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质量发展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

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国畜牧饲料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畜牧饲料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艰巨,协调推进“大原料、大安全、大企业、大市场”战略刻不容缓,行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深入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核心竞争力。4月18日—20日,2019中国饲料工业展览会在广西南宁举办,本届展会在保持既有优势和特色基础上,打通饲料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创新服务内容和办展形式,同期还举办了“2019中国饲料发展论坛”和“2019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高峰论坛”。展会与论坛结合,既有政府政策指导,又有行业专家问诊把脉;集中展示了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业态,传播新理念,交流新经验,展现出行业发展最新风貌和发展方向。

与往届不同的是,本届展会还特别开辟了东盟展区,邀请东盟国家畜牧饲料企业参展,为中国-东盟自贸区搭建经贸合作新平台,推进“一带一路”,促进双边合作。

变废为宝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抓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就是畜牧业领域一件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目前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0%,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63%,实现了‘一年试点、两年铺开、三年大见成效’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在2019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高峰论坛的讲话中指出,今年,农业农村部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决策部署,督促规模养殖场落实主体责任,压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组织实施好整县推进项目,完成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的任务。聚焦种养结合,完善粪污资源化利用路径。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走绿色、高效、优质的现代畜牧业发展之路。发挥部省创新联盟的人员、技术、组织优势,加强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支撑和服务。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福锁认为,我国农业飞速发展,尤其是畜牧业发展速度更快,总量已经超过了美国和欧洲。但是我们的投入巨大,资源环境成本也很大。几千年来的“农户散养复合功能型”变成了“集约化单一功能型”才造成了今天这种资源环境压力,解决之路在于种养结合。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广州能源所首席科学家陈勇则利用一组数字说明农村废弃物的价值所在:一头150千克的猪,每年产生4500千克粪便,可以产出270立方米沼气或者405度电,约合250元。而全部畜禽(猪鸡牛羊)一年的粪便可达34亿吨,其能量可折合2800亿立方米天然气,如果能够全部利用,我们都不需要再使用天然气了!如果全国的农村有机固废能源得以利用,其能量可满足德、英、法三国能源需求总和。

疫情防控

确保行业绿色健康发展

2018年我国饲料工业持续发展,带动养殖业实现产值超过4万亿元,为养殖业节本增效和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2018年对于畜牧行业来说,最大挑战来自于非洲猪瘟。

“目前全国累计有30个省份先后发生123起非洲猪瘟疫情,其中家猪疫情120起、野猪疫情3起。”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王俊勋在2019中国饲料发展论坛的讲话中指出,从目前情况来看,防控措施总体有效,但疫情形势仍然复杂严峻,还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非洲猪瘟疫情对养猪业冲击十分严重。王俊勋表示,近期农业农村部下发了《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给的意见》,督促各地落实生猪大县奖励、扑杀补助等政策,对种猪场、规模场进行生产救助,加强金融保险支持和技术指导,千方百计稳定生猪生产。建议广大养殖场户在做好猪场生物安全防控的前提下,适时补栏增养,争取更好的养殖效益。

关于家禽和牛羊生产形势,王俊勋指出,今年猪肉减产,从消费替代角度,对家禽牛羊生产发展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也要防范价格波动风险。

饲料和兽药作为畜牧业的重要投入品,关系到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们的身体健康。据了解,尽管受到中美贸易摩擦和非洲猪瘟疫情等多重挑战,2018年我国饲料工业总体仍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实现产值和产量双增长,产品结构适应性调整,行业规模化程度和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全国饲料工业总产值8872亿元,同比增长5.7%;饲料总产量2.28亿吨、同比增长2.8%;饲料添加剂产品总量1094万吨、同比增长5.8%。从质量安全监管情况看,2018年全国饲料产品抽检合格率93%,兽药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

“为了让老百姓吃得安全、吃得健康。”王俊勋强调,要进一步采取更严厉、更有效的监管措施,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严厉整治兽用抗菌药滥用;二是加快实施药物饲料添加剂退出;三是加强牛羊养殖环节瘦肉精监管。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刘玉满认为,短期来看,非洲猪瘟会导致畜牧业结构有所改变;长期看,猪肉供给能力一定会得到有效恢复。非洲猪瘟对饲料行业的影响,短期影响大于中长期影响;中长期影响非常有限。

夯实基础

加快现代畜禽种业建设

猪粮安天下,良种铸基石。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全国畜牧总站站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秘书长、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振海指出,种业在畜牧业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良种对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40%。

