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三届中国创新发展政策与管理年会

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浪潮下,数智创新正引发各行各业的深刻变革。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智创新技术正在重新定义商业模式、重塑行业格局,并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态。面对这一深刻变革,企业必须紧密追随数智化时代潮流,及时进行战略转型以适应市场的瞬息万变。为此,中国创新发展政策与管理年会以“数智创新与战略转型:理论、实践与政策”为主题,于2025年4月11-13日在广州举办第三届研讨会,对此进行深入研讨和广泛交流。

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创新与发展政策专委会、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战略研究院、广东工业大学创新理论与创新管理研究中心联合承办。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穆荣平担任大会主席,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秘书长陈凯华教授和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吴小节教授担任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

会议主题

本次会议主题是“数智创新与战略转型:理论、实践与政策”。通过本届论坛,交流学术思想与前沿研究成果,提出数智创新背景下企业战略转型的新理论、新实践与新政策,为中国企业更好地顺应数智化浪潮和提升全球竞争力建言献策。

会议议题和征文议题包括但不限于:

1.数智创新驱动的战略转型理论创新

2.数智化背景下战略转型的国际经验与中国模式

3.数智创新与传统产业战略转型

4.数智化背景下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机制和政策

5.数智创新、绿色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6.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与企业高质量创新

7.AI驱动的企业战略决策模型与优化

8.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驱动的企业战略转型模式

9.全球创新网络构建与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

10.创新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关键节点与推进策略

11.新兴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演化与治理机制

12.数智创新与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的互动关系及协同发展

13.数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与战略转型支撑

14.数智化背景下的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

15.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与伦理规范研究

16.数智创新背景下创新政策组合有效性的评估

17.大数据驱动的创新政策精准化制定与实施策略

18.大数据驱动的创新决策机制与管理效能提升

19.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协同策略

20.其他研究问题

会议主题:

“数智创新与战略转型:理论、实践与政策”

中国创新发展政策与管理研究现状

一、创新发展政策现状

政策制定与出台: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发展,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政策。例如,《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技术供给、产品打造、主体培育、丰富场景、支撑体系等方面,构建未来产业的发展生态。

工业和信息化部也提出了实施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新动能行动的政策着力点,制定出台生物制造、量子产业、具身智能等领域创新发展政策。

政策支持与保障:

政府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为创新提供全方位支持。例如,通过增加研发经费投入、提供税收优惠、设立创新基金等方式,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同时,政府还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为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应用提供有力保障。

二、创新管理研究现状

研究机构与团队:

中国拥有众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研发中心等创新研究机构,这些机构在创新管理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例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管理学院和经济学院都设有创新管理研究方向。

研究方法与内容:

创新管理研究主要采用实证研究、案例研究、文献综述等方法,对创新过程中的组织、文化、战略、市场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研究内容涵盖创新管理的各个方面,如创新模式、创新机制、创新能力、创新绩效等。

研究成果与应用:

近年来,中国创新管理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发表了大量高水平学术论文和专著。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理论界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也为实践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和指导。例如,一些企业根据创新管理研究成果,优化了创新流程,提高了创新效率和质量。

三、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政策执行与落实:

尽管中国出台了一系列创新发展政策,但在政策执行和落实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部分政策缺乏具体实施细则,导致政策难以落地;部分政策执行力度不够,导致政策效果打折扣。

创新管理研究与实践脱节:

目前,中国创新管理研究与实践之间仍存在一定脱节。部分研究成果过于理论化,难以直接应用于实践;部分实践问题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支持。

国际竞争与合作: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创新发展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同时,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也日益频繁,为中国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四、未来展望与建议

加强政策执行与落实:

建议政府加强政策执行与落实力度,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确保政策能够真正落地生效。同时,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促进创新管理研究与实践结合:

建议加强创新管理研究与实践的结合,推动研究成果向实践转化。通过设立创新管理实践基地、开展创新管理培训等方式,提高实践界对创新管理研究成果的认知和应用能力。

加强国际竞争与合作:

建议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创新网络和创新联盟建设。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等方式,提高中国创新发展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创新发展政策与管理研究可以应用在哪些行业或产业领域

一、高新技术产业

信息技术:包括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这些领域是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政府的创新发展政策和管理研究有助于推动这些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新材料: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的创新发展政策可以引导和支持新材料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

新能源:新能源产业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政府的创新发展政策和管理研究有助于推动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制造业

智能制造:智能制造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政府的创新发展政策和管理研究可以推动智能制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

高端装备: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的创新发展政策可以引导和支持高端装备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三、生物医药产业

生物医药产业是创新密集型产业,政府的创新发展政策和管理研究有助于推动生物医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例如,政府可以设立专项基金支持生物医药技术的研发,推动生物医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四、农业

农业科技:包括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技术等。政府的创新发展政策和管理研究可以推动农业科技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

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政府的创新发展政策可以引导和支持现代农业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五、服务业

金融服务:政府的创新发展政策和管理研究可以推动金融服务的创新,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便捷性。例如,政府可以推动金融科技的发展,提高金融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创新密集型产业,政府的创新发展政策和管理研究有助于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例如,政府可以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基金,支持文化创意项目的研发和应用。

六、其他领域

除了上述领域外,中国创新发展政策与管理研究还可以应用在环保、教育、交通等多个领域。例如,在环保领域,政府的创新发展政策可以推动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促进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教育领域,政府的创新发展政策可以推动教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中国创新发展政策与管理领域有哪些知名研究机构或企业品牌

