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六大两山经济实践案例看环境企业如何构建价值奇点新闻频道

走访过程中发现,目前仅有小部分企业意识到产业正在升级与转型,并以两山实践为探索方向,寻找生态环境产业的价值奇点,而95%的企业仍停留在末端治理市场。但E20相信两山时代已经开启,这是化解经济与环境矛盾的方向,亦被部分先行企业实践所证明,相信两山案例会不断涌现。

基于此,E20研究院举办了以“用两山理念构建环境企业腾飞的价值奇点”为主题的产业战略沙龙,一方面希望将现有两山案例在行业内进行经验推广,另一方面希望在产业内挖掘更多两山案例、为环境产业的升级树立更多标杆的同时,以《两山经济》为理念和理论指导,与更多的企业共同携手深化《两山经济》的理论与实践,为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占据价值奇点是环境产业向两山产业迈进的创新路径

李伟

他表示,环境产业如需创造价值,亟待转型和升级,末端治理的环境产业终将消失于工业绿色化和城市绿色发展,在此基础上诞生的是两山产业(创造价值的产业),也是未来的朝阳产业。

E20环境平台董事长、首席合伙人/清华海峡研究院生态中国创新中心主任/《两山经济》作者傅涛表示,随着需求的不断释放,单一要素驱动的时代已经结束,环境产业转型和升级迫在眉睫。如何升级?探索和应用《两山经济》四大价值规律会得到答案。

傅涛

沙龙现场,傅涛对四大价值规律做了阐述和说明。他表示,在工业文明体系中,人类劳动是价值创造的主体;而在生态文明体系中,地球生态的价值占据高位。未来的社会是一个互链的社会,价值组合也在发生着变化,价值组成也不可能是简单的人的劳动,人类劳动更大的价值在于连接自然界中生态循环的价值增量,因此,我们应该用更长的眼光看待价值核算。

傅涛表示,以两山产业构建价值的奇点就是循环奇点,从而捕获自然循环与社会循环的增量价值。价值奇点其中一个重要作用是实现终点的废物与起点的底物的链接,环境产业天生是解决废物的产业,因此最接近两山产业。

环境产业如何构建价值奇点?傅涛认为这取决于被别人链接,还是链接别人。

他表示,我们现在对价值的判断正在发生变化,人通过劳动创造的价值比重在变小,大部分劳动要跟别人进行互换才能实现价值连通,并创造循环和增量价值。

生态文明是建立在工业文明高度发达、万物互联、生态和社会循环充分交融的基础之上,去寻找价值规律的。价值不是简单的内生生长,内生生长能力强,流转速度才能非常快,这个变化构成了奇点效应。

工业文明的主逻辑是将价值切割成越来越小的独立单元,工业经济价值流的总体是线性的,因此价值传递被隔断。生态文明的价值链是联通的,两山经济无疑会成为生态文明社会的支撑,在价值奇点上才能实现生态循环增量价值的捕捉,因此占据价值奇点是环境产业向两山产业迈进的创新路径。若想在生态体系中得到良好发展,要更好的设计价值和商业结构,只有形成价值奇点,才能得到政治赋能、产业赋能以及生态赋能,实现跨越式增长和发展。

中农国盛:占据“农业+环保”价值奇点,打通污泥可再生循环链条

王建国

他表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应该遵循“道法自然、生态循环”,要构建物质不断流动的生态循环体系。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万物土中生,作为污水循环系统末端产品的污泥,最终也要回归到土壤。中农国盛通过专业技术,从污泥中提取出来活性多肽从而制成的多肽有机肥,对修复土壤和提质增量成效显著。

金科环境:蓝色生态园模式实现价值循环,污水里的有用之物被“吃干榨净”

金科环境董事长张慧春表示,环保行业应该做到既能解决环境问题也能实现资源利用,金科环境作为水处理企业,公司的本质就在于“创造价值”,因此金科环境定位于成为“膜技术深度水处理和资源化解决方案提供商”,通过资源化来解决水污染和水短缺问题,将原本废弃的污水及污水中的其他物质转化成有价值的资源。