畜禽种业引领和支撑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畜禽种业提升了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水平。中央财政实施良种补贴项目,调动了养殖户改良品种、饲养良种的积极性,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例如,2017年我国生猪达100公斤出栏日龄163天,比2010年缩短6天;商品代蛋鸡料蛋比1.9︰12.0︰1,比2010年提高5%;泌乳牛年均单产7吨,比2010年提高35%。

畜禽种业推动了畜牧业转型升级。畜禽种业企业主动把先进理念向全行业推介,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成为集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的龙头企业,带动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生猪行业前十大养猪企业生猪出栏量占全国的5%以上,其中温氏、牧原、雏鹰等大型企业不仅生猪出栏量大,而且也是生猪育种的龙头,种猪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

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畜禽种业快速发展,良种繁育体系不断完善,种业基础进一步夯实,已站在新起点上。主要表现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成效显著;育种自主创新水平大幅提升;商业化育种蓬勃发展;对产业贡献显著。

虽然我国畜禽种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如畜禽地方遗传资源保护形势严峻、畜禽地方遗传资源开发利用滞后、畜禽育种机制不健全、种畜禽产品结构性失衡问题突出、种畜禽企业竞争力弱、种畜禽质量监管薄弱、疫病净化水平较低等。杨振海表示,下一步要持续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加快推进实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大力开展育种评价示范,加强种畜禽市场监管,推动种畜禽疫病净化等。

THE END
1.现代化牧场运营模式探究在当今社会,肉类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尤其是牛肉,它不仅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也为农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因此,牛的养殖技术及饲养方法已经成为研究和实践的热点。现代化牧场作为高效、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其运营模式对提升牛奶和肉类产量、改善产品质量以及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https://www.kbtob.com/nong-ye-zong-he/544427.html
2.畜牧业进步牛羊养殖技术的多样化应用与未来展望传统养殖法与现代化改良 在过去,牛羊生产主要依靠自然放牧和简单的圈养方式来进行。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养殖技术逐渐被采纳,这些新技术不仅提高了产量,还确保了产品质量。此外,它们还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使得畜牧业更加可持续。 遗传育种与繁殖管理 https://www.gelafhotz.cn/shui-chan-yang-zhi-ji-shu/578138.html
3.新时代牧场梦2023年牛羊养殖产业的智能化与可持续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牛羊养殖业正迎来一轮又一轮的变革和发展。随着科技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2023年牛羊养殖发展趋势向智能化、绿色环保、健康安全以及国际合作等方向转变。 首先,智能技术在提升生产效率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对饲料管理、畜牧环境监控、动物https://www.fikyjuyw.cn/nong-ye-zong-he/537657.html
4.畜牧业现代化范文12篇(全文)畜牧业作为新疆地区发展的重要产业,其效益对整个地区的经济影响非常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疆畜牧业对于现代化发展的需求愈加强烈。应建立产、供、销一体的产业化体系,建立标准的市场交易制度,优化产业结构,结合地方特点制定合理的现代化发展措施,以促进新疆畜牧业现代化的发展。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282po3nq.html
5.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牧业农村牧区现代化问:在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我区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答: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内蒙古由农牧业大区向农牧业强区转变的现实需要。要聚焦粮食生产、畜牧业发展、种业、耕地、构建产业体系、绿色发展等重点环节,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加快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畜产品生产http://nmt.nmg.gov.cn/gk/zfxxgk/fdzdgknr/zcjd/202111/t20211112_1947424.html
6.实现粪污“变废为宝”促进畜牧业绿色发展4月17日,2018中国饲料发展论坛专题论坛——畜牧业现代化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论坛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报告。他强调,粪污资源化利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美丽中国为契机,把绿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举全行业之力破解http://www.nahs.org.cn/xxcm/tjjc/201902/t20190218_338256.htm
7.四川三农新闻网(邹星)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至关重要。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以有效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竞争力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科技创新是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围绕农业全产业链布局创新链,http://sc3n.com/index/news/topics/id/6.html?page=10
8.畜牧业发展(通用8篇)在我国畜牧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城市郊区畜牧业和农业专业户的发展对畜牧业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城市郊区畜牧业是伴随城市经济的发展,从农区畜牧业分化出来的、集约化程度较高的畜牧业,最初的目的是为解决城市畜产品供应问题,随着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其发展已经成为带动我国畜牧业发展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e97c2gb.html
9.山东:到2030年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界面新闻·快讯山东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省肉蛋奶产量稳定在1500万吨,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88%,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5%,综合生产能力、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整体竞争力显著提高,畜牧业现代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30年,全省畜牧业结构布局更加优化,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在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5531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