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质量发展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

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国畜牧饲料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畜牧饲料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艰巨,协调推进“大原料、大安全、大企业、大市场”战略刻不容缓,行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深入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核心竞争力。4月18日—20日,2019中国饲料工业展览会在广西南宁举办,本届展会在保持既有优势和特色基础上,打通饲料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创新服务内容和办展形式,同期还举办了“2019中国饲料发展论坛”和“2019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高峰论坛”。展会与论坛结合,既有政府政策指导,又有行业专家问诊把脉;集中展示了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业态,传播新理念,交流新经验,展现出行业发展最新风貌和发展方向。

与往届不同的是,本届展会还特别开辟了东盟展区,邀请东盟国家畜牧饲料企业参展,为中国-东盟自贸区搭建经贸合作新平台,推进“一带一路”,促进双边合作。

变废为宝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抓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就是畜牧业领域一件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目前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0%,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63%,实现了‘一年试点、两年铺开、三年大见成效’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在2019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高峰论坛的讲话中指出,今年,农业农村部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决策部署,督促规模养殖场落实主体责任,压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组织实施好整县推进项目,完成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的任务。聚焦种养结合,完善粪污资源化利用路径。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走绿色、高效、优质的现代畜牧业发展之路。发挥部省创新联盟的人员、技术、组织优势,加强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支撑和服务。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福锁认为,我国农业飞速发展,尤其是畜牧业发展速度更快,总量已经超过了美国和欧洲。但是我们的投入巨大,资源环境成本也很大。几千年来的“农户散养复合功能型”变成了“集约化单一功能型”才造成了今天这种资源环境压力,解决之路在于种养结合。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广州能源所首席科学家陈勇则利用一组数字说明农村废弃物的价值所在:一头150千克的猪,每年产生4500千克粪便,可以产出270立方米沼气或者405度电,约合250元。而全部畜禽(猪鸡牛羊)一年的粪便可达34亿吨,其能量可折合2800亿立方米天然气,如果能够全部利用,我们都不需要再使用天然气了!如果全国的农村有机固废能源得以利用,其能量可满足德、英、法三国能源需求总和。

疫情防控

确保行业绿色健康发展

2018年我国饲料工业持续发展,带动养殖业实现产值超过4万亿元,为养殖业节本增效和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2018年对于畜牧行业来说,最大挑战来自于非洲猪瘟。

“目前全国累计有30个省份先后发生123起非洲猪瘟疫情,其中家猪疫情120起、野猪疫情3起。”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王俊勋在2019中国饲料发展论坛的讲话中指出,从目前情况来看,防控措施总体有效,但疫情形势仍然复杂严峻,还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非洲猪瘟疫情对养猪业冲击十分严重。王俊勋表示,近期农业农村部下发了《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给的意见》,督促各地落实生猪大县奖励、扑杀补助等政策,对种猪场、规模场进行生产救助,加强金融保险支持和技术指导,千方百计稳定生猪生产。建议广大养殖场户在做好猪场生物安全防控的前提下,适时补栏增养,争取更好的养殖效益。

关于家禽和牛羊生产形势,王俊勋指出,今年猪肉减产,从消费替代角度,对家禽牛羊生产发展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也要防范价格波动风险。

饲料和兽药作为畜牧业的重要投入品,关系到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们的身体健康。据了解,尽管受到中美贸易摩擦和非洲猪瘟疫情等多重挑战,2018年我国饲料工业总体仍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实现产值和产量双增长,产品结构适应性调整,行业规模化程度和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全国饲料工业总产值8872亿元,同比增长5.7%;饲料总产量2.28亿吨、同比增长2.8%;饲料添加剂产品总量1094万吨、同比增长5.8%。从质量安全监管情况看,2018年全国饲料产品抽检合格率93%,兽药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

“为了让老百姓吃得安全、吃得健康。”王俊勋强调,要进一步采取更严厉、更有效的监管措施,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严厉整治兽用抗菌药滥用;二是加快实施药物饲料添加剂退出;三是加强牛羊养殖环节瘦肉精监管。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刘玉满认为,短期来看,非洲猪瘟会导致畜牧业结构有所改变;长期看,猪肉供给能力一定会得到有效恢复。非洲猪瘟对饲料行业的影响,短期影响大于中长期影响;中长期影响非常有限。

夯实基础

加快现代畜禽种业建设

猪粮安天下,良种铸基石。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全国畜牧总站站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秘书长、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振海指出,种业在畜牧业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良种对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40%。

畜禽种业引领和支撑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畜禽种业提升了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水平。中央财政实施良种补贴项目,调动了养殖户改良品种、饲养良种的积极性,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例如,2017年我国生猪达100公斤出栏日龄163天,比2010年缩短6天;商品代蛋鸡料蛋比1.9︰12.0︰1,比2010年提高5%;泌乳牛年均单产7吨,比2010年提高35%。

