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行业变天,当前遭遇人气与价格“双降”!与前期人声鼎沸的景象相比,目前的药市人气一片低迷,很多品种价格滑落之快,跌幅之大,令人瞠目结舌。
那么在本文中,我们将以“未来三年,中药材行业会发生什么?”为题,来对中药材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做一个推演,也算是一个前期预判和未来展望吧,希望能得到大家的互动。
二、中药材产地种植基地,即将成为香饽饽
第一,中药材产地方面,未来会发生哪些情况。实际上,从去年由山东牵头启动的中药饮片省际联采中,我们已经能清晰地看到,随着中药溯源化的建立与整个产业链体系的逐步完善,在中医药领域最前端,也就是中药原料供应最前沿,中药材产地种植基地已经成为香饽饽。
从这方面来讲,也可以说,随着宏观政策倾斜性扶持和行业的未来必然趋势发展,未来的中药材产地发展层面,那些规范化、规模化的GAP种植基地产品,必将迎来“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
那么,这说明了什么?
而现在随着行业形势的发展,情况已经有所不同,制药企业在向产地合作社、种植基地公司或种植大户借力的同时,企业同样也会被制约。合作层面必须脱虚向实:想用我们的种植基地做溯源,可以,至少你企业在这个品种采购方面,今后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货量要由我方真实供应。再像过去那样,你随便漂亮话一说,指山卖磨画个大饼,跑到我们种植基地竖块大牌子了事肯定不行。
三、未来三年,中药材品质将在产地呈现两极分化!
那么,中药溯源的脚步快速提速,中药材产地规范化的种植基地从此得以重视,是不是就说明,今后随着行业供需垂直化的对接,从此之后,中药材产地就会真的即时一跃而起,全面开挂,就一往无前毫无阻碍了呢?当然不是!可以预见,至少在未来的三年中,中药材产地在种植层面,仍将会出现一个比较混乱的两极分化状态。
前三年红红火火的中药材行业,给中药材产地种植端带来多大的福利,未来三年就会给很多品种扩种方面,带来多大的隐患与伤害!尤其是现在的很多药农,只顾低头拉车,却很少抬头看路。由于前期获利丰厚,今后随着诸多品种大面积的种植,将造成严重的价低伤农现象必将无可避免。
可以预见,未来三年中,至少会有80%以上家种品种价格持续低迷,甚至一些品种在“地板价”上将继续被凿穿,出现“地下室”价格的滥市行情都不足为奇。并且,基于此,一些规范化种植的中药材品种受其影响,在“优质优价”方面也会显得力不从心,无法完全得到充分的价值体现。
于此方面,我们虽然不认可这种对千年传承的中医药文化的践踏与伤害,但是,太多的利益纠葛与贪婪,依然在上演着狠狠地将中药的道地性、本真性踩在脚下,而我们却又无能为力,阻挡不了这种利字当先的泛滥洪流。所以说,任何行业的改革或提升都很难一帆风顺,都要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中药材行业前景有多辉煌,现在就有多尴尬,这也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一面。但是,无论怎样,有一条我还是坚信的,三年,也就是最多三年吧。
三年之后,行业必将会从这种乱局中走出来。并展现出一个新的不凡与开端,那就是今后诸多中药材道地产地,按GAP标准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出来的中药材品种,在溯源化进程和集采联采的推动下,供需垂直化的产业链将得以快速建立与整合,行业将逐步走向成熟并得以重塑。产地农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公司与制药生产企业必将合为一体,成为最亲密的战略合作伙伴进程谁也阻挡不了,并将持续健康地一直发展下去。
四、中药材市场,未来路在何方?
以上行业第一个层面种植端我们讲过,那么,下面我们来继续畅谈第二个层面,也就是关于当前的中药材专业市场未来将走向何方?
