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八级工”落地,实现人才与企业“双向奔赴”前沿资讯中国报道网

高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为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助推制造强省建设,广东全面实施“新八级工”制度,打破技能晋升“天花板”,为技能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成长空间。近年来,广东在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截至目前,广东已累计评聘首席技师33名,特级技师453名,这标志着“新八级工”制度在企业扎根落地,广东高技能人才培养再添硕果。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位“巧师傅”和一位“老师傅”的故事。

“笨功夫”的“巧师傅”吴金源

“企业实行‘新八级工’制度,让技术工人也有盼头了!”来自中国石化集团茂名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茂名石化”)的吴金源说。作为“新八级工”制度的受益者,这位在加氢操作岗位上默默耕耘了35年的老工人,今年被评为茂名石化首席技师。

35年来,吴金源始终坚守在岗位一线,他坚信勤能补拙,学徒期间写下8本厚厚的笔记,凭着勤问、勤跑、勤记的“笨功夫”,从一名“门外汉”变成问不倒的“活流程”,练就一身“望闻问切”的真本领。他提出的“吴金源氢气梯级利用操作法”在石化行业加氢系统中得到了广泛推广。

2018年,吴金源主动担起茂名石化260万吨/年浆态床渣油加氢装置建设和生产准备的重任,再次拿出他的“笨功夫”专注钻研。在他和班组成员的奋力拼搏下,2020年,全球最大、全国首套的260万吨/年浆态床渣油加氢装置一次开车成功。

吴金源积极传承和发扬工匠精神,通过“吴金源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和技巧传授给团队成员和徒弟们,参与创新创效项目10余个,解决装置瓶颈难题260余项,带徒85人,为企业增创效益近亿元。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吴金源的成长和成就,离不开企业对“新八级工”制度的全面落实和对技能人才的重视培养。自2020年开展技能等级认定工作以来,茂名石化共组织评价10113人次,5876人获得技能等级证书。在中国石化统筹管理下,茂名石化建立了层次清晰的职位序列,形成了统一规范的人才成长体系。茂名石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负责人感慨道:“‘新八级工’制度在企业落地,是对高技能人才的充分认可,有了它,企业更好吸引更多一线工人立足本职、扎根岗位成长成才。”

“90后”的“老师傅”彭方昭

彭方昭就职于广东中科安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安齿”)。作为一名“90后”首席技师,他年纪不大,但已与机器打了十几年交道,被工友们亲切地称呼为“老师傅”。他先后在口腔科种植领域主导和参与新产品新工艺研发16项,获批专利26项;多次主导和参与各级重点科技项目,通过对产品结构、生产工艺流程的优化,助力企业年生产5万套种植体产品,产值约1亿元。

彭方昭说:“2017年,我被中科安齿创始人陈贤帅博士‘打造中国人自己的植入式医疗器械品牌,建立中华民族自主品牌’的话深深打动,决定走入中科安齿,一路走来,这句话成为我前进的动力,让我对职业充满敬畏,时刻以工匠精神严格要求自己,获评首席技师,将更加激励我以身作则,加倍努力,成为一名在植入式医疗器械领域‘填补国产空白’的新匠人。”

作为国内口腔科产业领域的“独角兽企业”,中科安齿全面落实“新八级工”制度,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高度重视彭方昭等核心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企业为技能人才工作室设立专项研发经费、培育基金,工作室可优先享受企业内所有研发、生产、检测设备和仪器的同时,实现自主独立运作,为技能人才提供最优质的发展空间。

“新八级工”落地,人才与企业“双向奔赴”

在广东,像吴金源、彭方昭等高技能领军人才的故事还有很多,他们是千千万万技能人才的代表,他们用汗水书写着技能成才的传奇;在广东,像茂名石化、中科安齿通过实施“新八级工”制度实现“人才获成长、企业得发展”双赢局面的企业也还有很多,他们用智慧描绘着企业发展人才进步的新局面。

