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案例(精选8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对农业技术水平要求往往比较高,要提高农业生产力,实现经济效益增加,就需要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上下功夫,将农业技术转变为农业生产力,这对促进我国农业的长久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目前的情况是,在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农业技术的顺利转化,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农业技术推广问题。笔者将结合自己多年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经验,就新形势下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效率和质量,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帮助广大农民顺利实现增收的目标。

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其初衷是为了顺利实现农业技术向农业生产力转化,增加农业收益,同时也是科学技术作用发挥的重要途径。所以说,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能否做到位,将会关系到农业生产能否得到顺利发展。只有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才有可能实现农业科学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才有可能确保农业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另外,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并不意味着只对农业技术进行推广,同时还要求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教育和培养,以提高其农业技术水平。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业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果,但是在农业技术推广上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这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所在。

1.1农业技术人员分布缺乏合理性

尽管国家为了加大农业扶持力度,在所有地区都设立相应的农业推广机构,但是就目前情况看,很多地方农业技术推广范围仅仅局限于市级和县级机构中,乡镇虽然也设置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站,但由于缺少专业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而无法有效发挥作用。不仅如此,在乡镇农技推广站工作的人员,往往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乡镇范围内,很少深入到农村一线。结合农技推广机构人员组成状况的调查发现,只有在市级农业推广机构的人员配备比较合理,同时人员知识结构也更加合理,高级专业人才数量也比较多,相比较而言,在县级农技推广机构中,不仅人才短缺,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现有人员的知识结构也不够合理,队伍还存在比较严重老龄化问题,缺乏活力。只有很少的专职人员专门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已经失去了过去农业推广模式所应具备的针对性,导致现阶段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收效甚微。另外,有的乡镇农技推广站的农技推广员认为农技推广工作不仅工作环境恶劣,薪资待遇也很难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

1.2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质量不尽人意

1.3缺乏完善的农业推广体系

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农业推广体系是否完善往往直接关系到农业技术推广能否取得预期推广效果。当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设置主要有省、市、县3级,在乡镇里只设有农业推广工作站,推广的主要范围主要限于县级。就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来说,按理说应由县级机构负责实施,但是县级机构接手项目会直接交到县土肥站由其负责检测,对土肥站来讲,不仅要求其技术过硬,还要做好土样采集及化验工作,因而土肥站面临巨大的工作量,势必影响工作质量。同时,县级农技推广机构还面临人员技术力量短缺,经费不足的问题,市级机构与其并不形成明显的约束力管理,只能说是一直业务指导关系,难以形成层级分明的农业推广组织体系,这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展开是极为不利的,无法取得应有的成效。

2.1加快推进农业技术人员合理性分布

尽管我国农技推广机构的设置已经覆盖到市、县级,甚至在乡镇还设置了农技推广站,但是在人员配备上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高级农技人员长期处于市县等较高一级的机构中,自身才能得不到有效施展,同时,乡镇一级的农技人员则只是为了完成本职工作而已,未能真正深入到农户家中,开展农技推广工作,加上自身业务水平有限,导致乡镇农技推广站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面对这种状况,有关部门必须出面,调节农技人员合理性分布,在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中多安排一些高级农技人员,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队伍整体素质,相应的,市县等较高一级的农业推广机构,主要行使的是管理职能,人员可以适当缩减,改变农技人员不合理分布的现状,从而更好服务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2.2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质量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质量的好坏往往直接关系到农业推广技术推广能否取得成效。当前农技推广由于推广形式单一、推广手段落后,导致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质量低下,为了实现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质量提升,可以从以下2个方面着手:通过培养农民带头人,组建专业技术协会。要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必须把农民作为工作重心,在村组中选择那些文化素质较高、生产经验丰富的农民作为带头人来培养,为其开展专业农业技术培养,让其在培养中真正成长为专业农技人员,这样才能有效解决村级技术人员短缺的难题,对于农技推广服务质量的提升也是有利的;施行农业技术人户推广模式。在该模式下,通过农技示范户的培养,并充分整合农技服务资源,结合专家进大户指导、大户帮扶小户,农户之间相互帮衬等途径,从而促进农技转换,通过这种推广模式,不仅有助于农技人员与农户之间良好关系的培养,打通了农户和农技人员沟通的桥梁,而且还对农技成果的入户率的提升。