最近几年,我们大家已经看到,对于当前的一些中药材专业市场,随着诸多品种行情的飞涨,近年太多的信息部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建立,并出现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群雄逐鹿景象。其实这个无须惊讶,时势既能造英雄,同样也会大浪淘沙。随着市场高潮退去,未来三年内,一些没有内涵和缺乏远景战略规划的草台班子信息部,很难在市场生存下去,十不余一,纷纷关门倒闭或成为僵尸信息部的现象将是必然结果。
而那些所谓的行业品种分析师,则也会从过去的风口期跌落神坛,而最终真正能在行业站稳脚跟的信息人,依然是那些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实力派。
这些具有深厚功底的信息部和信息人,在今后为广大药商、药农、药企服务的同时,等同于也在为自己服务,并将在行业博得一席之地和深受行业大众欢迎与尊重。
而中药材行业当前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如果我们仍然止步不前,不去重视大数据,还在延续使用过时的盲猜妄估套路,对一些品种的未来行情指点江山,是既缺乏事实依据,又不具备真正说服力的表现。
五、“二八定律”与“三不卖”现象!
对于当前的中药材行业市场层面,随着近三年的大行情过去,可以说二八定律已经呈现。有些品种对于深陷其中的很大部分人来说,已经确定被套牢。但是当前这部分人目前还没有达到完全绝望的地步,依然处于“三不卖”的最后一个环节上作苦苦挣扎。
再说句不好听的话,在压货方面,他进入这个行业的“使命”就是给人家垫底的,没有他的失败哪有别人的成功。涨价舍不得卖也罢,关键是手中的货行情出现了回调,勉强够本的时候,这些人就更不愿意卖了!等到后来价格越掉越猛,赔钱赔到睁不开眼的时候,这些人更不忍心卖了。而事实上,曾经的很多品种高价位行情就是这些人在支撑和堆高的,所有的二八定律中,基本上那些20%人群的获益,也是靠这些80%人群成就的。
六、“地板价”与“收尸队”!“
三不卖”的现象市场可以有,但却代表不了中药材行业所有人的态度。有些人看到行情不好开始躺倒摆烂,也会有些人认清形势想尽快斩仓出逃。但是“逃仓”哪有那么容易?终端生产消化不力,前沿种植如火如荼,市场货量逐年累加。其结果就是一些品种“地板价”行情的出现。
地板价出现不算稀奇,部分品种“地下室”的价格在未来也不是不会发生,这个时候就会有“收尸队”出现。什么是“收尸队”?所谓的“收尸队”,就是那些赢家赢了并不急于出局,而是在伺机等待一些品种价格落到超低位,反手“抄底”再割输家韭菜的情况。
那么谁是“输家”?输家压储的品种价位最后到底有多低?也可以说,未来三年,最低价位的药材,不在产地,也不在市场,而是在冷链仓储。冷库之中那些经过反复抵押,最终难以赎身被迫遭到极低价位拍卖的药材,那些由于合作生意闹纠纷,或两口子因为压货赔钱吵架,或兄弟阋于墙反目成仇愿意共同大放血便宜甩卖的药材,都将会成为未来“收尸队”收割的对象。而这些被收割的药材价位之低,或许会低到惊掉你的下巴。
七、中药材冷链仓储,今后将面临哪些方面的压力?
另外,不仅中药材存储方面冷库收益可观,同时,银行放贷方面的抵押担保业务,也让诸多冷库赚得盆满钵满。
很多药商想要压储更多的品种货量,又资金不足,就需要把放置在冷库的药材抵押给银行,才能贷出款来。而抵押担保一方自然是非冷库莫属。如此相应的担保费用将会在银行利率上叠加体现,三厘的利息变成五厘,多出来的二厘“利率”自然会被冷库收入囊中……但是,随着今年下半年中药材行业火爆行情急转而下,许多压货商纷纷离场,冷库与银行合作的这种担保业务也紧跟着陷入停顿状态,额外的利益分成已经成为昨天的故事,冷链仓储方面的抵押担保收益,相当于被陷入萎顿低迷的市场无情地打断了“一条腿”。
而“另一条腿”,冷库客户药材存放的“周转率”状况也不是太好,随着冷库建设的越来越多,中药材存储业务上,昨日繁荣景象不再,并且很多新近存储入库的品种,也不再属于“快进快出”的药材,都是一些打算长周期存放的品种。像白芷、牛蒡子、苦杏仁、桃仁、山药、川芎等等药材当前就是这个情况,都是因为视低价才介入压储,打算在冷库作长期“趴窝”的品种。而很多药材如果在冷库做长周期的存放不见流通,而冷库工人工资、电力机械、折损维修等等费用开支照常不减,这对冷库来说是极其不利的一面。因为货物一旦“存死不动”,少量的存储付费是很难让冷链仓储方获利的。亦因此,在冷链仓储方面,不仅今后将要面对竞争激烈的尴尬,当前亦已经遭遇上述两大压力,并且这种现状短期内无法改变。
八、高质量的药材,今后在市场依然会走俏!
