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畜牧工程分会理事长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保明
李保明教授在中国畜牧业机械化发展云论坛的致辞
各位同行,朋友们:下午好!
加快推进畜牧业机械化的发展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畜牧业机械化的发展,国务院于2018年印发42号文,《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这个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畜牧养殖机械化率达到50%左右,现在全国范围的畜牧业机械化率还不到35%。今年初,农业农村部为了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印发了《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畜牧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畜牧养殖机械化发展的思路、目标和主要任务,这是加快推进畜牧业机械化,提高畜禽产品保供能力的重要举措和工作指南,更是我们畜牧业和畜牧工程科技工作者来之不易的发展机遇。
畜牧养殖企业和畜牧工程装备企业的新机遇
2020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也是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除了这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为我们的生物安全防控敲响了警钟!畜禽养殖业要全面进入安全、健康、高效发展新模式!第二件大事,就是中国要向全世界宣布,近14亿人的大国实现全面精准脱贫!也就是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这意味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实现,要转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第二个百年是建国100年,“十九大”已经明确制定了分两步走的计划,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未来5-10年对健康安全畜产品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据中国工程院预测,到2035年我国的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将达到52%,成为农业第一大产业。这个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畜牧业的规模化和标准化,更离不开机械化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大规模、超大规模畜禽场发展迅速,小散户也在快速退出。但到目前为止,畜禽养殖主体仍是中小规模养殖场(户),其养殖量占比超过70%。这些养殖场(户)的机械化程度较低,如生猪养殖机械化水平在30%左右,蛋鸡和肉鸡养殖的机械化水平在40%左右,肉牛、水禽等机械化水平普遍低于30%。从生产环节上看,废弃物收集处理、工程防疫、种养循环等方面机械化程度普遍较低,导致畜牧养殖的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差,用工难、用工贵等问题越来越凸显。即便是大型养殖场,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粪污收集处理、粪肥施用设备等方面机械化仍是一个“短板”;预防“禽流感”和“非洲猪瘟”等疫情的发生,建立生物安全工程防疫体系,减少人工使用,减少人畜接触,为动物健康生长创造良好环境,保障肉蛋奶安全生产和稳定供给,都需要完善自动化饲喂、畜禽体征巡检、消毒防疫、畜产品采集等技术装备的投入。
把握加快推进畜牧业机械化的方向目标
近年来,各省积极推进畜牧业机械化,制定推动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加大畜牧机械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总体水平还不高,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不同地区、畜种、养殖规模和生产环节机械化发展水平差别较大,部分技术装备有效供给不足,一些领域“无机可用”“无好机用”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在集中力量强科技、补短板、推全程、兴主体、保安全、稳供给,推动畜牧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转型升级。
在发展重点和目标上,以主要畜种养殖、重点生产环节、规模养殖场(户)机械化为重点,以科技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为动力,推进机械装备与养殖工艺相融合、畜禽养殖机械化与信息化相融合、设施装备配置与养殖场建设相适应、机械化生产与适度规模养殖相适应,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加快形成标准化规模养殖与机械化协调并进的畜牧业发展新格局。具体目标是,到2025年,主要畜禽养殖全程机械化取得显著成效。其中,奶牛规模化养殖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生猪、蛋鸡、肉鸡规模化养殖机械化率达到70%以上,肉牛、肉羊规模化养殖机械化率达到50%以上,大规模养殖场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适应畜牧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导向
(一)在加快畜牧机械装备科技创新方面,聚集优势资源,推进产学研结合,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如何与大型骨干设施装备企业的融合:一方面要加强畜禽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工艺、畜禽生理与环境控制机理、畜禽行为与养殖装备关系、新材料和信息化技术等基础研究,为突破畜牧业机械化薄弱环节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加快研发适合我国国情的精准饲喂、智能环控、养殖信息监测、畜产品智能化采集加工、高效粪污资源化利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和种畜禽生产性能测定等先进机械装备,未能5-10年要重点加强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智能、立体高效、福利安全的养殖装备科技创新。
(二)在加快推进主要畜种规模化养殖全程机械化方面,以生猪、蛋鸡、肉鸡、水禽、奶牛、肉牛、肉羊、兔等养殖为主要对象,制定发布规模化养殖设施装备配套技术规范(或团体标准),推进健康高效养殖工艺、养殖环境、设施装备的集成配套,加强养殖全过程机械化技术指导,大力推进主要畜种养殖全程机械化。
(四)在加快提升重点环节社会化服务水平方面,创新畜牧机械装备的经营和服务组织,以市场化、专业化为导向,积极推进畜牧机械装备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
(五)在加快推进机械化信息化融合方面,推进“互联网+”畜牧业机械化,在畜禽养殖各环节重点装备上应用实时准确的信息采集和智能管控系统,进行物联化、智能化设施与装备升级改造,促进畜牧设施装备使用、管理与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
(六)在加快对接扶持政策方面,政府部门加大了农机购置补贴对畜牧机械装备的支持力度,重点向规模化养殖场倾斜,实行应补尽补。正在推出养殖场新的设施用地标准,加大支持养殖场“宜机化”改造建设;支持培养畜牧装备生产、使用及设施装备建设安装、工程监理等一线实用人才。
本次活动主要安排
原标题:《中国农大李保明:加快推进畜牧业机械化保障畜禽产业高效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