2.3构建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要想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的效率的质量,促进农业技术向农业生产力的转化,就需要构建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来保证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的顺利开展。应该构建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体系,省、市、县农技推广机构之间不应该仅仅是业务指导关系,而应该层级分明的约束和被约束关系,上级机构要对下级机构进行直接领导,规范下级机构行为;应当建立一支专业的科技服务队伍,让他们亲赴乡镇农田调研,深入到农户家中,负责农业技术的科研推广,以确保农业技术具有应用和推广的可行性;农技推广机构还应该与其他机构联合起来,共同开展组织协作工作,实现最新农业技术研究成果与农技推广的有机融合,这样有利于生产力转换,只有这样,农技推广机构的所具有的传播的实地指导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作者:字德华单位:临翔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处在生产第一线,所需知识有实用性强,普及性广的特点,研究这些科技人员成长规律,对新时期科技人员的技术培训、管理和科技兴农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有别于一般科技人员,主要以推广农业科学适用技术,指导农民生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类科技人员。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相比,处在生产的第一线,所需知识有实用性强,普及性广的特点,所以研究这些科技人员和他们的成长规律,对新时期科技人员的管理,对科技兴农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1有广泛的知识面

农业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技术,但又不是所需技术的简单堆砌,而是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农业生产是自然和经济生产结合的产物,不仅需要机械、电器、肥料、农业方面的知识,而且还必须涉及生物、动植物生理学、农业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推广农业科学的对象是农民,千家万户接受农业新技术,层次不同,接受程度不同,这就需要根据不同农民的心理、接受能力,有所选择的推广农业新技术。因此,作为一名有所作为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仅要善于学习,掌握更多的技术知识,同时还要善于分析综合。

1.2掌握较高的政策水平

农业技术推广贯穿着国家制定的技术政策、经济政策、奖励政策、物价政策、财税政策、土地政策等。掌握好各项政策法规是做好农技推广的保障。

1.3拥有系统的分析能力

在推广工作中能注意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的结合,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结合,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结合,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结合等作出科学决断。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必须熟悉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如历史背景、自然条件、经济状况、技术习惯、风土人情、农业生产的发展现状和规划等。在了解这些情况的基础上,深入到生产实践中,发现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1.4树立敏感的信息观念

一是要立足于知识之上来驾驭使用知识和信息,不要陷于知识与信念之中不能自拔;二是要给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益处,不能生吞活剥或无限量地掌握无用的信息;三是做最大限度的开发和利用信息,使其为决策服务,并做到信息意识与战略思考的统一。这些应该成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具备的观念。

1.5要有为领导决策服务的观点

技术人员要使推广的技术得到各级有关领导或组织者的配合,就应为满足他们的决策提供服务,这样才能获得他们更有效的支持和帮助。实践证明:如果哪一些技术,领导已经接受,而且组织多方面力量全力支持去推广哪一些技术,推广就快,效益就高,相反推广速度就慢。在实践中一定要注意局部结合全局,把一些成熟的技术提供给领导,让他们决策。

但长期以来农技推广人员的地位和作用得不到肯定,影响工作积极性。为了使农技推广事业得到发展,农技推广人员安心从事其工作,有必要对农技推广人员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和培养。

2.1运用政策诱导

2.2实行岗位责任

要在现行岗位责任制的基础上,实行技术目标的管理,对每个农技推广人员实行技术推广目标管理,对每人的岗位职责实行指标化考核评价,并与奖罚挂钩。责任目标一经确定,应保证推广人员自主权和必要的工作条件,支持推广人员开展技术承包和有偿服务,允许在用户得到实惠的基础上取得政策允许的报酬。有条件的单位可按任务组织推广人员的优化组合,以充分发挥人际间的协调作用和优化效益。

2.3物质激励

技术有偿服务已成为农业技术推广中的重要激励手段,有偿服务是一种物质刺激形式。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中,注重业绩考核等,把个人的贡献和物质利益结合起来,使农技推广人员看到贡献与物质利益的一致性,从而激发起他们争做贡献的积极性。当前存在的问题是有些地方条条框框太多,不利于激发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很大一部分服务对象由于长期形成的习惯,对有偿服务不理解,不接受,这些问题要逐步得到解决。重视农技推广人员的培养就是要使那些素质高能力强的拔尖人才有用武之地,得到相应报酬。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2.4保持继续教育

