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现代农业,是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对农业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和农场化”的生成活动。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持续化,目标是产业化。
我国是以农业为主体的发展中国家,乡村地域广阔,乡村人口众多。近年来,我国实施工业反哺农业,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实施沃土工程、优粮工程等项目,使农业综合生产功能得到很大提高,农业优势区域布局也得到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战略性进展,现代农业正在面临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现代农业类型广泛,如设施农业、生态农业、都市农业、休闲农业、流通农业、农业服务业等,各类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任何一个地区都可根据自身的优势,因地制宜选择适宜本身发展的主要类型。
土地获取/基础分析/可行性研究/确立开发意向
开发策略/项目策划/规划设计/投融资管理
工程施工单位选择/材料采购/监督检查/资金管理/项目验收
营销手段选择/运营模式选择
重点培育由商品异质性带来的竞争优势,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形成特色化发展路径。
将农业从生产供给拓展至生态建设、生活休闲服务、生物技术载体等多元化领域,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
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
根据不同的产品的自然特征和经济属性,最大程度地实现规模化经营。
通过打造产业集群,促进特色产业区(或产业基地)的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避免过度竞争与产业同构现象。
目前我国智慧农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但整体上还属于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业态,处于概念导入期和产业链逐步形成阶段,在关键技术环节方面和制度机制建设层面面临支撑不足问题,且缺乏统一、明确的顶层规划,资源共享困难和重复建设现象突出,一定程度上滞后于信息化整体发展水平。因此,促进智慧农业大发展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作为新理念,需要培育共识,抢抓机遇。
二、作为新模式,需要政府支持,重点突破。
三、作为新业态,需要规划引领,资源聚合。
智慧农业通过生产领域的智能化、经营领域的差异性以及服务领域的全方位信息服务,推动农业产业链改造升级;实现农业精细化、高效化与绿色化,保障农产品安全、农业竞争力提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智慧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从培育社会共识、突破关键技术和做好规划引领等方面入手,促进智慧农业发展。
目前我国农业物联网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和产品的发展需要经过“培育、成长和成熟”的过程,大约需10左右,预计应用将在2020年前后成熟。未来几年,农业物联网的发展或将呈现四大趋势。
10000+
2024年12月27日,昆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召开《“十五五”时期提升昆明服务业竞争力对策研究》专家评审...
12月25日,2024年全国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2024年全国农业产业投资推介会在深圳市隆重开幕。此次盛会以...
近日,广东省云浮市政府党组成员、佛山市-云浮市对口帮扶协作指挥部指挥长,佛云园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近日,湖北省随州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刘军伟一行莅临我院考察交流,会上刘军伟介绍了随州市的产业基础及现状...
12月18日,由贵州省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事处主办的省驻粤招商工作基金招商专题培训会在深圳中商产业研究院项目...
12月13日下午,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划处、人事处组织开展发改大讲堂“十五五”规划编制系列专题培训,...
2024年12月9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创新资本招商培训班在深圳举办,中商产业研究院袁健教授应邀为培训班学员...
12月3日,中商产业董事长、研究院执行院长杨云(客座教授)应邀赴长春参加由吉林省副省长杨安娣主持召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