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走好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大农业现代农业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并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时强调,坚持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我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硬道理。要清醒认识到,农业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农业的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社会的发展水平。当前,“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地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坚持把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作为加快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任务,因地制宜、尊重规律,突出重点、特色发展,切实以农业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力支撑。

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在农村产业化发展中处于关键地位、起着重要作用。要注重匹配当地农业发展模式,着力促进企业培育壮大,推动有条件的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注重引入现代科技与契合农业发展实际相贯通,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质增效。龙头企业的“头雁效应”在加快农业产业化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要坚持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加强品牌建设,增强影响力带动力,强化企业集群发展,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使龙头企业真正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力军,有效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要大力推进各类资源要素向农业企业流动,特别是改善金融服务,拓宽资金渠道,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人才是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关键力量。要坚持以人才集聚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与时俱进创新乡村人才引育用留体制机制,打好引进培养、服务保障、激励考核“组合拳”,着力提升农技人才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要充分支持农业科技人才聚力现代农业发展研究创新,勇于探索、敢于实践,以科技创新为强劲动力,推动农业产业化高水平发展。

农民是加快农业产业化的主体力量。随着时代变化和形势发展,要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传统农民向现代职业农民转变,通过激发农民创造力提升农业农村生产力。要进一步明确培育主体、创新培育机制、延伸培育路径,大力构建涵盖农业科技发展、农业发展理念、农业文化等全方位的培育体系,帮助农民真正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积极实践者和有力推动者,让美丽乡村成为他们施展才干、提升能力、实现理想的梦想舞台。

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促进农业进步、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重要依托。前进道路上,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久久为功,多措并举为农业产业化发展蓄势赋能,全力以赴绘就农业产业化的繁荣兴盛图。

THE END
1.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精选6篇)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精选6篇) 农业产业化 论文农业产业化发展论文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摘 要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通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就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完善产业规划,抓好“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https://www.360wenmi.com/f/filelw6ioke3.html
2.山西省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 培育扶持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十五”期间,我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以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积极培育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大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使千家万户的农业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市场形成了有机对接。按照“扶http://www.shanxi.gov.cn/zfxxgk/zfxxgkzl/fdzdgknr/ghxx/202005/t20200520_5988800.shtml
3.数字经济报告中国数字经济市场发展动态与十四五规划分析报告2022第五节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存在问题 一、 产业数字化水平偏低 二、 数据开放共享水平不高 三、 智慧社会建设与治理需求不匹配 四、 制度及监管暂未数字化转型 第四章 中国数字经济主要细分领域分析 第一节 数字产业化 一、 数字产业化概念 二、 数字产业化发展现状 http://www.zyzyyjy.com/baogao/356262.html
4.最新产业化方案十五篇6.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要根据各产业的区位特点和基础,调优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蔬菜、精品水果和休闲农业旅游等主导产业。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努力培育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示范效应显著、带动面大的农业产业化基地。 7.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农户将承包经营土地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https://www.liuxue86.com/a/5105655.html
5.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包含哪些内容?附案例说明–69农业规划设计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队伍,打造知名企业品牌,提升龙头企业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带动能力、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构建权责明确、治理结构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完善的产业发展有机体。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培育多元融合主体,发展县域范围内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融合模式,促进资源共享、链条共建、品牌共创,形成企业主体https://www.69agri.com/122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