1前言

要想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要不断提高农业技术,帮助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但是在实际中,虽然已经推广了一系列的农业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依旧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就必须要加大改革的力度,实现农村中经济的快速发展。且就农业推广体系来说,其快速的发展有助于帮助农村提高经济收入,促进我国的农业发展。

2目前我国农业推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在农业推广体系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也就影响到了我国农业的经济发展。所以就必须要进行改革与创新,促进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发展。

2.1在管理体制上存在问题

2.2运行机制存在问题

在农业推广体系的发展中,受到经济体制影响比较严重,且在运行技术上也以从上至下为主。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就成为了考核农业推广机构重要指标之一。且在人事的管理上也是以资历排列为主。在分配的形式上却实行平均主义,评价的体制上也与服务对象相背离,这样也就造成了服务对象不能及时参与到推广评价中去。而这样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推广机构与人员的职责得不到保证,这样也就使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效果不高[1]。

2.3推广经费存在问题

通过与发达国家相对比可以看出,在发达国家中农业技术的推广经费占据农业总产值的0.8%左右,而一些发展中国家中技术推广经费则占据在0.4%左右,而我国却只有0.2%左右。也正是因为资金不足,造成了部分农业设施过于老旧。也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使我国一些推广机构将有偿服务技术排在首位,却并没有考虑到是否对服务对象有利。

2.4推广人员存在问题

由于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存在问题,且在人员的整体素质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样也就造成了专业知识无法及时普及,且并不能掌握最先进的信息。其次由于在福利待遇上普遍不高,因此也就出现了留不住人才的现象,这样也就影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效率。

3提高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措施

3.1完善管理体制

只有最大限度地完善管理体制,才能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发展。因此,在实际中要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制,保证落实岗位职责,同时还要选择专业能力强的人员。也就是说要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方向转变,以岗位的实际需求来决定招聘的要求。同时还要将专业能力强的人员调入到领导岗位,以专业能力强来带动专业能力不足的人员。其次还要做岗位的培训与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考评制度,在保证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以外,要与绩效联系在一起,激发人员的积极性[2]。

3.2扩大资金的投入

3.3提高推广人员的专业水平

进行农业推广的关键就是要增大推广团队的建设,为了保证推广体制的健全,就必须要加强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在实际中完善考评制度与规范考试制度。选择一些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加入到农业推广团队中去。同时还要提高推广人员的薪资待遇[3]。

3.4及时进行技术培训

3.5增强农业市场的建设

就我国目前的农业市场来说,在市场管理上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技术开发跟不上农业形式的发展或是有人利用法律漏洞来获取非法利益等。因此必须要严格规范农业市场,建立出一个公平、公正的农业市场,促进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

3.6政府方面要加强扶持力度

就我国目前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来说,大多属于村级,这样在覆盖的区域上与组织的数量上就存在了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想要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就要求政府方面要加大扶持力度,扩大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

4结语

由上述可以看出,虽然我国的农业推广体系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是却可以通过制定出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解决。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必须要做好推广体系的创新工作,以此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作者:姜涛

众所周知,农业科技能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增长,但是当下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结合出现严重脱节,农业科技不能更好的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使得农业发展滞后,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1.1农业专业性人才流动性大,缺少人才力量支撑。从事农业的队伍中,专门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比较少,部分人员在系统学习农业技术推广后,会因工作调动等因素而离开本岗位,农业队伍稳定性较差。而非专业人员占据的比例较大,这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带来一定的影响。

1.2农业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我国对农业投入力度不够,对农业人才的培养不足,使得农业技术在基层中推广滞后,加之基层服务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1.3我国普遍存在种植规模小、经营管理方式单一、经济效率低下现状。当前,我国农耕方式主要是以家庭方式为主,经营方式单一,种植规模小,随意性比较强;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比较单一,不利于机械化管理和集约化经营。一些优良的种植物品种不能及时得到规模化种植,农业的经济效率低下。

1.4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低下,培训力度不足,培训难度大。当下我国的农业发展形式中,农民占据重要的位置,但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低,农业技术掌握率小,使得农业生产效率低下。还有很多农村地区,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的大多是老人与孩子,这就增加了培训难度。

