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新修訂的《河南省畜牧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並於今年1月1日起實施。
畜牧業關系國計民生,直接影響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和經濟社會發展。《條例》對畜牧業發展有哪些新規定?對做大做強我省畜牧業有何幫助?1月2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條例》有關情況。
修訂內容多方面強化
我省是畜牧業大省,2023年全省肉蛋奶產量約1352萬噸,生豬淨外調量2215萬頭,在扛穩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重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個別畜種產業發展依然承受著巨大壓力,畜牧業也迫切需要有更精准的法律法規來保護和支持。
“《條例》自2022年啟動修法調研,2023年納入省人大立法計劃,廣泛征求意見,歷經省政府、省人大等多次專題審議修訂。”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省人大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沈慶懷說。
《條例》分九章五十八條,主要包括畜牧業規劃與發展、畜禽遺傳資源保護與品種選育、養殖與經營、交易與運輸、屠宰以及質量與監管、法律責任等方面。
“《條例》修訂的目的是更好地契合當前和未來畜牧產業發展需要,更好地保護廣大畜牧從業者的合法權益,為全省畜牧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法制保障。”省委農辦副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劉曉文說。
《條例》在規劃引領與政策保障、資源保護與品種選育、用地保障與設施養殖等九個方面進行了強化。
以具體問題為導向
廣大中小養殖場(戶)是畜牧產業發展的主力軍,又是保障畜產品市場供應的重要力量,但由於規模小、管理水平低等原因,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弱勢地位。如何加強對他們的支持?
“《條例》在組織保障上予以體現、生產經營上予以放活、協同發展上予以加強、發展權益上予以保護、監測預警上予以指導。”省農業農村廳總畜牧師張全勇說。
以權益保護為例,《條例》在第三十三條分兩款予以明確,其中第一款要求各級人民政府引導畜禽養殖戶按照畜牧業發展規劃有序發展,加強對畜禽養殖戶的指導幫扶,保護其合法權益,不得隨意以行政手段強行清退。
為保障人民群眾吃上安全放心的牛羊禽肉,《條例》還增設了“畜禽屠宰”專章,並堅持穩慎推進的原則,提出在全省逐步實施牛、羊、雞、鴨等定點屠宰,先在有條件的設區的市開展試點,試點期為兩年。這一專章的設立,填補了我省牛、羊、雞、鴨等定點屠宰管理法治建設的空白。
“需要說明的一點是,農村地區個人自宰自食豬、牛、羊、雞、鴨等都不實行定點屠宰。”張全勇說。
聚焦產業高質量發展
我省是畜牧業養殖、畜禽產品加工和牧業經濟大省,但同時也面臨著大而不強、結構不優等發展難題。
“本次畜牧條例立法中,聚焦服務鄉村振興戰略,通過立法提升畜牧業生產效益和競爭力,推進農業強省建設。”省司法廳經濟生態立法處處長李大可說。
《條例》聚焦綠色興牧,推進畜牧業減污降碳。《條例》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要求畜牧業養殖者做好糞污無害化處理和綜合利用,通過不斷優化生產方式、創新發展理念,減少畜牧業碳排放,增強碳匯能力。
在增強品牌競爭力、提升產品附加值上,《條例》提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支持畜牧業品牌建設,引導畜牧業生產經營者研發差異化、特色化產品,保証產品安全,提升產品質量,提高優質、特色、高端畜禽產品的比重和供應能力,同時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延伸產業鏈,推動畜牧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
《條例》還從畜牧業育種、養殖、運輸及市場流通等方面全流程發力,推動全面提升畜牧業發展質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