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作为高校进行教学活动与科学研究的基本平台,学科是大学学术创新的基本单元,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核心依托和主要载体。学科建设水平日益成为高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建设高水平学科、打造高水平团队、推出高水平成果、培养高层次人才、提高学校综合实力,日益成为高校普遍追求愿景。
2015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作出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201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2017年1月12日,学校印发《青岛农业大学学科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对学科建设进行顶层设计与规划。1月13日,召开学科建设工作会议。5月,印发《青岛农业大学学科建设规划(2016-2020)》。12月27日,青岛农业大学第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进入以学科建设为统领,全力建设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新阶段,这是我校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2018年7月,山东省教育厅发出《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增列“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的通知》,对25个学科予以建设支持。其中,青岛农业大学的水产学科为10个有经费支持的立项建设学科之一。这是学校首次进入山东省一流学科建设行列。2019年10月,植物学与动物学(含草学)被列为山东省一流学科。
10月22日,“世界四大权威大学排名”之一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发布2020世界大学排名,青岛农业大学在该排行榜上内地高校排名178位,国际高校排名1464位。山东省共12所高校进入排行榜,青岛农业大学排名省内高校第11位。2020年USNews世界大学排名涵盖了分布在81个国家/地区的前1500家院校,排名不单独考量学校的本科或研究生教育,而是根据衡量学校整体学术研究表现以及其全球和地区声誉的13项指标进行排名。
2019年10月31日,软科发布2019“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我校共有7个学科进入前50%榜单,学科上榜数列山东省高校第12位、省属高校第9位,列全国农林高校第17位。其中“农业工程”名次比2018年上升1位,百分位段由前25%上升为前14%,列全国第6位,全省第一位;“食品科学与工程”名次比2018年上升4位,百分位段由前50%上升为前30%;“水产学”名次比2018年上升2位,百分位段由前50%上升为前38%。
水产学科:学科引领、乘势而上,全力驶入发展快车道
作物学科:强优势、补短板,着力开创内涵式发展新局面
青岛农业大学作物学科一直紧紧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和国际学科发展前沿,经过60多年的积淀和发展,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学术地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的发展机遇,立足学科基础,紧跟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国际学科发展前沿,科学谋划学科发展是学院上下着力完成的任务。
食品学科:面向“健康中国2030”战略,打造一流食品学科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坚持以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为龙头,在继承学科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着力优化学科布局、凝练学科方向、加强平台建设,全面提升学科内涵,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软科发布的2018“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位列第36位,2019年位列32位;在2017年教育部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被评为C-,山东省省属高校第1位。当前青岛农业大学农业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食品学院贡献率为40.75%,居全校第一。
草业学科:服务生态战略,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发展
5月10日,青岛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成立大会在学术会馆举行,这是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从国家生态战略、促进畜牧业发展高度作出的重要决策,标志着我校草业科学发展进入新阶段。以王增裕教授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草学专家的加盟,对促进学校学科交叉合作、建立跨学科平台团队、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完善学校学科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保护学科:践行强农兴农使命培养一流“植物医生”
作为我校传统优势学科之一,植物保护学科始建于1951年,学科发展始终紧紧围绕农业生产中发生的重大有害生物病虫害,开展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及绿色无公害防治策略研究。七十年来,一代代农大植保人发扬醇厚朴实的学术品格,坚持理论创新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科研作风,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作出了贡献,取得了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成果。经过多年积累,在有害生物灾变规律及综合控制、有害生物灾害机制及检测、农药分子设计及有害生物抗药性机制研究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形成了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3个稳定的学科方向。
农业工程学科:青岛农大“农机战队”:四大作物全程机械化探路者
青岛农业大学农机类学科专业始于1969年,建设以来始终以需求为导向,围绕“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这一国家重大需求,紧盯花生、马铃薯等“深埋、难挖、易破损”的根茎类作物生产过程机械化这块“硬骨头”,凭借一股“钻牛角尖儿”的韧劲儿,一干就是半个世纪,让学科发展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化研发领域当仁不让的主力军。学校农业工程学科在软科发布的2018、2019年“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位列全国第7和全国第6。不仅为我国、我省培养了大批农业机械专门人才,更为促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和我国农业全程机械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