2.1做好人才创新培训工作,健全人才培训机制。政府要健全人才培训机制,吸引更多优秀农业人才,鼓励人才创新,努力营造出人尽其才工作氛围。农业科技的推广需要人才的注入,而人才的储蓄正是农业技术推广重要铺垫。有了专业人才带头,大批的农民会产生信赖感,并且愿意加入到科技创新队伍中,为实现农业生产化奠定基础。

2.2政府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改善基层设施环境,为推广农业技术创造条件。农业经济基础的地位不可动摇,强化农业地位的重要性,需农业科技作为保障,而科技的创新推广使用是关键。因此,需要政府加大资金投入,逐步改善乡镇基层推广部门的基础设施和工作条件,以吸引人才,稳定队伍,发挥才干,增强农村科技服务功能。

2.3实施新型合作种植模式,向集约化方向发展。新型的农村合作社建立是实现农业集约化发展的基础,可以借助入股或者租赁的方式将农户紧密联系在一起。首先,建立种植示范区,使用农业生产化管理方式,推动农业集约化更好更快发展。其次,培养农业种植大户,通过租赁其他农户的农田进行大范围种植,引进优良的植物品种,确保农业生产效率。最后,种植户和农业合作社联手,将分散的农田充分利用起来,发挥土地应有的价值。

2.4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农民整体种植技术的提升,是衡量农业科学技术落实的重要标准。因此,需加大对农村青年人群的培训,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整合技术推广、科研以及教学资源,充分发挥科、农、教三体结合。做好对骨干农民群体的培训,实行“一带一”方式,逐渐扩大农业对技术的掌握范围。

总而言之,农业是我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民生的重要保障。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是实现脱贫致富重要手段。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基础设施健全;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健全农业人才福利机制,发挥出人才作用,让科技兴农步伐更快迈开。同时,也要做好农民的培训和人才培养工作,让更多的农民掌握最新农业科技,在进行作业生产时,能学以致用发挥科技力量。

高等农林院校是农业科技推广的中坚力量,是对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补充。农林高校要通过增强社会服务意识,坚持产学研办学模式,创新推广载体,建立专家团队,完善目标考评机制的途径来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

自我国加入wto以后,国际化对我国农业发展和农产品的流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为应对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农业造成的不利影响,就必须进行机制改革和体制创新,完善现行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建立一种以质量和效益为导向,以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新体系。高等农林院校集人才、知识、信息、技术等优势于一身,在科技兴农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为完善我国现有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不足,应积极探索建立以农林院校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一)经费不足,投入分散

(二)推广队伍不稳定

高校参与下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推广人员基本由本校教师组成,他们所推广的项目单一且具有很强的正对性。当一项农业技术推广完成后,原先的队伍就会随之解散,所以推广的人员是不断变化的。而且高校教师不可能像农业技术推广专职人员那样实时提供技术服务,从而使得推广效果大打折扣。

(三)农科教分离、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一)加强政策法规建设

(二)综合开发农业科技人力资源

(三)改革农业高校科研管理制度

在组织制度上,推广体系应保持其自身的对立性,不应简单地与已存在的科研系统进行嫁接或成为其他组织系统的附属物。这就要求高校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应排除外部行政系统的干预,进行独立的资源推广。在管理机制上,实现产、学、研、推相互合作,研究开发农民迫切需要的农业技术,以市场为导向教授学生实用的科学及推广知识。

高等农林院校在农业科技推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农技推广过程中农林高校应明确自己在推广工作中的职能定位,争取多方力量协同合作,改进课程设置和评估机制,不断完善农技推广模式,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做贡献。

: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是农业技术推广投资,这也是农业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体现。只有技术人员懂技术,推广技术,农业生产者使用技术,才能提高农业的单位产量和产品的质量,促进农业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随着农业新技术的广泛使用,可以最大化的挖掘潜在的劳动力,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从而提升农业产量,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因此,增大农业技术推广技术的投资力度,可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还应科学认识推广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这样才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的有效增长。

农业的快速增长导致了经济的持续增长。从经济机制上看,农业增长的特殊影响因素包括:劳动力中的劳动力、现有的土地消费和积累的资本。

一方面是教育、科研以及推广环节出现脱节问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三者并非实现有效结合。比如农业科研单位并未有效融入农业技术推广投资领域,且农业教育工作也并未结合社会农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为农业技术转变为农业生产力过程带来了一定阻力。另一方面是投资带动力较差,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技术的推广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基础支持,但当前我国的农业社会市场并未完全打开,以致推广效果较差[2]。除此之外,我国正加快城市的建设发展,因此财政支出更倾向于城市建设,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所投入的投资数额较小。

