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减贫案例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农业是斯里兰卡在经济和就业方面的主导产业,但由于受到内战、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其农业发展面临旱涝交替、水资源和电力设施分布不均等问题,当地农民因此一直饱受干旱和洪涝灾害的危害,严重影响了生产生活水平和国家的农业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斯里兰卡政府实施了该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莫拉格哈坎达灌溉项目。由于受长期内战、施工地质条件复杂、融资渠道单一等因素影响,该项目迟迟无法开工。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以市场化手段构建融资机制,通过与政府、企业合作支持该项目的实施,对提高斯里兰卡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促进中斯减贫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该项目有以下三点成功经验:第一,制定规划,通过中斯扶贫规划对接引领扶贫事业发展;第二,银行与政府合作,将银行的融资优势与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有效结合;第三,银行与企业合作,强强联合,加快推动项目实施。

背景

斯里兰卡于2009年5月结束了长达30年的内战,国内经济、基础设施等方面发展严重滞后。斯里兰卡紧邻赤道,属热带季风性气候,时常发生极端干旱和洪涝灾害。斯里兰卡的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较集中于西南部地区,而中部、北部省和东部省提供不了农业灌溉用水及充足的饮用水。此外,由于受到内战影响,斯里兰卡的电力设施分布严重不均,东北部电力短缺。农业是斯里兰卡在经济和就业方面的主导产业,上述因素严重影响了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和国家的农业发展。

为加快国家战后重建、解决民生问题、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斯里兰卡政府实施了该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莫拉格哈坎达灌溉项目。该项目地处斯里兰卡中部省东北部,该地既是原内战的冲突地区,也是受季风影响的干湿分明、缺乏灌溉用水和饮用水的旱区。国家开发银行抓住斯里兰卡政府的这一热点工程,以市场化手段构建融资机制。项目的具体实施由国家开发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负责。

项目实施

莫拉格哈坎达灌溉项目连通斯里兰卡中北部地区,利用较大的库容将雨季的贮水调节到旱季使用,中部的水调节到北部使用,可以彻底改变中部省靠天吃饭的原始农业状态。该项目通过修建服务于灌溉、给水和发电的多功能大坝提高农业生产率,提供安全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提高当地居民的用电质量和稳定性,以及改善严重干旱地区居民的生活,并扩建北部主要省份的灌溉系统。国家开发银行通过与斯里兰卡政府、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帮助斯里兰卡成功实施该项目,有效支持其恢复重建和社会、经济、农业的发展。

项目包括灌溉、给水和总装机为25兆瓦发电的多功能建筑物,由主坝、副坝、发电厂房、灌溉取水及渠道、输电线路等工程组成。斯里兰卡莫拉格哈坎达灌溉主坝坝顶长470.61米、最大坝高58.7米,副坝坝顶长375.43米、最大坝高63.5米,库容为5.2亿立方米。

▲项目建设前

▲项目建成后

1.银行与政府合作,提前制定规划,将项目纳入双方合作计划

2011年,国家开发银行与斯里兰卡财经计划部(现更名为“斯里兰卡财政与经济事务部”)就开展国民经济综合、城市、旅游、工业、能源、交通等领域的规划咨询合作达成共识,并签署《规划咨询合作框架协议》。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国家开发银行向斯里兰卡提出了“加大对东北部干燥地区农业水利灌溉系统的重建、改造和新建的投入”的建议,并在规划报告中将莫拉格哈坎达灌溉项目纳入合作提议,奠定了国家开发银行与斯里兰卡政府的良好合作关系。2012年,国家开发银行正式向斯里兰卡政府提交《斯里兰卡国别规划报告》,帮助斯里兰卡谋划交通、水利、旅游等重要产业布局,并融资推动规划项目的转化和实施。

2.银行发挥大额中长期贷款的优势,落实融资需求

斯里兰卡政府从2001年就开始对莫拉格哈坎达灌溉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但由于受内战持续、施工地质条件复杂、融资渠道单一等因素影响,项目迟迟无法开工。斯里兰卡政府的融资需求迫切。项目总投资为2.52亿美元,融资需求为2.14亿美元。

3.银行与工程承建企业合作,共同推动项目落实

莫拉格哈坎达灌溉项目迟迟未能落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项目所处地区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施工难度较大。项目承建商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跨国经营的综合性大型企业,具备水利灌溉领域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项目于2012年7月开工建设,2017年1月下闸蓄水,6月首台机组发电,7月工程完工,2018年1月正式移交。

