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口腔医疗器械、托槽正畸、义齿、竞争格局
一、口腔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背景
口腔医疗器械是口腔医疗的上游,它指专供在牙科学中使用的各种小型手提式工具,在国际上成为牙科器械,包括牙科影像设备、牙科手机、CAD/CAM设备、口腔清洁消毒设备、牙科手术器具、牙科注射器具、根管器具等。但广义的口腔医疗器械不仅包括在临床上牙科使用的各种手术器具,还包括口腔医疗中使用的义齿、口腔灯、牙钻机、口腔镜、牙科治疗机、正畸设备、洁牙机、补牙设备、牙科树脂、牙科模型,牙科椅等专业设备和耗材。根据2018年8月1日施行的《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口腔医疗器械主要分为三类:口腔科手术器械、口腔科设备及器具、口腔科材料。
二、口腔医疗器械行业产业链
三、中国口腔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愈发严重,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增多。据统计,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已经从2015年1.45亿增长到2023年的2.17亿。由于老年人的牙体结构逐渐弱化,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和松动,因此需要义齿来进行修复,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再加上我国居民对口腔健康问题的在意程度越来越高,义齿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在此背景下,我国义齿市场规模逐渐扩大。数据显示,2017-2021年中国义齿行业市场规模呈现增长趋势,估计2023年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30亿元左右。
四、口腔医疗器械行业竞争格局
从竞争梯队来看,第一梯队是以国外企业为主,包括登士柏西诺德、卡瓦盛邦公司、爱齐科技等,这些企业凭借其广泛的先进产品线和强大的全球影响力,在国内占据着较大的市场份额。第二梯队是国内规模较大的企业,包括美亚光电、深圳菲森、博恩登特、佳兆业健康等,这些企业虽然与第一梯队的企业在技术、品牌影响力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在本土化、售后服务及价格方面具有竞争优势。第三梯队包括西诺医疗、雅博士医疗、桂林市啄木鸟等,这一梯队的企业竞争力较弱,市场份额相对较小。整体来看,国外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但国内企业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持续扩大,该行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美亚光电是国内光电识别领域的先行者和领军企业之一,拥有持续的创新能力,在技术研发、智能生产、人才队伍、市场拓展和服务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经过多年持续的创新发展,公司成功将识别技术应用至多个领域,产品已覆盖包括农产品检测、高端医疗影像、工业检测等多个行业。其中在高端医疗影像方面,公司成功推出口腔CBCT,该产品是口腔诊疗尤其是高端口腔服务最重要的关键性设备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公司口腔CBCT已形成多成像视野的产品梯队,搭配最新的口内扫描仪,能够有效满足各类口腔诊疗客户的需求。从企业经营业绩来看,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8.57%至3.31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9.3%至1.01亿元。整体来看,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业绩承压,这主要受销售淡季的影响,预计未来将有所缓和。
五、口腔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趋势
1、国产替代加速
随着国内口腔医疗器械企业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的提升,国产替代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国内企业在本土化、售后服务及价格方面的优势,使得国产替代的进程加速。未来,随着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国产替代的趋势将继续加强,进口产品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下降。此外,口腔医疗器械行业的集中度也将提高,一些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将被淘汰,而一些具有优势的企业将逐渐壮大并占据主导地位。
2、行业不断向数字化、智慧化、精准化升级
随着信息化科技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医学成像、3D打印和医疗机器人、大数据挖掘和仿生生物材料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新材料大量涌现,从而使口腔产品不断向数字化、智慧化、精准化升级。这不仅有利于提高诊疗效率与准确性,同时还能为医生提供丰富诊疗经验,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精准的口腔医疗服务。此外,对于行业内企业来说,数字化能够帮助企业降低成本,通过3D打印等数字化生产方式,可以实现医疗器械的快速制造和定制化生产,降低了传统生产方式中模具制作、人工调整等环节的成本。
《2025-2031年中国口腔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动态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共十三章,包含2025-2031年中国口腔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趋势分析,2025-2031年中国口腔医疗器械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2025-2031年中国口腔医疗器械行业投资战略研究等内容。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