3.1强化农业科研以及教育的全面结合

3.2建立多元高效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为了提升农业技术的推广效率,应转变以往自上而下的技术推广模式,在满足市场以及农户需求的基础上,形成以国有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主,农业科研院以及农民合作社为辅的多层次推广模式[3]。且高等农业院校也应设置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专门进行技术推广工作。除此之外,还合理利用民间资本,鼓励企业投资,并激励农民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活动,建立多元化的推广体系。

3.3农业技术推广中加强科技普及

摘要:乡镇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农推广任务落实到位,因此,农技推广任务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实现了“三农”服务,还把科学运用于平时的农业生活中。基于此,就如何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做好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业生产加速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建议;“三农”服务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完成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主要介质,在加快农业生产力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方面存在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年来,由于农村经济改革与产业机构的调整优化,基层农机化产品由简单机械化向全自动、信息化方向发展,故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已变成历史[1]。所以怎样在农业技术进步的十分迅速的时候,把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做到没有漏洞,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和农民的需求,变得十分迫切与重要。

1充分认识改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目标,需要做好农业新科的推广工作,对农业的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加强农村生产力、完善基层农业环境;同时,还需要增加农业生产。所有的一切都表明,充分改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是如今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农业劳动力还不到全部农业劳动力的20%。在中国,平均农业劳动力只有1/20xx。而在发达国家,平均农业劳动力高达1/400。如荷兰受过中等教育有90%,其中12%都毕业于高等农业学院。

种植业劳力老龄化、收种方式总是倾向于机械化会导致发生“少数人的农业”和“季节农业”以及“粗放农业”情况。

据有关部门统计,在20xx年,国际粮价就上涨了42%,使许多地方出现了各种除经济以外的社会问题。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吃粮大国,粮食问题不只是经济问题[2]。

须知,人口与人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中国这个人口大国里,从来都不缺少人口,而真正缺少的是人才,特别是在农村,越来越多的有知识有文化的人都不愿意继续呆在农村,而更希望走向城市生活,因此两极分化十分严重。

根据上述的一些原因可以得知,扩大农业技术的推广,对发展农业现代化以及发展农民存在十分重要的意义。

2营造农技推广工作良好环境

2.1基层农技推广中存在问题

当前,一些地方政府通常都只重视大型项目的建设,或是财政收入,有的领导认为“农业生产要靠经验”“实用技术农民都会”,导致不法分子打着科技的名义,出售劣质的农业商品,久而久之对农业科技的声誉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并且还降低了农民使用新科技的信心。

对回归乡村,服务农民,艰苦奉献的农技推广人员来说,其专业技术水平主要体现在农技推广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表现在工作实绩上,对职称评定应当坚持重业绩,重实际操作能力,重效益、重贡献的原则,切实改变以往以论文或其它非专业学科水平作为职称评定硬性标准的做法,将他们的工作业绩,专业技术水平作为主要主评价依据,切实提高待遇,落实工资倾斜和绩效工资政策[3]。

2.2改善推广环境

要不断在农业技术推广方面舍得使用政府的财政,为基层推广机构的基础设施做好准备,试验示范,名、特、优品种引进筛选工作,科技示范园的建设,技术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工作,确保农业推广经费真正用在点子上,要加快构建现代种业体系建设,拓宽种子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建立比较集中稳定的种子基地。加大农业服务范围,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高效农业、特色农业转变效率,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经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升农业的吸引力,让农业可持续发展。

深入田间,根据农民需求,开展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培养一支新的,向农业方向发展的人才队伍,并且巩固市场监管和增加执法检查力度,为农业科技示范推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理顺关系,实行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

3.1乡镇政府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的行政领导

3.2县级业务行政部门加强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管理

加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的人事管理、业务管理与技术指导培训工作;完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的招聘体系;完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的工作考评;改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工资福利的待遇。

主要是指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的工作范围、考评及录取工作,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违纪处理手段,加强管理有关农技推广的工作人员[4]。