知名研究机构

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

简介:该研究会是一个高端专业智库和产业创新交流平台,致力于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把握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机遇。

下属机构:包括数字经济研究院和创新驱动研究院等,分别专注于数字经济领域的创新研究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研究。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简介:该中心是清华大学下属的研究机构,专注于技术创新管理、产业政策与战略等方面的研究。

研究方向:涵盖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践、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创新政策与法规等。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简介:作为中国科学院下属的研究机构,该研究院致力于为国家科技决策提供战略咨询和支撑服务。

研究领域:包括科技发展战略、创新政策、产业技术创新等。

知名企业品牌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简介:作为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华为在创新管理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创新实践:华为持续投入大量研发经费,推动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并建立了完善的创新管理体系。

腾讯科技有限公司:

简介:腾讯是中国领先的互联网科技公司之一,在社交、游戏、金融等多个领域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实力。

创新策略:腾讯注重用户体验和极致性价比,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业务拓展,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阿里巴巴集团:

简介:阿里巴巴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之一,也是全球领先的数字经济体。

创新举措:阿里巴巴在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不断创新,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简介:比亚迪是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致力于推动绿色出行和可持续发展。

创新成果: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电池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创新发展政策与管理领域有哪些招聘岗位或就业机会

一、政府及事业单位招聘岗位

政策研究与制定岗位:

职责:参与创新发展政策的调研、起草、制定和实施等工作。

项目管理岗位:

单位:各类创新项目管理机构、科技园区管委会等。

职责:负责创新项目的申报、评审、管理和跟踪等工作。

数据分析与评估岗位:

单位:统计局、市场调查机构等。

职责:对创新政策、项目和市场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评估,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二、高校及研究机构招聘岗位

科研助理与博士后岗位:

单位:各高校的创新发展研究院、管理学院等,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研究机构。

职责:参与创新发展政策与管理领域的科研项目,进行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

教学与辅导岗位:

三、企业招聘岗位

创新管理顾问:

单位:管理咨询公司、创新咨询机构等。

职责:为企业提供创新发展策略、管理咨询和解决方案等服务。

产品经理与项目经理:

单位:科技企业、创新型企业等。

职责:负责创新产品的研发、推广和项目管理等工作。

数据分析师与市场调研员:

单位:市场调研公司、数据分析机构等。

职责:对创新产品、市场和用户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解读,为企业的创新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四、其他就业机会

创新创业项目:

机会内容:为创业者提供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创业培训等全方位服务,鼓励创新创业。

国际合作与交流:

机会内容:参与国际创新发展政策与管理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视野和竞争力。

会务联系人:

陈修德+86-18926213162

王永健+86-15002020598

吴江秋+86-15902053723

征稿要求

论文要求:论文中英文均可,须提交全文,论文篇幅5000-14000字,摘要300-350字。每篇论文均应有标题、作者姓名、单位、关键词和论文摘要。论文写作格式中文参照《科学学研究》,英文参照《InnovationandDevelopmentPolicy》。

THE END
1.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体系、生产模式、 产业形态和价值链为目标,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推动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相结合,探索引领智能制造发展的制造与服务新模式,突破网络协同制造和智能工厂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发网络协同制造核心软件, 建立技术标准,创建网络协同制造支撑平台,培育示范效应强的智慧企业http://www.czzht.com/index.php?c=content&a=show&id=39506
2.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系统软件信息化企业信息化3.完善机制,创新驱动4.加强管理,保障安全 我国信息化建设,处于 –深入发展阶段 我国现阶段信息化 主要任务 & 发展重点(了解) 促进工业领域信息化深度应用,加快推进服务业信息化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全面深化电子政务应用稳步提高社会事业信息化水平城镇化与信息化互动发展强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构建下https://blog.csdn.net/u010209842/article/details/89313021
3.农业科技管理研究会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委员会2023学为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增强我院的向心力、凝聚力、创造力、影响力,2023年12月28日,以“新征程奋力争先 新农科自立自强”为主题,我院组织召开“中国农业科技管理研究会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委员会2023学术年会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建院八十五周年科技成果发布会”。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祝春秀、四川http://www.chinawestagr.com/kjglc/showcontent.asp?id=55139
4.大连市加快培育和发展市场主体实施方案》《大连市新型农业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开发研制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研究制定《大连市智造强市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到2022年底,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数达到70家,培育推荐5户优质企业申报单项冠军;到2024年,培育https://law.esnai.com/do.aspx?controller=home&action=show&lawid=205122
5.2014年度山东势学技术奖建议授奖人选和项目公示山东省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海洋环境监测技术专家,国家海洋监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建者。现任山东省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带头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泰山学者岗位特聘专家、省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十佳);被授予俄罗斯人类自然与生态安全国际科学院终身院士,https://paper.dzwww.com/dzrb/content/20141118/Articel07002MT.htm
6.农业企业经营管理通用12篇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是立国之本,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需要大量懂经营、会管理、知农事,能够进行农业生产的产前预测与计划、产中组织、协调与控制、产后营销的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的从业人员。《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课程是高职涉农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农业企业经营https://xxsbd.xueshu.com/haowen/57110.html
7.成都东软学院24.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 25.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 http://www.brskills.com/#/index 26.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 http://jsjds.blcu.edu.cn/index.htm 27.四川省大学生企业管理挑战赛 http://scsbk.ycfuture.cn/ 28.全国大学生资产评估知识竞赛 https://itbm.nsu.edu.cn/2023/F74B51CC-229D-46AA-A83E-C3AC9A1C98E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