畜禽种业推动了畜牧业转型升级。畜禽种业企业主动把先进理念向全行业推介,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成为集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的龙头企业,带动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生猪行业前十大养猪企业生猪出栏量占全国的5%以上,其中温氏、牧原、雏鹰等大型企业不仅生猪出栏量大,而且也是生猪育种的龙头,种猪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

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畜禽种业快速发展,良种繁育体系不断完善,种业基础进一步夯实,已站在新起点上。主要表现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成效显著;育种自主创新水平大幅提升;商业化育种蓬勃发展;对产业贡献显著。

虽然我国畜禽种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如畜禽地方遗传资源保护形势严峻、畜禽地方遗传资源开发利用滞后、畜禽育种机制不健全、种畜禽产品结构性失衡问题突出、种畜禽企业竞争力弱、种畜禽质量监管薄弱、疫病净化水平较低等。杨振海表示,下一步要持续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加快推进实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大力开展育种评价示范,加强种畜禽市场监管,推动种畜禽疫病净化等。

THE END
1.政策助力推进生猪“安全绿色降”高质量发展八点建议用“科技”引领、政策助力,兼顾质量安全、疫病防控、生态环保共同推进养猪“安全、绿色、健康”高质量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八点。(一)招商引资,引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引进“产加销研一体化”或“产加销一体化”龙头企业。优先选择“专精特新”企业,该企业兼养殖、屠宰、http://nyncw.cq.gov.cn/wsdw/cqsxmz/cmgz/202412/t20241230_14029888.html
2.羊群管理之道提升牧场效率与可持续发展在现代农业中,养羊技巧不仅关乎饲养动物的基本需求,还涉及到高效的生产管理和环境保护。以下是提升牧场效率与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关键点: 精准饲养 首先,精准饲养是提高牧场效率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根据不同季节、气候变化以及羊群年龄等因素调整喂食计划。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对每只羊进行详细记录,以确保它们得到均衡https://www.fikyjuyw.cn/nong-ye-zi-xun/530516.html
3.科技赋能如何通过创新提升未来牛类养殖效率在2022年以后,全球农业产业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包括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食品安全等问题。作为重要的农产品之一,牛类养殖业也需要不断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不断推动技术创新,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更健康更可靠的乳制品。 二、养殖牛业面临的问题 https://www.xtssu.cn/xue-shu-huo-dong/656330.html
4.农村前景最好的养殖业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农村养殖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随着科技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传统的养殖方式正在逐渐被更为高效、可持续的现代畜牧业模式所取代。这种转变不仅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减少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为实现“农村前景最好的养殖业”奠定坚实基础。 https://www.b8y8v0az.com/liang-you-zuo-wu-zi-xun/693820.html
5.勇担时代使命建功科技强国团结引领全区广大科技工作者为书写今后,兽医学会将积极响应自治区党委、中国科协及自治区科协的要求,加强兽医领域的科研攻关,聚焦动物疫病中的防控难点,加强与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为我区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注重人才培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搭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平台,鼓励青年兽医人才勇于创新、敢于实践,为兽医行业注入新鲜血液;深入基层,开展动物https://www.imast.org.cn/c/2024-12-06/31379.shtml
6.我院民盟盟员认真学习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民盟中国农科院委员会副主委、院加工所何洪巨研究员号召支部全体盟员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科学严谨、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履职尽责,为推动首都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诤言献良策。 民盟中国农科院六支部主委、院畜牧所 耿爱莲 https://www.baafs.net.cn/front/partyBuild/newsDetails?id=20769&type=405
7.人民公社为什么会“下架”?如果“人民公社”仍然存在,中国是何景象?1999年,从事农业(含种植业、林果业和畜牧业)的人数为1951人,占劳动力总数的32.52%,比1978年下降45.38个百分点。 近些年来,周家庄共有男女壮劳力6240人,其中80%在企业上班,15%从事农业,5%从事个体私营业。产业结构日趋完善、合理。 8、随着工农业的发展,经济总收入快速增长,社员人均收入快速提高。 http://www.kunlunce.com/llyj/fl11111111111/2023-12-11/173835.html
8.典型经验交流材料范文5篇(全文)四、以推动生猪生态养殖为模式,发展沿路生态畜牧业经济产业带 农场合理调整畜牧业发展布局,组织引导广大职工以生猪饲养作为增收的平台,积极打造沿路经济产业带。一是优惠政策到位。农场在《2012年农场深化改革方案》中,出台了对养殖种猪5头以上的养殖户,给予货币资金补贴政策,年补贴200元/头。并投入资金100余万元,为生https://www.99xueshu.com/z/d8usc0w6ceiz/