由于采用物理农业技术,在蔬菜大棚中生产的蔬菜较对照温室提前10天上市,黄瓜较常规种植增产30%;发病率降低83%,辣椒较常规种植增产25%,发病率降低85%;达到的绿色的标准,西红柿较对照棚相比亩产提高16.7%,提前15天上市,全生长过程中未施用农药,实现了蔬菜的绿色无毒化生产,对照棚中施用了7次农药,较对照棚节省农药施用费70元;同时,由于示范点采用现代物理农业技术生产的绿色蔬菜由于无农药、化肥残留,品质好,在阿勒泰市直接进入超市,实现了“农超对接”,销售价格高于普通蔬菜20%以上,为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2.1成立项目领导、技术小组及时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领导小组,负责机具的选型、引进、适应性改进、技术指导、组织实施、宣传培训等工作,为该技术的推广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和技术人才支持。

2.2多方位加强宣传和技术培训工作组织技术人员编写了《现代物理农业化技术》培训教材,制作了多媒体课件,用于技术培训及宣传。通过“科技之冬”、技术培训、新闻媒介等形式对现代物理农业技术进行培训、宣传,培训农民400余人次,培训农机技术人员60余人,发放培训教材200余份。通过强有力的宣传,使现代物理农业技术得到普及。

2.3责任到人,跟踪服务在技术推广过程中,农机技术人员各负其责,严格按照所分管的工作履行职责。深入示范点,实地考察大棚情况,根据所选大棚面积确定了机具的型号,技术人员从设备安装调试、作物生长前期、中期管理、后期生长等各个环节进行技术指导,及时解决各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保障了设备的正常运转及效果的正常发挥,同时做好对比测试数据的收集整理等。

3.1存在的问题

3.2对策

3.2.1与农业合作社配合推进此项技术的推广速度。农业合作社在农民中的影响力较大,借助农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可大大加快现代物理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步伐。

