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技能是就业之基。近年来,哈密市深化政府、学校与企业的人才培育合作,开展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做好人才订单培训输送,有效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让更多劳动者“好就业”“就好业”。
12月17日,在伊州区技工学校,38岁的牛伟军和电工班的同学们正在电工实训室学习,为他们上课的是河南援疆教师,培训采取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模式。
牛伟军是伊州区丽园街道七一路社区的居民,他通过向街道报名,得到了这次免费学习的机会,非常珍惜。“以前一直打零工,没有固定工作,通过这次学习,增加自己的技能,还可以拿到初级电工证、推荐就业,我特别开心。”牛伟军说。
在学校的另一间教室里,焊工班的学员正在认真地听老师讲授技术理论课;学校的操场上,还有不少学员正在参加保安员培训。
伊州区技工学校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刘中凯告诉记者,近年来,学校重点对农村劳动力、脱贫劳动力、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转移就业人员、企业职工等群体,采取“技工学校+行业部门”“技工学校+企业”的方式,为学员提供系统、专业的技能培训,并且在学员结业考取相应技能证书后,多渠道、多方式搭建就业平台,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家”的目标。
伊州区技工学校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刘中凯说:“我校开展保安员、母婴护理员、大型机械驾驶员、电焊电工、汽修等18个工种的培训,仅今年培训6000余人次。”
伊州区二堡镇托干卡尔尼村村民依沙克·牙热说:“村里面发了培训通知,我就过来报名了,等把证拿上再找工作。”
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城乡劳动者的致富道路越走越宽。
位于哈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哈密惠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地膜回收的企业,员工吐尔洪江·艾海提来自花园乡,今年7月,他在伊州区技工学校学习了大型机械操作,并取得了上岗证,经学校推荐就业,成为了该公司的员工。
吐尔洪江·艾海提告诉记者,他主要的工作就是操作抓机整理回收的地膜。“这里工作离家近,公司给我交五险一金,还包吃住,工资待遇各项都挺不错,我很满意。”
胡光辉、杨香梅夫妇是伊州区东河街道青年北路社区居民。今年年初,他们通过在社区报名,免费学习了电工实用技术,还取得了初级电工证。如今,夫妇二人能够承包整栋楼的电路布线工程。
据哈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计,截至目前,哈密市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22万人次。哈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能力建设科负责人赵喆表示,哈密市将面向企业职工、就业重点群体等各类劳动者,大规模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加快提升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水平,更好适应高质量发展需要。
记者手记
采访中,花园乡待业青年吐尔洪江·艾海提说,自己找到了梦寐以求的工作,说这话时,他的眼里闪着光。
俗语说“家有千金,不如薄技在身”。如今,趁着冬闲学员们都想学到一技之长,来年好找份适合的工作。
政府有好政策→乡镇街道积极作为→老师倾囊相授→学员认真学习→以一技之长找份好工作,从而让一家人生活更好。看到这样的就业“产业链”,看到那些通过技能培训实现稳定就业的劳动者,真令人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