国家开发银行将自己的资金优势与承建商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的技术优势相结合,通过银行与企业的合作,最终推动项目落地和顺利建成。

▲项目航拍图

成效

莫拉格哈坎达灌溉项目给斯里兰卡带来各种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其中农业、发电、居民就业、内陆渔业及饮用水和工业用水的供应是受益的重要领域。这些效益都能够帮助斯里兰卡有效减贫。

1.解决灌溉及生活用水问题,带动农业、渔业发展

斯里兰卡莫拉格哈坎达灌溉项目成为向下游中部省和东部省供应灌溉及饮用水的水利枢纽,解决下游大片区域的用水问题,并提高下游区域的汛期防洪能力。

该项目可为约占整个斯里兰卡产量24%的水稻种植区提供稳定、充足的灌溉水源,让稻米产量提高81%,达到10.9万吨。此外,项目带动渔业发展,水库年产鱼4700吨,增加年收入2.94亿卢比(合167万美元)。斯里兰卡政府通过莫拉格哈坎达灌溉项目向贾夫纳30万人口和基里诺奇5万人口提供饮用水。另外,项目可满足安置区内约1000个小型水箱供水。

2.提供就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80%的员工来自当地,解决数千当地民众就业问题的同时,还对其进行技能培训。施工区域周围的建材市场也因工程需求而蓬勃发展。项目从2012年开始实施,当时当地平均月薪为2万卢比(合149美元),而目前在当地雇用一个普通工人月薪至少为4万卢比(合227美元),雇用一个司机至少5万卢比(合284美元),雇用一个成熟技术工人要10万卢比(合568美元)。项目施工高峰期,雇用当地工人2000余人,总共雇用当地工人1万多人次。

此外,项目开始时,当地员工每天都是乘坐公共汽车上下班;2014—2015年项目中期,大部分当地员工都有了自己的崭新摩托车;2016—2017年项目尾期,一些员工已购买了私家车,可以开车上下班。

3.节省当地用电费用

项目以25兆瓦的装机容量支持国家电力建设,相比当地的燃油发电站,25兆瓦水电站年发电量为该地区每年节省开支24.9亿卢比(合1414万美元)。

真实故事

班塔拉(原为斯里兰卡中部省莫拉格哈坎达村村民)是水库搬迁户,是中方一家承建企业的司机,已经工作5年。

班塔拉以前与父母、姐妹和哥哥一起挤在一个100平方米左右的泥土房子里。当时,斯里兰卡政府给了他约为185万卢比(合1.38万美元)的搬迁赔偿款,但这笔钱远不够建房。

班塔拉表示,目前他不但还上了所欠已久的债务,而且有了一些积蓄。这项工程改变了他的命运,改变了过去靠天吃饭的生活。

经验与启示

1.制定规划,通过中斯扶贫规划对接引领扶贫事业发展

2011年,国家开发银行与斯里兰卡财经计划部开展在国民经济综合、城市、旅游、工业、能源、交通等领域的规划咨询合作,明确了“加大对东北部干燥地区农业水利灌溉系统的重建、改造和新建的投入”的总体战略方向,对莫拉格哈坎达灌溉项目进行了先期的可行性研究,奠定了后续加快推进落实融资工作的基础;对其他的扶贫领域和项目,建议可积极发挥开发性金融的研究规划能力,加强中斯扶贫领域的融智融资合作及规划对接,发挥开发性金融在中国减贫领域的成功经验、优势,如棚改扶贫、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减贫等理念与“一带一路”倡议相结合,为斯里兰卡提供扶贫减贫规划咨询,为项目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2.银行与政府合作,将银行的融资优势与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有效结合

在莫拉格哈坎达灌溉项目实施过程中,国家开发银行发挥了在基础设施扶贫领域丰富的实施经验和能够及时提供大额长期资金的优势,并与斯里兰卡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当地民众发展的迫切愿望充分有机结合。一方面,斯里兰卡政府全力协调项目环评、征地拆迁、移民安置、融资审批、商法谈判等事项,斯里兰卡民众也在项目前期推动和后续落实过程中全力配合,为国家开发银行快速响应落实融资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另一方面,国家开发银行凭借在基础设施扶贫领域丰富的实施经验,仅用时半年即完成贷款承诺、合同签订和贷款发放,也赢得了斯里兰卡政府和民众的信任、认可和配合。

