一体化方案,实现由“以服务客户为中心”向“以服务作物为中心”转变,由单纯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解决方案”的转变。

公司发挥协同优势,依托与需求端的合作关系,量身定制符合市场需求的订单,开展订单农业生产、粮食贸易等服务。以来安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为例,公司积极链接政府、农业企业与种植大户,率先实施推广土地托管,高质高效完成当地托管服务;实行订单农业套餐化,根据农户需求进行全方位个性化定制,实现“保姆”式贴心服务。

公司在全国草莓种植基地长丰县设立草莓技术服务中心,集合公司的农资产品、专家团队、科学种植、技术管理等优势资源,持续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提供全程服务,显著巩固、提高了当地草莓产量和品质,并通过示范引领,有效带动当地农户的种植积极性,提高当地草莓高标准种植,助推草莓产业绿色安全发展,让“小草莓”成为“大名片”。辉隆技术员张长伟,专研草莓种植技术20余年,每年召开“辉隆科技大讲堂”200多场、发布草莓栽培技术800多条,惠及近16万莓农,服务面积超万亩,平均效益近4万元/亩,产值近4亿元,助力当地莓农增收近1亿元。2022年,张长伟获评“安徽省科技特派员”称号。

(四)金融“活水”,高效赋能乡村振兴

公司持续探索为农服务含“金”量,通过与银行合作,推广金融助农服务,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将金融活水送到田间地头。截至目前,“辉隆贷”已累计发放金额超6亿元。

(五)数字化转型,深化“服务+技术”集成

(六)创新引领,践行肥药减量增效

辉隆股份围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持续探索更新农业种植技术,缩短应用技术开发周期,提高开发效率,培养农户科学种植理念,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公司联合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合作研制绿色新型复合肥,预计年产绿色新型复合肥10万吨,应用覆盖200万亩次,农民受益超亿元。组建安徽省水溶肥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推出各类水溶肥,肥效利用率提高30%,应用覆盖10万余亩次,带动农民增收超5000万元;农技专家已研发出水稻恶性杂草防除、小麦赤霉病防治、玉米大小斑病防治等覆盖30多种作物200多项应用技术。

公司积极参与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通过参与标准制定提升技术应用服务的标准化,助力农业技术转化效率提升。目前公司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水肥土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已建设示范区10万亩,示范辐射50万亩,亩增收大豆100公斤以上,肥料、水分、农药利用效率均提高8%-10%。参与国家农业部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科技示范项目,在水稻、草莓的主要种植区域选择高效、绿色、精准的施肥施药方案,实现每亩每季减少15%化肥使用量和1.5次农药使用量。承担皖北小麦减肥提质特色化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示范点小麦富钙含量增加10%以上,亩增产8%左右,带动当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质富钙小麦产业发展。

表:部分经济作物种植技术一览表

(七)绿色兴农,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辉隆股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坚持绿色兴农,通过提供绿色、环保、高效的农资产品以及指导农户科学施肥、合理用药等措施,推动公司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助力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公司连续三次中标黄山市“零差价”农药集中配送唯一实施主体。按照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价格、统一管理、统一回收与处置、统一财政补贴“七统一”原则建设规范化农药集中配送网点462个,实现黄山市乡(镇)级农药集中配送网点覆盖率100%,村级覆盖率80%,累计回收废弃农药包装瓶(袋)1.054亿个,无害化处置废弃农药包装物552吨,支付农民回收费1110万元。黄山市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残留农药使用率提高到80%以上,农药使用量比基期下降20%以上,农业节本率超过40%,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率达99%以上,实现环境改善、节本增效、农民增收等多赢局面,为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深化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作出积极贡献。公司入选“年度全国供销合作社城乡优选服务”,并获“金扁担改革贡献奖”。

三、总结与展望

(一)立足现有农服中心,向全省推广

聚焦“辉隆五好”服务模式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计划每年增加2-3个农服中心,安徽省推广至15-20个农服中心点。服务面积达到1000万亩,订单面积50万亩,实现为农服务增收2亿元。

(二)借助供销系统和省外经营网络,向全国推广

公司身为供销社属企业,可借助供销系统以及覆盖全国的辉隆经营网络向全国推广。北方以安徽、江苏为基础,逐步推广至华北、东北等区域。近年来,公司在精耕安徽省内市场的同时,也布局江苏市场,先后推广复制建设11个农服中心,服务覆盖江苏300多个行政镇区域,年农技培训会超百场,受益农民超200万人次。南方以广东、海南为基础,逐步推广至华中、华南等区域。公司在广东、海南、广西等重要经作种植区推广复制建设23个农服中心,为芒果、荔枝、火龙果等30余种经作提供技术指导、效果跟踪、定制植保营养施用套餐,年服务农民超470万人次。