功以才成,业以技兴。作为技能人才大省,广东人社部门与时俱进,全力推动和支持企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以“新八级工”制度激发高技能人才的明星效应。2024年5月,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广东省技能人才发展条例》,明确提出“鼓励用人单位建立健全技能岗位等级设置,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设立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岗位”;2024年7月,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实施广东省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的通知》(粤人社发〔2024〕17号),明确将特级技师、首席技师纳入广东省高技能领军人才范畴,旨在通过评聘特级技师、首席技师,展现高技能领军人才引领示范作用,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制造业当家”提供人才保障。在未来的日子里,广东还将进一步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让更多技能人才与企业实现“双向奔赴”,让更多技能人才“有为又有位”,让企业成为人才集聚“主阵地”,以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推进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陈伟赞编辑陈若欣供稿单位: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THE END
1.“三项工程”让群众好就业就好业制定实施《陕西省加强高技能培育16条措施》,紧密围绕国家和陕西省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需求,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重点培育。目前全省共有大国工匠7人,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1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高技能人才62人,全国技术能手305人。 https://jy.hniu.cn/detail/industry?id=596612&type_id=300019
2.擦亮技能竞赛“新名片”汇聚磅礴“工力量”总工会还将劳动技能竞赛作为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举措,突出技术创新和技能提升,促进竞赛由“速度型”“体力型”向“效益型”“智力型”延伸。通过举办煤炭产业工人职业技能竞赛,六家坝煤矿运用5G技术实现井下皮带机器人巡检,聚鑫煤矿引进TBM盾构机远程操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NDY1NTc0NA==&mid=2649284759&idx=1&sn=a21d285f2e93502fa21b56c4a5cb1c22&chksm=82d24c6bc6943ab8983ebc738a9e97fd61e50860ab2b65fb4ad331d6e9ed2c01aeda5bf0fb26&scene=27
3.工人日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2024年,从国家到地方,从行业到企业,从人社部门到各级工会,多方合力打破制约技术工人科技创新的现实藩篱,向下夯实技术基础,向上培育拔尖工匠,从体制上、空间上激发了技能人才的创新活力,为职工创新创造赋予澎湃动力。 更多改革措施以及若干新机制的探索,点燃了职工的创新热情,让大批优秀https://www.workercn.cn/papers/grrb/2025/01/01/7/news-1.html
4.数控加工技术论文[精选15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数控加工技术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控加工技术论文1 摘要:基于工业生产的角度来看,提升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水平成为机械制造者最关注的课题。当前复合快速成形技术是机械设备加工https://www.wenshubang.com/shukongbiyelunwen/4578702.html
5.纺织品贸易实务汇总(10篇)在实习过程中,我以技术员的身份深入到建筑施工单位,以一个高层住宅小区为实习场所,在项目部技术室主任7-17老师介绍读图方法,锅炉制造厂制造范围,参观宝成锅炉工厂 7-18参观大港锅炉房,详细参观讲解锅炉各制造本次生产实习,让我们学生下工厂,到生产的第一线去,从基层做起,有效联系了我们曾经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并https://fanwen.chazidian.com/fanwen1748962/
6.动力设备部年度工作总结(精选10篇)3、甬金不锈钢制品厂因没有专门的机电维修人员,所以日常的设备故障维修,也需要我们去处理完成,以保证其生产能正常进行。 二、做好设备技改工作 积极配合生产部门提出的各项技改任务,一一落实整改到位,以满足生产要求,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益。 20xx年电气共计完成设备技术改造项目十三项: https://www.ruiwen.com/gongwen/nianduzongjie/1401640.html
7.9月26日苏州园区人才市场综合人才现场招聘会混料技术员 3名 1.对数字敏感,无色盲; 2.工作热情; 3.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一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 英瀚精密塑胶(苏州)有限公司 展位号:H08 作业员 12名 男女不限,18-45岁,初中及以上学历,身体健康,视力良好,基本工资2000元,全勤100元/月,夜班津贴10元/晚,加班费另计,提供食宿,交乙类公积金,综合http://www.xszrcw.com/news/news-show-4698.htm
8.益阳高级技工学校质量年度报告益阳高级技工学校是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现有领导班子成员7名,在职在编教职工202人,学校党委下设6个基层党支部和13个内设科室。开设了汽车维修、模具制造等4个预备技师专业,机械制造、机电、数控等15个高、中级技工专业。 1.2办学形式与规模 益阳高级技工学校是一所全日制国家级重点高级技工学校、湖南省示范性中职学校http://www.yygjjx.com/39220/39235/content_1894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