九、市场专营商,未来会拥有“多重身份”
对于市场专营商而言,靠过去那种从产地“搬砖”到市场销售的经营模式已经成为历史。今后许多市场单品种专营商,将会紧跟行业形势,把握时代脉搏,携手产地布局种植基地,继续做强做大自己的生意。
中药材专业市场未来聚散功能弱化,众多的单品种专营商身份也不再“单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由原来的简简单单开始变的有内涵有深度,遇变则变,遇强则强。产地有基地,市场有门店,终端有消化渠道,既是产地种植户,又是市场专营商,并且还是生产企业供货商才是他们未来“多重身份”最精准的定位与标签。
十、大健康时代来临,市场呈现“多元化”!
行业在变革,中药材专业市场同样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革新。一些中药材专业市场,比如亳州,就会呈现一体多元化的景象与布局。
电商时代的来临,网上有店,线下有铺,学会两条腿走路,将会是今后更多市场商最大的特色。
在这方面,走在行业最前面的依然是亳州药市,花茶康养产业、物流配送园区、冷链仓储体系等等近年不仅围绕着中药材大市场纷纷异军突起,首屈一指,别开生面地愈加壮大,同时,亳州的华佗中药城也在不断地革新,积极探索未来。市场内旅游观光街打造,香料市场区块划分,药食同源产品专区的设置,一品一店的精准推送,都体现着亳州华佗中药城的不凡与改革者的智慧。而这些建树,都将成为大健康时代新型市场的销售增长点。毫不夸张地说,无论将来行业如何发展,亳州都依然必是整个中药材行业电商最多、养生保健茶饮、药食同源产品最大的生产基地,同时也是行业信息最发达、品种行情变化发布最准确、最及时的晴雨表,以及冷链仓储和物流体系最庞大、最完备的大市场。
十一、把握“时代脉搏”,压货商今后会盯住哪些品种不放?
行业的改革,市场的变化,并不代表所有市场商都会被淘汰,对于思想落后的人来说这是彷徨和迷茫的开始,而对于思想敏锐洞察力极强的人群来说,这恰恰是机遇的来临。
十二、面对行业未来发展,部分药商并没有认清形势!
在时下正在积极开展的全国中药饮片集采活动中,由于品种的产地种植基地对投标单位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加分项,一些生产企业要求合作多年的市场专营商,提供可追溯的产地种植基地。但是很多市场专营商出现抗拒心理不愿配合,认为自己如果把产地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的基地提供给了生产企业,那么自己作为一个中间商,今后生意上就会被掐掉,其实这种想法看似聪明,但却是不明智的。时代已经发展到了这一步,堵不如疏,疏不如认清形势。如其等待着被合作多年的企业淘汰,不如主动出击自己到产地建种植基地,或与别人合作建自己专营的品种种植基地。也只有这样,才能继续掌握主动权与企业平等对话,并能持续永久地合作下去!否则的话,等待自己的结果只能是被刷掉淘汰出局。
十三、终端生产企业,今后同样面临“生死大考”!