张慧春

金科环境在业界首先提出蓝色生态园模式,能够将污水里的有用之物“吃干榨净”。张慧春介绍,金科把污水里面的水提纯为高品质的再生水,回用于工业或者市政领域。产生的浓盐水再次提纯,产生有价值的工业产品、化工产品;同时,污水里还有其他有价值的东西,比方说热能、肥料,也可以再次利用起来。

他表示,通过价值循环,环境项目解决的问题就不仅仅是环境污染的问题,而是通过资源化、产生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带来额外的价值,将环保项目从负资产变成正资产。

傲江生态:以“资源共享”模式潜心打造“生态环境修复医院”

刘勇

他介绍,傲江生态是国内生态环境修复领域较早的践行者,土壤修复是其核心领域。刘勇认为,土壤修复和医院诊疗拥有一样的流程,也需要专家诊断,取样调查、风险评估、调查报告、专家评估、制定治理方案,在多年耕耘和践行的基础上,公司潜心打造出“生态环境修复医院”。

刘勇表示,傲江生态环境以“修复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为使命,以“资源共享”为发展模式,并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理念、技术、装备、药剂等核心资源,竭力为土壤修复做最专业的工程服务。截至目前,公司已完成超500个土壤修复项目。

德华生态:构建生态湿地中心,实现生态价值循环增长

德华生态董事长杜建强首先评价《两山经济》是站在了一个高度来引领环境产业向两山产业迈进;同时也是灯塔,给环境企业指引了发展方向。他表示,应该用生态文明思维考虑未来环境产业的发展,也就是两山产业的发展。

杜建强

杜建强介绍,德华生态以人工湿地技术为核心,业务涵盖乡镇生活污水治理、工业尾水提标、黑臭河道治理、海绵城市等生态领域。公司的生态湿地尾水处理模式创新性地通过人工科技构建生态湿地水处理中心,将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后的尾水经过生态湿地的净化,达到更高的水质标准,回用于生产或还给大自然,公司建设的常熟新材料产业园水处理生态湿地和昆山周市镇珠泾中心河生态修复项目就是典型的示范项目。

他表示,德华生态通过构建生态湿地中心,发挥了生态循环的自我净化和生态价值的循环增长能力,化解了经济与环境的矛盾,最大限度地链接了区域生态能力与社会需求的价值奇点。

中源创能:“生态综合体”示范项目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

中源创能总经理阎中介绍,2015年,中源创能承接浙江德清农村垃圾处理项目,项目做成后反响效果非常好,而后公司陆续在浙江开展另外7个农村垃圾处理项目。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公司提出以村为处理单位,进行“乡镇模式”处理有机垃圾,构建了公司发展的“价值奇点”。

阎中

复振科技:专业技术构建土壤微环境,获取自然循环增量

徐涛

徐涛介绍了公司在农业上的典型处理案例——“黄山贡菊”,他表示,种植不当和连作导致土壤污染和病虫害频发,严重破坏黄山贡菊的生态循环链。复振科技坚持以绿色环保生物技术为核心,利用中草药作为原料研制纯天然植物源产品,在这样的技术研发基础上,公司依托“土壤质量微生态预判系统”,有针对对性地做到“土壤预处理”,实现土壤环境修复、减少外源污染物进入,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贡菊品质。

徐涛表示,复振科技从自然界生态循环的规律出发,进行土壤微环境构建,就是在黄山贡菊的发展中挖掘出了价值奇点,获取了自然的循环增量,黄山贡菊也绽放出更大的价值。

环境压力和约束日渐增强,生态文明也会被提到一个新高度,这是一个大趋势,在这样的环境下,环境产业怎样找到价值奇点?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农业与自然资源高级官员沈欣表示,从生态价值评估的角度来讲,设计到直接价值和间接价值的选择。价值奇点的构建就在于一个企业从物质循环的角度,进行自然循环与物质循环增量价值的捕捉,进而转化成商品,也可以说成通过直接或间接价值进行商业上的盈利。