3.2.2通过媒体、举办现场会、培训班等方式加大现代物理农业技术的宣传力度,一方面使农机技术人员掌握该项技术,另一方面让更多的农民了解、认知此项技术。

3.2.3建议生产厂家、销售企业做好物理农业技术的售后服务工作。

3.2.4采取措施降低现代物理农业设备的使用成本,以使这项技术得以快速推广应用。

THE END
1.农业发展典型案例5篇(一)推进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全覆盖。建设面源污染监测预警系统和农业信息化监管平台,建立“查、测、溯、管”体系,依据各监测点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动态掌握面源污染和监测点各项数据信息,对全县农业系统从生产到销售各环节全程监管,及时发布数据异常信息预警,为面源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https://www.gwy101.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14799
2.农民专业合作社案例分析范例6篇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案例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民专业合作社案例分析范文1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民小额贷款 信用增级 龙头企业 大用集团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103-01 https://www.baywatch.cn/haowen/302225.html
3.北京市循环农业典型案例分析北京市循环农业典型案例分析 农业生产关乎食品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随着北京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发展循环农业,推动资源利用高效化、农业投入减量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生产过程清洁化,成为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对典型循环农业企业和项目进行了调研,以期对北京市https://www.chinacace.org/news/view?id=9076
4.农业规模经营案例分析案例分析: 1.农村大学生回乡有天然的群众基础 我觉得她的事迹还蛮典型的,就是农村孩子从城市返乡发展农业规模经营会有一些优势。首先,她父亲就是在家乡经营粮食公司的,她相当于回来跟父亲合作。由于父亲之前长期在本地从事粮食经营,所以跟当地的老乡很熟悉,她在跟农户谈合作的时候会比较有群众基础(因为大家互相都认识https://www.jianshu.com/p/f034eaa57652
5.教师主页平台管理系统颜廷武中文主页授课信息 农业经济学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09 点击次数:85 上课教室:四教C207;四教C207 开课学年:2022-2023 课程号:EF3ABC2B4DC96D28E053868F45D3FAD3 课程类型:本科生课程 是否精品课程:否 上一条: 农业经济学案例分析 下一条: 农业统计学 https://faculty.hzau.edu.cn/yantingwu/zh_CN/skxx/110786/content/233720.htm
6.常用法律案例分析河北农业大学常用法律案例分析由河北农业大学组织开设,授课教师为王卫国、李佳、姚合平等5位老师2022秋 开课时间:2022-07-25 至2023-01-0915209人已报名 已结课 课程介绍 用案例说法,用案例维权,常用法律案例分析是您的免费私人律师。本课程获得超级课程表颁发的2017年“中国好课程奖”,2021年被评为河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 https://www.xuetangx.com/course/hebau03011002302/12424732
7.绿色营销成功案例绿色营销案例分析绿色营销成功案例_绿色营销案例分析 绿色营销的成功案例3:长白山农业区域的绿色营销 一、长白山区农产品绿色营销的环境条件 农产品实现绿色营销、生态营销首先应具备绿色产品的生长环境、生产条件、生产技术,从而确定合理的产业布局和生产基地。相对于全国其他发达省来说,吉林省具有开发绿色农业产品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https://www.diyifanwen.com/lizhi/chenggonglizhi/1031084_2.html
8.农业旅游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建议(从欧洲农业案例分析来看) 建设“休闲农业、美丽乡村”不仅要国家政策的指示,更多要落到实处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要国家、企业和农民的无缝对接和配合。在这种紧密配合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统筹规划和统一安排,谨防日后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社会、经济问题的出现。最大https://m.tuliu.com/tags/797.html
9.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在卫星尺度上,运用多时相高分遥感影像,面向辽宁省内水稻、玉米、花生等大田作物开展种植面积提取、长势分析等相关研究和应用。 在无人机田块尺度上,开展基于遥感处方图的水稻无人机精准施肥、施药研究与应用。依托精准农业航空团队,开展水稻养分无人机遥感监测。利用遥感无人机平台获取水稻冠层遥感数据;通过寻找水稻冠层https://www.agri.cn/zx/xxlb/ln/202404/t20240403_8621688.htm
10.中国农业银行B分行票据诈骗案例分析中国农业银行B分行票据诈骗案例分析 安明明 开通知网号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稳定、快速的发展,票据业务也由于其手续简单、成本低廉等原因得到了各银行与企业的青睐,票据市场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棘手的问题,商业银行在加速开展票据业务的同时,面临着许多诸如票据法律体制不健全、缺乏全国统一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140-1017080717.htm
11.农业多功能性与都市区土地利用管理——框架和案例分析采用理论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农业多功能性对都市区土地利用管理的意义和实现途径。论文从农业多功能性的多尺度嵌套层级结构出发,构建了基于农业多功能性评价的都市区土地利用管理框架,然后基于高清卫星遥感影像解译、文献资料整理等分析了北京市海淀区1968—2014年间土地利用、农业多功能性和土地利用管理措施的变化https://www.dlyj.ac.cn/CN/10.11821/dlyj020180074
12."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的节税分析会计审计第一门户3、节税案例分析 案例一 打破“一条龙”经营模式,巧用“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减轻增值税税负。这个案例的筹划效果是:年节约增值税额1760万元,比之前减少了38.93%。 C肉制品公司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采取“一条龙”经营模式,将公司分为养牛厂和肉制品加工厂两个部分。养牛厂负责养牛,生产牛肉;肉制品加工厂负责把https://shuo.news.esnai.com/article/201602/127159.shtml
13.2024年中国乡村数字经济产业典型案例分析:电商平台赋能乡村农业发展,短中国乡村数字经济典型案例——拼多多(一) 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9月,是一家专注C2M拼团购物的第三方社交电商平台。截至2021年底,平台年活跃买家数接近8.5亿,并因链接农户和消费者端的创新及在农业领域的贡献,入选《财富》杂志“2021年度改变世界”榜单。目前拼多多开始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以寻找新的增长曲线。 https://www.iimedia.cn/c1020/104024.html
14.全国法院优秀案例分析光荣榜:全国法院系统2017年度优秀案例分析1、全国法院系统2017年度优秀案例分析暨“促公正?法官梦”第四届全国青年法官优秀案例评选活动获奖案例分析名单 2、全国法院系统2017年度优秀案例分析暨“促公正?法官梦”第四届全国青年法官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先进组织单位名单 全国法院系统2017年度优秀案例分析暨 http://yyfx.court.gov.cn/news/xq-466.html
15.国家农业公园规划农业园区策划农业公园规划设计山合水易农业公园专题,从专业角度对国家农业公园这种旅游形态做了全面阐述,并结合相关案例的分析,提出一整套关于农业公园的打造模式,并提供农业园区公园规划设计等服务。http://www.shsee.com/zt/ny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