3.银行与企业合作,强强联合,加快推动项目实施

莫拉格哈坎达灌溉项目的承建商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跨国经营的综合性大型企业,具备国内外水利工程领域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一方面,承建商通过精心勘测和设计,解决了莫拉格哈坎达灌溉项目在坝体设计、施工标准等方面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形成了一套完备可行的方案,但因融资迟迟未能落实,承担着施工成本上涨、工期被迫延迟的风险;另一方面,国家开发银行及时、大额的融资方案解决了斯里兰卡政府和承建商对资金的后顾之忧,通过银企合作为项目顺利落地和早日建成保驾护航。从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可以看到,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的资金优势与工程企业的施工技术优势,实现强强联合,对加快推动项目落地和建成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THE END
1.农业企业经营管理通用12篇一、高职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课程案例库的建设意义 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是立国之本,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需要大量懂经营、会管理、知农事,能够进行农业生产的产前预测与计划、产中组织、协调与控制、产后营销的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的从业人员。《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课程是高职涉农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https://xxsbd.xueshu.com/haowen/57110.html
2.2024年房地产金融行业前景分析9、企业融资案例分析 10、企业金融体系风险控制分析 (1)企业优劣势分析 (2)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二、恒大地产集团金融体系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3、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6、企业发展能力分析 7、企业金融体系架构分析 8、企业融资渠道分析 9、企业融https://www.cir.cn/r_qitahangye/63/fangdichanjinronghangyeqianjingfenxi.html
3.IIGF观点丨绿色气候基金投资案例分析:面向中小企业的气候智能农业本项目除了提供金融服务,弥补中小企业资金缺口外,还通过提供市场联系、农艺培训、价值链管理等帮助农业中小企业投资于气候智能项目。本项目将为气候智能土地利用计划提供有益的经验,降低投资风险,增加金融中介机构和私营部门对气候智能投资的信心。中国可借鉴其经验,提高对气候智能型农业项目融资的重视程度,通过国际资金的引https://iigf.cufe.edu.cn/info/1012/1216.htm
4.现代农业背景下中国家庭农场投资规划及前景报告锐观网图表49 广义农业产业链 图表50 2017-2021年中国农业食品领域投资案例 图表51 2017-2021年中国农业食品领域上下游投融资金额 图表52 2017-2021年中国农业食品领域上下游投融资交易数 图表53 2021年中国农业食品初创企业融资占比 图表54 2021年中国农业食品交易类别TOP6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6721421.html
5.2024普惠金融典型案例出炉,83个案例成功入围(附详细名单)从行业看,83个入围案例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55个、融资担保公司10个、财务公司9个、小贷公司6个、其他机构3个。从类别看,入围的83个案例包括19个普惠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案例、8个普惠金融服务“新市民”案例、22个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案例、32个普惠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案例以及2个普惠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案例。 https://wap.eastmoney.com/a/202412023256820496.html
6.数据资产入表提速!盘点最新数据资产入表和融资案例案例二:农业领域首例!德州市首单数据资产入表 近日,德州财金集团旗下智慧农业公司“玻璃温室番茄生产数据集”数据资产圆满完成入表工作,成为全市首例完成数据资产入表的企业,也是全国农业行业入表首例,为现代农业领域数据价值释放打造了“德州样板”。 近年来,数据作为一种新型要素,其价值日益凸显,德州财金集团积极拥抱变http://www.smiid.cn/index.php?a=show&catid=85&id=4599
7.当前经济形势范文3.采取买方付息票据贴现业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案例 以我公司为例,向供应商购买价值1000万元的商品,分别采取以下两种方式办理货款支付: 其一,传统的现金支付方式。公司需先向银行借款,金额1000万元,期限6个月,利率5.40%(半年期基准),然后以现金方式支付。资金成本为贷款利息27万元。 https://www.gwyoo.com/haowen/151190.html
8.稳增长抓落实促发展本网讯(见习记者 张璇 通讯员 王秋)近日,安康硒旺星际农业有限公司在安康高新区注册成立,标志着中国安康星际农业(富硒)产业园项目正式落户安康。该企业是我市招引在外优秀人才(企业)回安设立的总部型法人机构,此举为我市“双招双引”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项目由中国农科院[更多详细] 王浩在汉阴县http://www.akxw.cn/s/wenzhua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