沈欣

与会嘉宾合影

【附】本次沙龙参与人员名单

E20环境平台董事长、首席合伙人,清华海峡研究院生态中国创新中心主任,《两山经济》作者傅涛

E20环境平台创始合伙人、执行董事,国家环境保护技术管理与评估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张丽珍

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王舒宇

山西中农国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国

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农业与自然资源高级官员沈欣

北京中源创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阎中

上海复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涛

苏州德华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建强

金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慧春

金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预算/市场部经理贾凤莲

上海傲江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勇

上海傲江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土壤修复专家)刘佳

THE END
1.农业企业典型案例(通用8篇)篇1:农业企业典型案例 农业产业化典型企业分析一 山东诸城市对外贸易集团公司 【企业概况】山东诸城市对外贸易集团公司属520家国家重点企业、151家全国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全国贸工农一体化试点企业、山东省111家重点国有企业,是全国最大的肉鸡、玉米淀粉、天然色素生产出口基地,目前拥有资产30亿元、2万名职工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mxg6t89.html
2.12个典型案例学习:2019年并购重组典型案例本次交易的规模高达391亿元,市场影响较大,市场关注度较高。本次交易的方案设计为有股东持股结构调整、资产注入资本运作诉求的类似上市公司提供了示范案例。此外,由于本次交易涉及境外公司以及双汇发展的境外投资者,本次交易也进一步丰富了在此情况下现金选择权方案的实施、吸收合并交割等事宜的具体业务实践。 http://www.shjululaw.com/display/297134.html
3.商业案例通海垦牧公司:中国第一个农业股份制企业通海垦牧公司的成立为发展农业生产力建立了平台,公司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用科学方法改良品种等等,完成了个体农户做不了的事。农业公司生产的产品,供纺织厂生产棉纱、棉布,再由商家经销。大生资本集团建立了一条农工商完整的产业链,是我国早期现代化过程中的创举,所以说通海垦牧公司的建立是张謇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4315703.html
4.“农业+大模型”的八大应用嘲及成功案例农业+大模型的应用,创新主体首当其冲地会获得发展先机。这些创新主体主要包括农业技术研发企业、农业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农业合作社与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公司以及科研机构和高校,他们站在时代的潮头进行科研、试验、生产应用落地和发展空间拓展,必然会在某种程度上产生汇报。 https://blog.csdn.net/qq_46094651/article/details/142826174
5.客户案例九江晨晖农业:心怀“田园梦”,16年只做放心食材配送2005年,九江市晨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 晨晖农业创始人——彭习华,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加拿大留学海归。晨晖农业CFO徐总与其先生,曾游学海外多年,担任跨国集团高管,拥有十余年的国际经济管理经验。创业初期,便以西方管理模式,结合中国实际发展情况,中西结合,科学经营。 https://m.sdongpo.com/xueyuan/c-33569.html
6.甘孜州9个农村集体经济典型案例三是居间服务“提质”。泸定县黄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落户和平村后,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挥天时、地利、人和优势,在企业用地、用人、用工等方面提供居间社会化服务,通过为企业发展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每年创收1万元。 案例4:泸定县烹坝镇沙湾村 三种模式培育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http://m.ganzitv.com/cms/content/139332447
7.智慧农业全球十大农业大数据经典案例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中国的新疆、东北等地也正吹起精准农业的微风。不过在全国范围内,庞大的、分散的小农生产方式等种种因素都让精准农业这一注定颠覆传统农业的新概念推行不易。 大数据进农田 席林对农场的土地情况了如指掌,他甚至聘请了专业服务公司,在田地中,每4英亩设1个取样点,做土壤的分析测试。完成后,席林http://www.lvjingban.org.cn/item_24191755_2467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