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1在京认定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公司名单
序号
公司名称(所在国家)
备注
1
ABB(中国)有限公司(瑞士)
★▲
19
百特(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美国)
▲
2
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瑞典)
20
北电网络(中国)有限公司(加拿大)
3
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日本)
21
东陶机器(中国)有限公司(日本)
4
摩托罗拉(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美国)
22
东芝(中国)有限公司(日本)
5
日立(中国)有限公司(日本)
23
得利满有限公司北京联络处(法国)
6
三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韩国)
24
IBM(中国)有限公司(美国)
7
松下电器(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日本)
25
卡特比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美国)
8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日本)
26
康柏(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美国)
9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德国)
27
康明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美国)
10
伊藤忠(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日本)
28
朗讯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美国)
11
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日本)
★
29
乐金电子(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韩国)
12
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英国)
30
曼内斯曼(中国)有限公司(德国)
13
佳能(中国)有限公司(日本)
31
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芬兰)
14
卡夫食品(中国)有限公司(美国)
32
诺维信(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丹麦)
15
欧姆龙(中国)有限公司(日本)
33
雀巢(中国)有限公司(瑞士)
16
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日本)
34
施奈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法国)
17
阿尔斯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法国)
35
正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泰国)
18
阿海珐(北京)咨询有限公司(法国)
注:★经商务部认定▲经北京市认定
在京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投资性公司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投资行业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商务服务业以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领域。制造业中,主要集中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见图1-1),表明北京市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呈现出鲜明的高科技特点。比如,在京的35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中,有5家是电脑网络巨头,4家是世界移动电信巨头,电子通讯类地区总部占到1/4以上。另外,商务服务业受到投资性公司的普遍青睐。全市139家投资性公司中,有60%以上从事商务服务业,2002年、2003年、2004年投资性公司合同额占全部商务服务业合同额的比重分别高达85%、69.6%和79.5%2。通讯类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之所以多设在北京,源于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是我国最重要的通讯枢纽城市;IT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选在北京,更多的是看重北京发达的人才、研发、信息资源优势;投资性公司多选择商务服务业,则是看好北京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和巨大的消费市场。
(2)母国高度集中,主要来自于欧盟、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从在京设立地区总部的跨国公司看,34.3%(12家)来自欧盟,31.4%(11家)来自日本、22.9%(8家)来自美国,另有来自韩国的2家,来自加拿大和泰国的各1家(见图1-2)。(3)职能较为单一,多以投资控股和协调管理为主,且企业呈独资化趋势。由于进入中国市场较晚以及政策等因素,目前在京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职能主要集中在投资控股、协调管理、市场调研等综合服务性领域。另外,跨国公司为有效提高在中国的市场竞争力,更倾向于建立独资企业,或者通过增资扩股在合资企业中取得控股权。比如,对2004年100家投资性公司样本分析中,有78家是外商独资公司,12家是港澳台商独资公司,独资公司合计占到了90%(见图1-3)。
表1-2在京的266家大型企业集团(不包括银行、保险业)基本情况
单位数(个)
比重(%)
单位数(个)
总计
266
100
按集团审批部门分
按集团主营行业分
国务院
93
35.0
第一产业合计
1.5
国务院主管部门
67
25.2
农、林、牧、渔业
省级人民政府
37
13.9
第二产业合计
116
43.6
省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
9.4
工业小计
84
31.6
其他
44
16.5
采矿业
3.4
按母公司控股情况分
制造业
64
24.1
国有及国有控股小计
223
83.8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4.1
国有绝对控股
212
79.7
建筑业
12.0
国有相对控股
第三产业合计
146
54.9
集体及集团控股小计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集体绝对控股
3.0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2.6
集体相对控股
1.1
批发和零售业
55
20.7
住宿和餐饮业
0.4
按母公司登记注册类型分
房地产业
7.5
国有企业
147
55.3
其他合计
52
19.5
公司制企业小计
111
41.7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8.3
国有独资企业
59
22.2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47
17.7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0.8
股份有限公司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中外合资企业
0
0.0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港澳台合资企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国际组织
表1-32005年中国企业100强和500强总部分布(按营业收入)
省市
100强企业家数
500强企业家数
北京
48
91
湖南
上海
吉林
广东
54
重庆
山东
38
福建
江苏
40
黑龙江
天津
江西
河北
陕西
辽宁
广西
山西
内蒙古
湖北
甘肃
浙江
42
新疆
四川
贵州
河南
海南
安徽
宁夏
云南
500
图1-42004年第三产业内部行业增加值比重(按行业分类)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