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品牌化规模化产业化数字化鄂托克前旗农牧业发展“高地”凸显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地处北纬37度农牧业生产黄金纬度,是内蒙古33个牧业旗之一,也是国内难得的优质果蔬种植“黄金地带”,发展绿色、优质、高效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春日里,走进鄂托克前旗草原,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气息扑面而来,农牧业的“绿色崛起”拭目以待。

??不久前,在鄂尔多斯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作为“农牧业大旗”的鄂托克前旗寻求高质量发展的决心掷地有声:全旗将2024年确定为“攻项目、优产业、抓落实、提效能”攻坚年,尤其在农牧业方面,提出坚持品牌化、规模化、产业化、数字化发展的理念,从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加强精深加工产业发展、深化品牌带动效应、推进生态建设等方面发力,加速推进数字农牧业发展,试点推广科学种养、节水灌溉、全过程智能化等模式,实现农牧业持续增效和农牧民持续增收。

??按照近年来鄂尔多斯市提出的“一产重塑”目标任务和当地产业现状,鄂托克前旗确定了发展“肉牛、肉羊、绒山羊、果蔬、生态建设”的五大主导产业。目前全旗农作物总播面积为86.2万亩,牲畜存栏量221万头只,果蔬种植10万亩,农牧业的规模和质量逐年提升,2023年全旗一产增速、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6项指标位列鄂尔多斯市第一。

??“传统低效的农牧业已走到尽头,推动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提质增效、扩大规模已成为推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鄂托克前旗分管农牧业的副旗长尤建庆如是说。

??来到鄂托克前旗劲牛现代农牧业三段地苗圃基地,育苗大棚里绿意盎然、一派生机。十几个村民正在筛选和补植西瓜和辣椒苗,以保证出苗率达到98%以上。据基地技术员牛文明介绍,基地每年为当地和周边农牧民提供高品质育苗服务。该旗以“企业+农牧户+基地”的经营模式组建的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采用“技术+服务+市场”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实行统一品种种植、统一育苗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售后服务,保障了农作物的优质高产和农牧民收入的稳定。

??在基地内一处占地60亩的智能大棚上,搭配建造了一套高效节水系统,只要一下雨,顶棚集流设施就会将雨水收集并储存到蓄水池中,年蓄水量达1万多立方米,可满足基地绿化和试验田的全部用水需求,每年可节省水费约3万元。这套鄂尔多斯市首创的大棚节水系统,向我们进一步展示了节水高效农业的发展潜力。

??“鄂托克前旗大部分处于毛乌素沙漠腹地,生态脆弱,全年干旱少雨,天上和地下水补给不足,‘大水漫灌’式的传统农业受到极大挑战,发展高效设施农业迫在眉睫。”

??为此,尤建庆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以往农牧民10亩地全部种上玉米,年纯收入1.5万元,浇10亩地需要4000立方米的水。去年旗里进行试验,从10亩土地上拿出0.8亩盖大棚,剩余的9.2亩休耕。全年在大棚种了两茬作物,第一茬种小甜瓜,第二茬种辣椒,一个大棚纯收入2万元,浇了600立方米的水。这样一对比,高效设施农业不仅节水节地还增收,无论是算经济账还是生态账都更胜一筹。

??“今年全旗要建1万亩高效设施农业,1万亩高节水高智能化农业园区,推进无人农场、智慧管理,为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农牧业提质增效闯出一条新路。”尤建庆补充道。

??近年来,该旗实施的农牧业领域“十百千万亿”五大工程,加快推进了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品牌化建设进程,在全旗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也可见一斑。

??在昂素镇苏力迪嘎查,拥有4000多亩草场的58岁牧民吉雅如今已实现了全自动化养殖。在500多只羊、100多头牛的牛羊圈里,有监控设备和智能化饲喂系统,仅用一部手机就能完成饲草料投喂、饮水、给药、消毒、粪便清理、羊圈降温和空气净化等功能,确保羊群健康生长,提高了劳动效率和养殖效益,形成明显的示范带动效应。

??有标准化的养殖,还要有农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断延伸产业链条。这几年,鄂托克前旗以龙头企业带动农牧民高效种养殖,统一品种、配种、防疫、管理、饲喂标准和销售渠道,将过去的原料输出模式转变为精深加工,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同时提高了农牧民收入。

??鄂尔多斯市恒科农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位于昂素镇的畜禽定点屠宰厂,引进了先进的屠宰加工设备,全过程采用现代化生产工艺、标准化生产流程,形成了集屠宰、排酸、分割、急冻、包装、冷藏、冷链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精深加工生产供应链,分类加工成的不同产品热销全国各地,2023年销售额达9000多万元,彰显了“鄂托克前旗羊肉”的品牌价值。

??2023年,“鄂托克前旗羊肉”品牌荣获“中国畜牧地理标志区域公用品牌声誉百强奖”和“内蒙古知名区域公用品牌”称号;鄂托克前旗的香菇、酥油、大沟湾鱼、辣椒等9大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该旗获评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因注重高质量发展而带来的品牌效益在鄂托克前旗日益凸显。

??“2024年,针对牧区老龄化、管理难、效益不高等阻碍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我旗规划在城川建设26万亩的大牧场,将一个嘎查村变为一个大园区,以草畜平衡、短期育肥、统一品牌、金融助力和电商销售的方式,带领嘎查村农牧民走上新时代牧区改革之路,在保护和建设生态的同时走出一条以养促收的新型大牧场路子,让农牧民在市场上掌握话语权,实现农牧业持续增产、农牧民持续增收。”在探索下一步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途径上,鄂托克前旗规划明确、步履坚定。(记者王玉琢郝雪莲)

THE END
1.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更富活力中文子网 > 视频 > 视频新闻 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更富活力2022-10-08 西藏卫视 分享到:中国西藏杂志社主办 版权所有: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0-2017 by www.tib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西藏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http://media.tibet.cn/wap/video/news/20221008/166521766717.shtml
2.呼伦贝尔:锚定目标笃行实干夯基蓄能向新而行为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呼伦贝尔市加快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阿荣旗等地区高标准农田项目。培育壮大农垦集团、晟通糖业等龙头企业,实施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阿荣旗乳业产业园基地、罕达盖现代化乳肉牛养殖加工一体化等一批重点农业产业化项目,着力谱写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https://news.cri.cn/n/20240705/712083be-a01d-cab8-ee4c-4ee5bd05b648.html
3.以产业支撑为引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走绿色新型工业化路子、推动现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发展现代商贸服务业……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紧紧围绕“两个屏障”“两个基地”和“一个桥头堡”的全区战略定位,立足市情实际,把握发展大势,以产业支撑为引领,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融入新发展格局。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106251973508031.html
4.强化交流促共赢深化合作谋发展——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与西藏农进一步在人才的培养,队伍的建设、科研攻关等方面,开展不拘一格、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广泛深入的合作,切实推动资源的互补共建共享,促进科教融合,实现互惠共赢,全面建立起更加稳固、更深层次、更远方向的合作关系,紧紧围绕建设农业强区的目标,努力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水平,共同为西藏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http://www.taaas.org/info/1003/123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