(三)协同合作伙伴,在产业链上下游推广

公司在产业链上游实现“辉隆开处方、上游配产品”的供应链协同合作,同时积极引导下游行业、农户按照“辉隆五好”服务模式,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共同推动整个产业链的质量提升。

(四)提升农业数字化水平,创新发展智慧农业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关键靠创新。辉隆探索的基于“服务+技术”集成的现代农业“辉隆五好”服务模式,紧盯农业科技前沿,大力提升我国农业综合服务水平,必将助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辉隆股份通过发挥自身优势,以农业标准化、数字化、绿色化为发展方向,打造基于“服务+技术”集成的现代农业“辉隆五好”服务模式,保障农业各产业链价值实现,同时引入金融“活水”,缓解农民农业发展资金难题。

THE END
1.农业企业典型案例(通用8篇)篇1:农业企业典型案例 农业产业化典型企业分析一 山东诸城市对外贸易集团公司 【企业概况】山东诸城市对外贸易集团公司属520家国家重点企业、151家全国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全国贸工农一体化试点企业、山东省111家重点国有企业,是全国最大的肉鸡、玉米淀粉、天然色素生产出口基地,目前拥有资产30亿元、2万名职工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mxg6t89.html
2.全国家庭农场典型案例(2022)—发展乡村产业五、发展乡村产业 1. 做勤劳务实、精益求精的“小蜜蜂” —— 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小蜂哥家庭农场 2. 探索杜仲种养结合 做精地方特色农业 —— 河北省邢台红满天家庭农场 3. 产加销一体强实力 传帮带助力促发展 —— 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固日班花苏木巴日嘎斯台嘎查张全宝家庭牧场 http://www.hzjjs.moa.gov.cn/nchzjj/202303/t20230329_6424219.htm
3.农业发展典型案例5篇xx县位于xx省东北部,地处黄卫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65万亩。近年来,xx县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推行三个“全覆盖”,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大力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加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有效促进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动生态农业质效双升。 https://www.gwy101.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14799
4.“农业+大模型”的八大应用嘲及成功案例互联网农业的十大案例“农业+大模型”的八大应用场景及成功案例 当前处于一个农业生产力提升与城镇化融合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此前受耕作主体分散和生产水平的影响,我们的农业在解决了温饱水平之后,长时期处于碎片化作业与集约化程度不足的状态。随着近年智慧化应用积累和大模型的快速发展,“农业+大模型”的结合发展成为一种新的产业形态,https://blog.csdn.net/qq_46094651/article/details/142826174
5.智慧农业成功案例随着国家东西部扶贫写作的深入展开,长三角地区茶叶企业家携资本、技术、市场等资源积极进驻贵州,推动了贵州茶产业的快速发展。自此,贵州茶叶质量不断强化、品牌成功案例 新闻中心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智慧农业是一种怎么的科学技术? 农业物联网系统可以用到农业中的哪些领域? 合作流程 微信客服https://www.yn565.com/case
6.推荐我国农民合作社七个典型成功案例:绿色发展,推动产业转型案例一: 北京市圣泉农业专业合作社 紧盯城乡融合发展,打造“红泥 +”农业产业模式 北京圣泉农业专业合作社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把握城乡融合发展机遇,依托红色土壤资源,围绕阳台蔬菜产业,着力打造 “红泥+盆栽蔬菜、阳台农业、休闲采摘、农业科普、农民培训、红泥泥塑”等“红泥+”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培育“红泥乐农场”https://www.360doc.cn/mip/1063095365.html
7.一则种企遭遇非法鉴定侵害的救济成功案例实际上,这个参会代表所问的问题是目前发生在诸多农资企业面前急待解决的普遍性问题,据新疆一家司法鉴定公司在网上的消息,仅2018年前半年就接手办理了700余例鉴定案件,就笔者接手的案例鉴定,几乎很难见到有一例能够很真实客观、公平公正的鉴定结论书,诸多农资企业都在“司法鉴定”这个节骨眼上吃了亏,败了官司。但还是https://www.nfncb.cn/index.php/zybd/5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