下面的话题我们将开始进入到第三个层面,也就是终端生产企业方面未来将遭遇哪些状况的问题。对于当前那些终端生产企业来说,受新药典颁布,很多品种检项的增加,和集采联采方面“择优录取”的影响,很多制药企业同样面临严峻的“生死大考”。新药典对一些品种化学成分、农残、激素检项的变化与增加,虽然更有效的保障了药品的质量,但同时也更大程度增加了企业产品尤其是饮片产品难以合格的风险。
而“集采联采”开展虽然能倒逼行业步入规范和加速产业链的闭环,从长远来看有百利而无一害,但是对于一些当前实力较弱、资产有限、远景布局规划等等方面依然不够完善的中小企业来说,如果自己的产品进入不了集采联采,随着市场销售份额的空间被别人挤占瓜分,那么就意味自己的未来发展空间愈加受限。因为未来的中医药行业,对于终端生产企业来说,将是一个资源整合、收购兼并、合纵连横、强者恒强、弱者积弱、赢家通吃的开始。有实力的生产企业可以继续在产地布局,建立自己产品独立的原料供应基地,或与产地合作方发展共建共享基地。而这些远景规划和战略布局均将成为生产企业坚强后盾,并能完全实现双向奔赴合作共赢的目标与方向。
十四、高品质药材与低品质药材,在生产用途方面,将进入两个赛道!
应当说,与中药材行业相较,中药产品生产领域的竞争更残酷、更卷!因为在中药材行业,一些难以过检,被药典标准判定“不合格”拒之门外的“低品质”药材,我们前面已经讲过,其实在其它领域仍有很大转圜和销售空间。比如像农牧渔业、饲料配方、化工原料、兽药使用以及色素提取等等方面,这些所谓的“低品质”药材依然有市场。甚至在药典标准方面,有些性状不符、含量不够被视为“劣药”拒之门外的中药材,在养生保健领域,却恰恰是茶饮膳食、美容养颜、药浴泡脚等等用途方面最佳的上品,比如青桑叶、青瓜蒌、奶芎、嫩蒲公英等等。
而在中成药或中药饮片方面却不是这样,一旦产品抽查不合格就意味着产品被召回被销毁和企业被罚款,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当然,亦因此,回过头来说,这也意味着许多中药产品随着产业链的愈加完善和闭环,在“优质优价”的背后,将诠释着“放心药等于高价药”的答案。
总之,在今后的三年里或更长远的未来,无论是中药材行业还是中成药生产领域,这都是一个一路向好的大健康产业!随着整个产业链的逐步修正与完善,必将踏平坎坷成大道,再过100年中药材行业都是朝阳行业,依然是蓝海一片、前景广阔无垠。
而我们大家作为这个行业的一份子,究竟还能不能继续在这片蓝海里遨游或捞金,这将取决于你的能力与眼光、格局与维度、发展与创新方面是否能达到那个层面!
作者:月下独酌
刚刚过去的2024年,我市中医药产业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链主企业提级扩能,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拓展,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267.1亿元,同比增长26.7%;华润三九、修正药业、广药集团、上海医药....
2024年,民乐县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探索中药材材料本地种植、本地加工的发展模式,引导农民从事中药材种植,带动农户增收,以打通一二产推动中医药一二三产业紧密结合,形成产业链条完整、业态丰富...
时下正值中药材采收期,走进漾濞县太平乡箐口村村民周明贵家的重楼种植基地,只见他正在小心翼翼地采挖重楼。“总的种植有3亩多,2023年卖了100多公斤,收入1.5万元。”周明贵说,2024年.....
时下,位丘北县腻脚乡地白村民委老鸦花村小组的丘北苗圃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重楼种植基地里,基地负责人正在组织工人进行人工除草等冬季管理,该基地种植的重楼通过人工除草、施用农家肥、覆盖松毛、使用生物防...
冬季,走进大关县靖安镇松杉村大黄种植基地,虽寒风刺骨,却热闹非凡、药香四溢。以往,当地主要靠人力采收大黄,如今有了新的方式——挖掘机采收。田间远远就听到机器的轰鸣声,巨大的耙在挖掘机的操控下.....
本网站未发布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